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勒的延遲實驗:宇宙的本質是「現在決定過去」,我們不僅僅是宇宙的旁觀者,也是宇宙的創造者。
愛因斯坦的同事約翰·惠勒,物理學重量級人物,對於基礎物理做了許多重要的貢獻,「黑洞」一詞就是他發明的。1979年爲紀念愛因斯坦誔辰100周年而在普林斯頓召開了一場討論會,在會上約翰·惠勒提出了「延遲實驗」的構想,在當時震驚了學術界。
這個實驗構想提出五年後,就有馬里蘭大學及慕尼黑大學實現了這個實驗結果,令人震撼的結論是:「宇宙的歷史是:現在決定過去,而非我們所認知的因果論的現在決定未來。」
惠勒的延遲實驗結果說明:根本沒有過去,過去都是你現在創造的,現在的每分每秒,你都在逆時間創造著過去發生的一切,是你的觀察行爲參與了宇宙的創造過程,也就是之前的「電子雙縫實驗」所說的,是你的意識創造了你的宇宙。
我們不僅僅是宇宙的旁觀者,也是宇宙的創造者,人類的意識會直接影響到要產生怎樣的物質世界,從而參與宇宙的進程。按照約翰·惠勒的說法:宇宙是「不停息的回應意識」。
惠勒的延遲實驗結果:「現在決定過去」,這種說法就跟「意識創造宇宙」,一樣令人震撼。其實兩者都是在講同一道理,只是你的舊思維讓你非常不習慣及不舒服而已。其實每個被驗證的量子力學理論,雖然荒謬的讓人無法置信,但却是千真萬確的。
那要如何解釋這個物理現象呢?
其實,大腦就是一台小型「量子電腦」,宇宙就是一部巨大計算機,而你的宇宙就是在黑洞的引力場中,不停息的依據你的「瞬間念頭」被創造出來的。
愛丁頓爵士在1919年寫了「重力的相對理論報導」,第一次向英語世界介紹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他說:「我們總是認為物質是東西,但現在它不是東西了;現在,物質比起東西而言更像是念頭。」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與天文教授Richard Conn Henry說:「不要再反抗,接受這個不容爭辯的結論。宇宙不是物質的而是心智與心靈的。」
大腦的運作過程就是一種電腦程序,輸入—計算處理—輸出:
1.五覺感官(視聽嗅味觸)先接收(輸入)當時的外界新資訊。
2.然後根據輸入的新資訊,先去「經驗值數據庫」裡讀取相關的歷史資訊。
3.先演算出當時最有利的選擇,也就是先產生你的瞬間念頭,而念頭則是前因後果的「過去決定現在」。
4.再依據念頭,計算出「你的宇宙」後,顯示(輸出)在你腦海裡,這時你的宇宙才是「現在決定過去」。
現在舉個例子:
假設有一顆你從未見過的恆星,距離地球有十億光年,它在五億年前不幸爆炸毀滅。如果你不看它時,它是不存在的(不確定性定理),必須等到你「現在」觀測到它時,宇宙量子電腦才會計算並顯示出該恆星十億年前的位置與模樣(過去)及這十億年來與該恆星有關的一切歷史,這就是「現在决定過去」,也就是該恆星的歷史,並須等到你觀測後,才會被創造出來,並且一躍而出。
宇宙暴漲論的奠基人之一,安德烈·林德(Andrei Linde)就說:對我這樣一個人類的成員之一,在沒有任何觀察者的情況下,我不認為宇宙有存在意義,宇宙和我們是一起的。沒有觀察者,我們的宇宙是死的。
以林德的觀點,這顆恆星在你沒看到之前它是不存在的,直到你看到它時,這顆恆星才一躍而出,才證實它們幾十億年前就存在了。就你而言,你不知道的事物就是從未存在過,你的大腦是連接你自己的「經驗值數據庫」,裡面沒有儲存的資料,對你而言就是不存在,就是Not Found。
「電子雙縫實驗」及惠勒的「延遲實驗」,這二個實驗說明:你的宇宙是宇宙量子電腦依據瞬間念頭創造出來的,並且是以你的「經驗值數據庫」為中心,而不是以物質世界為中心。這也是許多宗教家及哲學家苦思以後的一致結論:唯心論。怪不得發明黑洞一詞,參與過曼哈頓原子彈計畫及許多偉大物理學家的導師,偉大的物理學大師約翰·惠勒堅持「資訊論」的主要原因。
太陽距離地球8.33光分鐘,你現在看到的太陽是8.33分鐘前的太陽,但是現在的太陽也存在啊!那為什麼現在與過去的太陽可以同時存在呢?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過去的太陽,現在的太陽當我們沒看到時,它是永遠不存在的,因為必須是意識先於物質,物質是意識創造的。
譬如,當你抬頭遙望夜空時,宇宙量子電腦會依據你的當時心情,將1.3秒前的月亮、3分鐘前的火星、8.6年前的天狼星及220萬年前的仙女座等星星,一一計算後,才能「同時」顯示在你眼前,並且心情好與心情不好的夜空,也會不一樣。
「現在決定過去」這個物理定理說明了:宇宙的本質是「意識創造宇宙」,「是你的思維創造了宇宙,創造了過去,創造了歷史」,「你的思維有多大有多美,你的宇宙就有多大有多美」,「如果你的思維只有高爾夫球大,那你的宇宙就只有高爾夫球大」。
結論是:你看到的物質世界,是你當時的想法所創造出來的。
不同想法顯示不同的主觀世界:一念一世界。
網路上很流行這段話:
一場電影落幕,
有人看到了愛情,有人看到了正義,
有人看到了友誼,有人看到了人生。
一段人生,
有人看到了財富,有人看到了健康,
有人看到了感情,有人看到了智慧。
你看到的,其實是你的心,
你的心是什麽,你就看到了什麽;
你的心變了,看到的,也就變了。
資料取自《生命解碼:從量子物理、數學演算,探索人類意識創造宇宙的生命真相》,八方出版社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0414
臉書粉絲頁:生命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