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剛畢業年薪160萬 還找不到人 台灣風電缺才2萬如何補?

剛畢業年薪160萬  還找不到人 台灣風電缺才2萬如何補?
歐洲發展風電超過20年,從規畫到海事、金融都有相當經驗與人才。圖為沃旭在離岸風場的工程。(圖片由沃旭提供)

吳靜芳、陳柏樺

科技

1125期

2018-07-12 15:01

短短數年內,台灣外海要建造出五.五GW離岸風場,這個時間正是綠領人才投入實戰的最佳機會,但機會來了,人,準備好了嗎?

經過了四月的遴選、六月的競價,激烈競爭的離岸風電歷經一番淘洗,終於確立風場版圖。接下來,就不再是紙上談兵,廠商要真正開始招兵買馬,啟動風場建設。

 

根據經濟部統計,光是二○二○年併網的○.五GW(百萬瓩)容量,就需要二千人左右的直接就業人才,遴選、競價加起來共五.五GW的容量,讓總統蔡英文發下豪語:「二○二五年前創造兩萬個優質的工作機會!」但工作機會同時也代表人才缺口,每家廠商心裡抓不準的是:人,到底要去哪裡找?有廠商需人孔急,開出一畢業就有年薪一百六十萬元的職缺到學校徵才,卻找不到合適的人。

 

建造一個風場所需的海事、機電、航太、土木、船舶等學門,台灣高教及技職體系都不缺,但離岸風電是嶄新的跨領域工作,是台灣就業市場第一次出現的工作形態。

 

招募現況  學生英文要學好

 

上緯董事長蔡朝陽細數,風場前期最重要的規畫及建設,需要地方關係、法務關係、國際採購、財務融資、結構及土木工程師、大電力工程師、環境安全衛生管理師……「前期人才,現在全部都缺!」

 

一六年,上緯在苗栗外海豎起第一支台灣離岸風機,從無到有,拚搏出台灣第一個示範風場。在此之前,上緯就為找人才提早籌謀,一三年就與台灣海洋大學合作,針對海岸地形變遷、漁會關係、風機基座掏沙模擬等進行研究。

 

一七年開始,上緯陸續與大葉大學、聯合大學及逢甲大學簽署人才培訓合作備忘錄,協助學校開設專業學程,並以與德國能源巨頭EnBW(巴登符騰堡能源)合作的優勢,邀請歐洲專家來台授課,蔡朝陽更帶著EnBW的一幫外國臉孔,直奔彰化就業博覽會,明後兩年預計送出二十位工程師到德國進修。

 

從一三年到現在,蔡朝陽很明顯地感受到,這個冷門產業在學生眼裡突然變得熱門了,「我去年到海大演講,哇,學生坐滿到走道都是人!」

 

但在地招募的經驗也讓他發現,台灣學生英文能力仍差了一點。外商是離岸風電開發的核心,即使是本土開發商主導的風場,或多或少仍必須與富有經驗的外商合作,攤開每家廠商的人才需求,外語能力絕對是第一要項。

 

「我們office(辦公室)是歐洲人和台灣人一起工作耶,不會講要怎麼上班?」四月,逢甲大學離岸風電中心開課,蔡朝陽還不忘憂心忡忡提醒學生:「英文要學好!」

 

離岸風電

▲點圖放大

 

培訓專才  學校需思考定位

 

對於學生來說,這代表新的機會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距離第一批併網的時間點,只剩不到兩年,一個風場從評估、開發、設計、製造、施工、營運維護到除役的不同生命週期,都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以及訓練,而產業現在就要人,「來不及」,幾乎是每所學校面對離岸風電人才培育的第一個念頭。

 

今年四月以前,為了爭取遴選出線,風電廠商忙著與學校簽合作意向書(MOU),或以學徒制、或以產學合作的方式培訓人才,但是學界人士嘆:「MOU只是增加印象分數!」接下來,這些MOU該如何執行,才是台灣綠領人才培養的關鍵。

 

「台灣有兩種人才必須自己培養,一是建造、二是營運維護。」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分析,一支風機壽命至少二十年,這二十年內將持續有維運人才需求。不過,海上工作不比陸地,長時間待在風急浪巨的工作環境,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依國外經驗來看,流動率不低。張清風曾經與外商討論,外商憑經驗估算,至少要培訓所需人才的兩倍數量,才算足夠。

 

張清風分析,造船系、輪機系、河工系原本就業市場穩定,要培養離岸風電人才,必須新設科系、學程,將原本與離岸風電相關課程,一次整合起來。

 

「這個餅有,但不要期待一定能全部吃到,真正的高端技術,國外是不會釋出的。」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郭玉樹認為,即使風機商在台設組裝廠,也不會釋出核心技術,台灣在這階段無法培育風機製造能力,僅低階組裝人才有機會。

 

郭玉樹在德國漢諾威大學攻讀大地工程博士班時,曾深入當地風電產業,參與德國風場的開發。他觀察,德國有深厚的風能產業基礎,人才即刻可以上線,但台灣沒有這個條件。

 

他舉例,風機支撐結構所使用鋼管極厚,焊接困難,即使有機器輔助仍需要人工,而且必須是最高級的甲級證照焊工才能處理。「培育一個甲級焊工的時間動輒十年,現在立刻要有一百多名甲級焊工,很抱歉,台灣沒有。」

 

他認為,相比之下,台灣條件較像英國,英國風場多、風能好,但沒有重工業、風機製造商,也沒有強大的海事工程。因此英國專注前期規畫的設計、保險、融資等等服務。

 

若要借鏡英國,台灣現在應該要專注什麼樣的人才?「焊接、施工、操船,這些都不應該是我們的重點。」郭玉樹表情嚴肅,「現在要問的是,台灣應該走最高端的人才市場,還是走低階?我們要培育船員,還是要培育高階經理人?」

 

從德國經驗,郭玉樹知道學界這次萬萬不可閉門造車,「離岸風電是一個非常產業、在商言商的領域。」二○一○年,郭玉樹在成功大學成立海域大地與能源研究室,積極鏈接中鋼、世曦工程、中興工程、工研院等相關資源,研究計畫直接與產業接軌,讓學生看到實質的就業機會。

 

啟動得早,又碰上產業興起,如今郭玉樹的研究室招生是全系數量最多,就業率幾乎百分之百,且幾乎都投入離岸風電產業。剛畢業的碩士級工程師都有年薪八十萬至一百三十萬元,甚至有廠商開出一百六十萬元。

 

但是經過競價後,兩階段都沒拿到風場的廠商淘汰出局,接下來只能等第三階段的區塊開發。這時的人才需求該如何評估?

 

「其實維護運轉人才需求還有非常久的時間。」郭玉樹觀察,外商大部分的工作會留給配合的海外包商,目前台灣人只能在基礎製造及部分海事工程中搶占機會,「這個產業能不能持續創造就業機會,要看政府有沒有配套。

 

大電力

延伸閱讀

你們家是一言堂嗎?
你們家是一言堂嗎?

2018-07-12

司徒達賢教書42年  「畢業」告白
司徒達賢教書42年 「畢業」告白

2018-07-12

五十位大學校長的意見
五十位大學校長的意見

2018-07-12

離岸風電是什麼東西?可以吃嗎?
離岸風電是什麼東西?可以吃嗎?

2018-06-25

離岸風機有三缺  國產化機會在哪裡?
離岸風機有三缺 國產化機會在哪裡?

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