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你總是愛遲到,我也沒有辦法。除了包容,我能想到對你的最大懲罰、對自己的最大保護是漸漸遠離你。
最近一次和朋友聚會,我遲到了。
並且是大家都到齊了,我還沒有到。
最麻煩的是,我居然覺得無所謂。
並且我覺得自己是有理由的,在抵達現場時,還理直氣壯地說出了這個理由:因為之前大家總是遲到,我不想總是等人,乾脆自己也晚到算了。
可是事後回想,我不應該這樣。
一位研究遲到行為的職業臨床社會工作者和治療師羅恩埃爾普曼(Ron Helpman)說:「這些經常遲到的人會覺得自己被大家誤解了,自己並非故意遲到,而大家卻沒有體諒自己也有難處。
而大家對這些遲到者也心存著怨憤。
最終大家的不滿就變成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對他人所形成的想法,會影響他人的行為,最後導致他人的表現符合一開始預期的態度及行為,就好像印證了的預言一樣。)」
我不應該讓自己有機會成為自己都不喜歡的那一類人。
02
在知乎上搜索遲到相關的話題,多到數不清。
我大致翻了幾頁,遲到的人不在少數,而對遲到持寬容態度的,卻在少數。
我們對自己總是過分寬容,對他人卻嚴厲苛刻。
從是否準時這件事上,可以區分出四類人:
習慣提前到達
踩點準時出現
偶爾遲到
經常性遲到
大部分情況下,我屬於第一種。你呢?
03
總是遲到,到底有什麼不好?
你終究會誤了一件大事
我的朋友M是一枚銷售,M的銷售能力很強、情商也很高。
唯一的缺點就是愛遲到,但因為情商高,幾乎每次都能從容化解。
M從來沒有因為遲到而發生任何不好的大事,他甚至有種享受遲到被人等的愉悅感。
去年年底,M有一個很好的跳槽機會,薪水翻一倍、崗位上直接升職為總監級別。
由於習慣性遲到,M居然在最後一輪面試時遲到了足足1個小時,當他抵達時,正準備開始化解現場的尷尬氛圍。
而面試官的一句話,讓M從此再也沒有遲到過,面試官說:「M,你好,我在這裡不是為了等你的出現進行面試,而是為了告訴你,你再優秀,我們也不可能錄用你。希望你記住準時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
不是每一次,時間都會等你!
進入惡性循環狀態
大部分情況下,約會遲到道個歉可能也就過去了。
但你試過趕飛機遲到嗎?
我的前下屬R,在深圳全體員工前往上海開年會,抵達深圳機場準備坐飛機時,R晚了幾分鐘。
後面簡直像上演了一場「上海囧途之旅」,先是發現上海的航班全滿了,R迅速改簽了杭州班。而從杭州轉機的那趟航班一直在延誤,過了3個多小時後,才終於起飛。
到了杭州後,還需要坐高鐵再打車才能抵達年會的現場。
R剛好又是年會活動深圳場節目的其中一個負責人和表現者,她不能不來。
這整個過程可不像演電影充滿娛樂感,R簡直就想死。
成為一個愛找藉口的人
你會為自己的遲到找藉口嗎?
比如說塞車了、臨時有事要處理......
無論是藉口還是理由,這一類型的人,會更傾向為自己的一切行為找外部的原因。
而最終淪陷為成為了一個愛找藉口的人。
04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準時甚至是養成提前達到的習慣呢?
延遲約會時間
我常常會把和對方的約會時間往後延遲,比如原本計劃約在下午三點,直接就約成下午四點。
這樣的話,我有更加多的緩衝時間。
出門流程化固定
我有兩套出門流程:
一套是複雜版本,需要洗頭+化妝+換衣服;
另一套是簡化版本,畫個妝就可以直接出門了。
先判斷這一次的出門流程選的還是哪一套,再定一個最遲準備時間,因為很熟悉整套流程,幾乎都能在自己的把控時間內完成。
最遲出門時間
每一次外出,我會給自己定一個最遲出門時間。
有時候是通過鬧鐘設定,有時候是直接通過滴滴訂車來接我。
一般遲到都是出門太晚,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出門時的磨磨蹭蹭。
當然,存在一種情況是,出門時間到了,但是還是沒有準備好,該怎麼辦呢?
我會快速把換上衣服,把化妝品帶到路上或者是到達約會現場了再化。
預留路上時間
我一般會比自己預估的時間,多留開半個小時。
優選的交通工具是地鐵,地鐵是最好控制時間的一種出行方式。
如果時間來不及又不是高峰期,會果斷選擇打車的出行方式。
提前到達清單
以前的自己,是不喜歡提前到達的,因為等的感覺真的不太好。
自從研究時間管理清單的用法後,我為自己定了一份提前到達清單。
簡單來講,就是提前到達後,可以做什麼。
其實這是一段非常難得的獨處時光,你可以聽課、寫東西、閱讀或者思考問題。
一旦你享受了這份時光,提前到達是一件你迫不及待的事。
突發情況處理
即使是像我這樣習慣提前到達的,也會遇上突發情況,真的就會遲到。
但我會這麼做:確認自己無法準時後,會至少提前半個小時告知對方情況,請對方稍微等一下自己。
可能你會說,我也會提前告知對方可能會遲到。
親愛的,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用,而且請別只是提前兩分鐘告訴對方你會遲到。
05
大部分愛遲到的人,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遲到有什麼不好。
或者是意識到遲到是不好的,並在因為遲到導致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會暗暗下定決心:下一次我一定不會再遲到。
人們往往是健忘而又容易陷入到舊有的模式當中。
徹底改變自己的思維,比改變自己的行為還要難得多。
其實,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想得明明白白的。
羅恩埃爾普曼(Ron Helpman)指出:事實上長期的遲到根本不存在一個單一的根本原因,人們可能有著不同的動機不同的行為模式,而遲到其實是這一系列活動的終產物。
你也無需總是費心在暗暗下定決心上,列一些符合你的《準時清單列表》,照著執行就好。
說實話,你總是愛遲到,我也沒有辦法。
除了包容,我能想到對你的最大懲罰、對自己的最大保護是漸漸遠離你。
比赴約遲到更可怕的是,你在發掘自身的天賦、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訂立職業生涯目標、探索個人發展上,遲遲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