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常會有需要報告或演講的機會,若想要讓自己的表現深獲好評,不僅要言之有物,還需兼顧表演技巧。
所謂演講,就是要先「演」再「講」,不能只光靠嘴巴,還要有生動的肢體語言輔助,才能讓人印象深刻。
一般來說,心理狀態會透過肢體表現出來,因此我們會看到情緒緊張的人可能緊閉雙唇、不斷搓揉雙手,或是僵直站立著;而充滿自信的人則會面帶笑容、肢體自然擺動。
另外,根據研究顯示,當人在贏得比賽時會自然將雙臂呈V字型朝上高舉,且下巴微微上揚;而當人感到無助時則會縮起身體,把自己捲曲起來。
透過身體姿勢 強化心理
心理影響身體,身體影響行為,行為則會影響結果。
但是,我們也可以透過身體姿勢與「假裝」來改變自己。哈佛商管院社會心理學教授艾美.柯蒂(Amy Cuddy)曾在TED演講上提到,以一個「有力的姿勢」、自信的方式站著,就算自己感覺很差,是個失敗者,一樣可以透過「假裝」自己很行,而真的變成自己可以做到!
她建議,在面臨一些重要場合,例如面試或演說前,空出幾分鐘時間練習「強勢肢體動作」,比起告訴自己「你是最棒的」,更快讓人消除緊張,增加自信心。
你可以這麼做
① 利用簡報前兩分鐘,在洗手間或樓梯間,讓自己像「神力女超人」一樣地雙手插腰、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展現十足氣勢;或像是剛贏了一場比賽,高舉雙手為自己喝采。
② 在簡報快結束時,將身體前傾,雙手伸直撐在桌上,展現你掌握局勢的姿態。
同時應避免
① 抓頭、摸脖子或看手錶等小動作,那會暴露出你的焦慮感。
② 將雙臂交叉抱於胸前,會給人難以親近的印象,可信度也會隨之降低;將雙腿交叉也會讓人有種不專業的感覺。
手的高度不同 給人的感受也不一樣
美國總統川普演講時誇大的肢體語言,不僅成功擄獲所有人的目光,更為他贏得不少選票。專家分析,川普演說時常會將拇指和食指圈成「OK」狀或將食指向上伸直來強化「我的態度堅決,毫不猶豫」;或是將雙手十指大張胡亂揮舞著,讓觀眾感到不安,接著再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強化說服力。
在演講中採用相應的手勢進行輔助,可以強化語氣,讓內容更加明確有力;身體前傾,雙手分開、手心向上/向下、握拳,每種手勢都傳達出不同的訊息。
例如手掌向前平伸或朝向自己,表示請求、謙遜、歡迎;手掌舉起與肩齊高,表示號召、喚起、激動;手掌向下壓,表示要觀眾安靜、停止;握拳並伸出食指朝上,則是提醒觀眾注意、強調重點。
《跟TED學表達,讓世界記住你》作者卡曼.蓋洛(Carmine Gallo)指出,改善讓人覺得僵硬無聊演說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你的手從口袋裡拿出來,好好利用它們;不要去想你該用什麼手勢,應該讓你的故事主動引出它們。
但要注意的是,你的手勢必須限制在「勢力圈」範圍內,也就是從眼睛上方到你雙手大張,再到肚臍,再回到眼睛的一個圓圈;盡量將你的手勢(以及眼神)控制在這個區域裡,比肚臍低的手勢不但缺乏動力,而且看起來沒有自信;在腰線以上使用複雜的手勢,會讓自己看起來更具權威感,更容易讓觀眾信服。
3練習 讓台風更穩健
根據研究指出,面對面溝通包含3 個部分:肢體語言(重要性占55%)、語調(38%)以及談話內容(7%)。在做簡報或演講時,良好的肢體語言不僅可緩解講者緊張的情緒,更可藉此強化論點、增加可靠性。
紐約財經與科技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建議,可利用一些肢體動作來輔助:
① 全身放鬆、雙腿分開合適的距離,將背部挺直,讓胸口與雙臂敞開面對觀眾,這樣聽眾會覺得你是容易親近的。
② 適度在台上走動,可以讓聽眾更專心於演講內容,並從每一步走動中,帶出與簡報內容的關聯性。
③ 要做出任何動作時,先想想這個動作是否對要傳達的訊息有加分作用?比如觀眾會更注意或讓演說內容更精彩,否則過於頻繁的動作只會造成溝通障礙。
但對於那些極少有機會站上舞台的主講人,TED首席演講教練克里斯•安德森(Chr i s Ander son)的建議是,不要在台上晃來晃去,或者把重心在兩腿間不停移動,這樣容易分散觀眾的注意力,而且看起來沒有說服力;只要減少下半身的移動,再輔以一些手部姿勢來強調重點,就能有助說話時的台風。
演講其實就是一種表演,透過聲音、表情、手勢與肢體動作來與觀眾互動,表達信念。但切記,當內容精彩時,肢體語言才能發揮作用,像香料一般讓演講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