馬克吐溫曾說:「趕緊買地,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一定都不陌生,而桌遊《大富翁》更是貫徹了這個理念 ,遊戲中,只要是能買的土地就該不猶豫的全買下來,盡量地去擁有,並且蓋上一棟又一棟的房子,期待路過的人可以為你的土地腳上高額的過路費。
事實上, 大富翁就如同它的原名 Monopoly 壟斷一樣,想出人頭地,那是就要不斷地追逐財富,碾壓對手。 不過若是發明遊戲的原創者看見現在的大富翁,大該會暈過去吧,畢竟 身為大富翁的發明者伊利莎白·馬吉(Elizabeth Magie),只是希望透過這個遊戲來表達她對資本主義的不滿罷了!
用收稅來降低貧富差距,解決社會中的不平等
出生於 1866 年的馬吉,十分反對那個時代下的規範,身為女性,她除了對性別政治深感不滿,還決定挑戰資本主義的產權制度,因此她發明了一款遊戲。她的靈感來自於亨利·喬治(Henry George)的經典著作《進步與貧困》中,她以書中的這麼一句話:「平等使用土地的權利就像平等呼吸空氣的權利一樣明確;只要作為人而存在,便擁有這種權利。」 作為信仰和遊戲的初衷。
馬吉認為, 貧困和進步這兩股力量之所以被綁在一起,社會之所以會有貧困的問題一直存在,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於「不平等」的土地所有權導致的 。所以,她在遊戲中假設所有的房子、公共設施都是由政府提供的,而玩家向政府繳納稅收,政府再將稅收用於公共建設或是平分給每一個,這樣不只提供了所有人平等的土地所有權,也考慮了所有人的利益。
馬吉所創造的《地主遊戲》誕生
一開始的大富翁根本不叫做這個名字,而是由 馬吉所命名的《地主遊戲》(Landlord’s Game),又稱《人生遊戲》。而且她在這個遊戲中訂下了兩套規則,分別為繁榮和壟斷。
其中在 「繁榮」規則中,當有玩家購買新的資產時,所有玩家都可以得到金錢的分配 ,當錢最少的玩家資金翻倍時,其他所有人都會勝出,如此遊戲制度就是為了要達到前面所提的,透過徵收稅收,然後平均分配到每個人手中,用以解決「不平等」的土地問題。
相反的,在 「壟斷」規則中 ,就比較像我們現在常玩的大富翁一樣,玩家透過購買土地和收取過路費的方式積累資金,只要能讓其他人都破產的那個玩家,就能成為遊戲中的贏家。
不論是遊戲還是現實,人們都在追「財富」這項目標
在兩種規則下,會產生出完全不一樣的結果,這也是 馬吉想要凸顯出當今社會的不平等,因為只有你有權力和財富,就能擁有土地的掌握權 ,這是對貧困的人十分不平等的情況,也因此她又將這款遊戲稱為「人生遊戲」,因為它體現出了現實世界中,人們不斷在追求財富的這個目標。
《大富翁》的誕生過程,展露出它真正的價值
由馬吉設計的《地主遊戲》很快在左翼知識圈中風靡起來了,經由一次次的修改規則和變化,在眾多的玩家中,有一個名叫查爾斯·達羅(Charles Darrow)把一個自己修改後的版本當做發明賣給了「帕克兄弟」(Parker Brothers),也就是現在大富翁的專利所有者。
「帕克兄弟」從達羅那裡買斷專利後,將這款遊戲更名為《大富翁 Monopoly》,並公開發表了一套規則:最終只有一個玩家勝出,其他人都將失敗。
在《大富翁》順利發行,成為家喻戶曉的遊戲後,帕克兄弟竟然聲稱該遊戲的發明人是達羅,並非馬吉。根本就形成了一個荒謬的故事,但最諷刺的是, 它也體現了《大富翁》所崇尚的價值觀:如果你想出人頭地,那就要追逐財富,碾壓對手。
換個方法玩玩看,體驗《大富翁》真正的意義
不過當你下次和朋友一起玩遊戲時, 不妨試試看,將遊戲規則增加一條,需要徵地價稅,讓每個資產所有者收取房租時都需另外繳納相應的稅金 ,如此下來,你們必定會為了收多少錢,怎麼分配而產生激烈的討論,而這毫無疑問地就是馬吉最想看到的!
推薦閱讀
資本主義下可怕的錯覺──當你認為是在拼命消費到死,但真相是拼命生產到死
自由市場真的自由嗎?看過去的英國和現今的台灣──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結果
茶葉蛋經濟學!用一顆蛋告訴你,為什麼生活越來越難被滿足
參考資料來源
BBC:《大富翁》遊戲初衷是想證明資本主義邪惡
地球圖輯隊: 力求擊垮對手的大富翁 本來是要強調資本主義的「邪惡」
※本文授權自TechOrange科技報橘,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