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存活者偏誤》成功人士都說自己成功原因是「努力」,你相信嗎?

存活者偏誤》成功人士都說自己成功原因是「努力」,你相信嗎?

2018-08-21 18:36

這些書告訴你馬雲有多成功、郭台銘有多厲害、巴菲特的成功秘訣是什麼。我以前很喜歡看這些書,期待的是成功人士的某一兩個關鍵特質可以幫我帶來巨大的改變。「如果這些成功書籍這麼有用,書暢銷數十萬本,為什麼成功的企業家和投資者仍是少數?」

先思考一個問題:你認為哪一種主題比較吸引人?


1. 告訴你成功人士的方法與訣竅
2. 告訴你各種失敗的原因



—故事開始—

上周末市場先生走進台北公館一間二手書店,在財經與商管類的書架上看到很多耳熟能詳的作品。
 

這些書告訴你馬雲有多成功、郭台銘有多厲害、巴菲特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我以前很喜歡看這些書,期待的是成功人士的某一兩個關鍵特質可以幫我帶來巨大的改變。



但心中也一直有個疑問:「如果這些成功書籍這麼有用,書暢銷數十萬本,為什麼成功的企業家和投資者仍是少數?」
 

成功案例並不是沒用,但自己無法改變有2個原因:

 

原因1. 想偷懶抄捷徑


大多數人都期待靠一兩個關鍵因素達到巨大成就,忽略成功人士在過程中一天天的累積。



電影中,這些成功人士的「努力過程」通常是被濃縮在很短的幾分鐘內被帶過,彷彿成功是做對一件事情就瞬間會達到一樣,這些過程無聊、無趣、每天不斷的重複,於是我們選擇性地忽略它。

 


籃球選手kobe每天早上4點起床練球
棒球選手鈴木一朗從小學就開始練習
披頭四成功之前,至少經歷 1200場演唱會
而他們在場上發光的時間甚至不到練習時間的千分之一。



有趣的是,堅持重複做無聊事的人,最後往往是最成功的一群人。


相反的如果喜歡抄捷徑,在股票市場中就會喜歡聽明牌,最好買完明天就漲,在人生旅途中就會喜歡找投機賺快錢的機會,最好不用做事就能有錢持續進來,聽起來結局其實也很明顯會不大好。



原因2. 忽略存活者偏誤


有些成功因素實際上是假象,因為錯的方法也能因為偶然而導致成功,在《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這本書中有談到一個觀念。
 

舉例來說,次貸危機的核心房利美在2008年事件爆發之前一直被譽為卓越的企業典範。
 

Nokia在由盛轉衰以前也一直被當作商學院的成功案例討論。

成功許多時候偶然的因素占大多數,人為的因素只是一小部分,《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這本書有提到成功的原因並不是只有努力、天賦、人格特質,努力的人太多了、有天賦、個性好的人也很多,為什麼其中卻只有少數人成功?


其實書中提到,也許是出生的時機、時代、文化、運氣才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人們成功時大多會把原因歸在自己的努力、認為自己選擇了正確的方法。


要分辨出方法不能只看成功因素,還要看有多少人用了同樣方法但依然失敗。
 

但是一條街上絕對不會還存在一家「已經經營失敗的店」讓你慢慢觀摩,因此失敗雖然重要,但卻非常難被學習。



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曾說到:「我只要知道自己會死在哪邊,就永遠不去那邊。」


在波克夏的投資中看不懂得寧可不碰,僅守住自己看得懂的能力圈。



知道如何導致失敗,可靠性遠高於如何達成成功。聰明的人從別人的失敗學習,普通的人從自己的失敗學習,愚笨的人從不學習。



普通人討厭失敗,只追求成功的方法。成功人士喜歡失敗,從中學習並盡力避開再犯的可能性。





那天在書局逛了一圈後選了一本舊書,整排的書架上只有一本書是在談論如何導致失敗,名字叫做《搞垮生意的9大迷思》(已絕版),看封面和標題…當年書應該賣得不怎麼好。



一本書只要60塊錢。



只要書中任何一個失敗與錯誤案例,能讓自己未來避開,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這60元。光是這一點,它的魅力就遠超過書架上其他所有的成功書籍。



花幾百幾千元去尋找成功方法,別忘了這些方法可能有害。不如學習怎麼避開失敗,是更加安全又划算的投資,你認為呢?



幫自己換一顆有錢人的腦袋,永遠是最有價值的投資,但其實沒錢沒資源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很難理解有錢人到底是怎麼想事情的,可是如果沒辦法用有錢人的思考,卻又很難增加收入,這就好像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0050反向ETF適合長期投資嗎?
0050反向ETF適合長期投資嗎?

2018-08-06

81歲投資老手警告 貿易戰 是下一波金融危機的前兆
81歲投資老手警告 貿易戰 是下一波金融危機的前兆

2018-07-13

行銷要「對症下藥」 同理心是成功關鍵!
行銷要「對症下藥」 同理心是成功關鍵!

2018-06-11

「以前成功,不代表以後仍能成功」看華為、阿里巴巴創辦人如何將「末日演習」融入企業文化?
「以前成功,不代表以後仍能成功」看華為、阿里巴巴創辦人如何將「末日演習」融入企業文化?

2018-06-11

唬很大!很年輕就成功,可能是靠爸或捏造
唬很大!很年輕就成功,可能是靠爸或捏造

2018-06-01

投資切記做好避險動作
投資切記做好避險動作

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