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去獲得追尋問題的底層規律的能力。
01
假設讓一個小孩來做以下兩道數學題:
3+3=?73+3=?哪個更難?
我猜大部分的人會說,當然是73+3更難了。如果從問題本身出發,確實如此。可是如果掌握了算數的方法,兩個問題的難易程度是一樣的。
這個演算法是,無論是73還是3,加上3就是再往後念4/5/6。
我兒子便是怎麼算的,對他來說,兩者的難易程度一樣。
02
上個月去珠海參加活動,兒子和劉先生陪著我一起去。一路上聽著歌歡聲笑語,兒子突然指著車上的螢幕說:「爸爸,還差9首歌,我們就有100首歌可以聽啦!」
我瞄一眼螢幕,上面顯示91首歌。對我們成年人來說,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瞄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劉先生順著這個思路,開始問兒子數學算數題,起初都是10以內的加法,他很快就能算好了。
劉先生出了一道:73+3等於多少。
我心裡暗暗著急,出那麼難的,兒子答不上呀!
沒有想到兒子花了幾秒鐘,回答:76!
劉先生連著出了好幾道兩位數+一位數的算術題,沒有想到兒子都能回答。奇怪的是,他沒有動用自己的手指頭,而是默默心算。
想起前段時間,我有引導過他如何做加法,當時我是這麼說的:「20+2,你以20為基礎,再往後念兩次,就是答案啦!」
兒子當時的表情是困惑的,但從剛才他在車裡的表現來看,他用的就是這個方法。在算十以內的加法上,我曾經懷疑過兒子是背誦下來了答案,而非是掌握了規律。可是當我們把難度上升後,他還是能算出來,想必是已經掌握了真正的方法。所以兒子能解決問題,而非僅僅是給答案。
我們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去獲得追尋問題的底層規律的能力。
我參加過很多課程,有些老師在講課的時候頭頭是道,但是在回答問題時,卻是底氣不足。課能講好,某種程度上僅僅是因為準備得足夠充分,而能解決具體的問題,才能看出真正的能力。如何才能做到,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學習方法本身,而非僅僅是獲取資訊。
03
兒子最喜歡的玩具是樂高。每隔一兩個月,我們會給他買一套樂高。每一次玩具到時,劉先生都會陪著他一起動手安裝。我們也試過鼓勵他自己動手安裝,可是他總是說不會,就是不願意自己動手。
我們放棄了著急著「催」他自己動手的念頭,而是把自己動手的關鍵,有意強調給他聽。並且在早上上班時,多了一句鼓勵的話:「兒子,爸爸下班沒有那麼早,你先到了,可以照著說明書試試看哦!」
有一天晚上回到家,一進門,兒子就無比高興地想我們展示,他一個人把樂高飛機給完完整整裝好了。
第一時間,我抱著他,誇他棒,還幫他和飛機拍了合照作紀念。從那以後,只要樂高積木一到,他就一個人拆了包裝,按照說明書一點點動手完成安裝。
更好玩的是,從那以後,所有的玩具,他都會拿說明書出來研究,有時候拉著我們,有時候一個人就能很好的完成玩具的安裝。
成年人最喜歡做的事,是不用動大腦的事。不動大腦,當下看來是最舒服的一件事,長期下來,大腦對許多事都會喪失掉興趣。大腦是舒服了,而人生卻越過越艱難。
04
可能你會說,他有懂得引導的父母,這一點也不否認。可是我們在學習的路上,也有大把被引導的機會啊,關鍵是我們並不一定能沉下心來完成。
兒子還非常喜歡做一件事:總是問為什麼,而且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那種,常常讓我懷疑自己的智商!
楊振寧老先生說過這麼句話:「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後,研究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於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
學習和研究是有區別的:學習是讓你把一件事做好,研究會讓你明白如何把一件事做好。學習是讓你變得優秀,研究會你變得優異。
在學習的過程,帶著一份研究的精神,會讓你看清自己和看透世界。
05
對了,我兒子今年5歲,願我們都和他一樣,永遠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