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談是否愛一個人/對一件事是否重視時,有很多的標準。比如是否願意花錢在他身上、是否願意花心思在他身上、是否願意花時間在他身上。
年紀越大,越覺得是否願意花時間,才是無比珍貴的標準。
01
我是在參加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時,畫人生圓形圖時發現自己每週花在兒子身上的時間,平均多達四十個小時。兒子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前一直沒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這件事。當我發現原來投入在兒子身上的時間有那麼多時,我很開心。
以至於這件事重複多次出現在我的文章當中,並且多次成為朋友關注的焦點。甚至是引發了大家的計算熱情:一周四十小時,每天豈不是要五個多小時!
四十個小時是這樣分配的:週末大致有二十多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平時每天平均兩個多小時,合計四十個小時。
這個是兒子四歲時我陪他的時間,在他一歲三歲的那段時間,我整個人生的重心都在他身上:每天五點下班,週末全天候陪伴。
作為一個媽媽,我清醒地意識到,在他越小時,我越是願意花時間陪伴他,對他一生的影響會越大。沒有什麼比父母高品質陪伴寶寶更能體會你對他的愛。
親人是我們人生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很常以工作太忙為理由而疏遠了這部分的關係。當親密關係發生問題時,只要你仔細想想,大抵是陪伴的時間不夠。
02
當老師引導我畫下未來的人生圓形圖時間分配時,在兒子身上的時間,我依然寫下四十個小時。寫到工作上時間的分配時,我猶豫了:我真的還想每週花四十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工作上嗎?
那個時候,是我第一次產生了要辭職成為獨立創業者的念頭:我花了時間最多的事情,居然是性價比最低的部分。
我們是否常常如此?意識不到自己的時間是否做了不合理的分配、不知道原來時間才是最為稀缺的資源、常常把時間花在一些無效的事情上......
當你無法判斷時間的分配是否合理時,把花在這件事情上的時間和產生的價值進行統計,算出單位時間價值,常常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個時候,讓資料說話是最好的選擇標準。只是這個價值,除了可衡量的價錢本身,還需要加上附加的價值。而這個附加的價值,可以有很多的方向,比如有沒有更好的備案可做選擇、能否有成長的空間?
03
請問問你自己,你愛你自己嗎?
大部分的人或者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者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卻常常不願意花時間在自己身上。即使花了時間在自己身上,卻是花在了並無多大價值的,像情緒低落、滑手機上。
我是這樣愛自己:
花時間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
愛惜自己的皮囊,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讓自己更健康,看起來更美。
讀一些能充實自己大腦的書。
開懷大笑而非整日憂心忡忡。
與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而不是死死抓著無法挽回的感情。
清空自己,通過寫作、分享、流汗的形式......
愛自己也很簡單,給自己時間,並把這些時間花在真正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情上。時間總是有限,我們沒有辦法保證時刻陪伴誰或者做某一件事,
但求所做的事,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符合自己的成長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