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中,與民眾較密切相關的,可以分為民事法、刑事法及行政法規三大類,各有不同的領域和規範。
民法-民事行為的準則
欠錢還錢、弄壞要賠,民法涵蓋生活大小事,多數能用「錢」解決…
民法顧名思義,就是有關「民事行為」的準則,幾乎涵蓋生活中的大小事,元亨法律事務所律師林銘龍指出,大部分都和金錢有關,可細分為:物權(動產、不動產)、債權債務關係、親屬關係和繼承權四大類。通俗地說,就是「欠錢的要還錢」、「承諾的要做到」、「弄壞的要賠償」等;民法還有另一大類是親屬及繼承關係的認定,例如夫妻離婚、小孩撫養權、認祖歸宗等等。
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糾紛時,當事人雙方各持己見,法官便會透過民法審酌,給予合理的判決。例如某甲開車打滑,撞壞路旁某乙的機車,某乙說他是送快遞的,車壞了他不能工作,要某甲除了修車費,還要賠他1個月的薪水損失,某甲不能接受,雙方最後鬧上法院,進行民事求償。這時民事庭法官會去調查某乙,是不是沒這台車就無法工作?再決定某甲是否要賠多少錢。
林銘龍表示,常見的民事官司說得更直白,就是「損害賠償」:欠債的要還多少錢、亂罵人要賠多少錢、要不要登報道歉、離婚贍養費每個月給多少……,當然依據個案情況不同,還有很多的細節要一一舉證、釐清。
另外,許多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其他法,也會被歸類到廣義的民法體系中。如「消費者保護法」,這是發生消費糾紛時,為保護面對大財團、大企業,相對較弱勢的一般消費者而訂立的法條;「保險法」、「公司法」、「票據法」等,是比較專業的商法,其中與民眾息息相關者也不在少數。
刑法-維護國家的安定
偷搶詐騙、傷人害人,刑法讓民眾心存警惕,更有強制力去制裁惡人……
相較於民法,刑法則有更多的強制力和刑罰,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社會的安定和秩序,讓民眾有所警惕,不要心存僥倖、圖一己之利而去犯法。
像偷搶、詐騙他人財物,甚至是殺人,這些行為都是基於自身利益,故意去傷害他人。如觸犯刑法非告訴乃論之罪,司法體系的警察、檢察官可能就會出動,他們負責制止、逮捕和起訴嫌犯,讓他接受法律的審判,刑法目前共有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2個月以上,15年以下)、拘役(1日以上,60日未滿)和罰金5種主刑。
其中部分徒刑得以「易科罰金」,一般是指初犯或微罪,例如某甲偷走鄰居擺在屋外的紙箱去賣錢,法官認為他的罪行不大,裁示易科罰金,例如被告可能可以一天1000元,折抵他的刑期,判3個月,被告就可繳交9萬元,換取不用坐牢。
除了這些刑罰,犯罪者還會留下前科紀錄,這對民眾往後要出國讀書、工作或居留,可能會造成影響,因為有些國家會要求查看「良民證」(民眾為證明身家清白,沒有刑案紀錄,可向警察機關申請的一種證明書),有前科者拿不出來,就無法順利出國了。
林銘龍最後提到,民眾常誤以為「我沒做就沒犯法!」,但刑法對於一些犯罪類型設有未遂犯、預備犯等,其實都有約制。
例如某甲對時局不滿,打算去炸火車站,他購買製作炸藥的相關材料,還用電腦撰寫詳細的行動計畫表,雖然還沒去炸,但這些舉動可能都已構成犯罪,之前有網友透過臉書,號召要「癱瘓捷運」,他也沒有身體力行,後來也被警方傳喚、移送了。
行政法規-行政機關執行的適用法律
超速闖紅燈、逃漏稅,違反國家規定,小心政府要你罰錢又禁足……
「行政法規」是行政機關執行職務時,適用的各項法律,是國家行政權運作的國內公法總稱。民眾常見的觸犯行政法規的例子,如闖紅燈、超速、不按時繳稅都是。
而在行政權運作時,有些民眾觸犯行政法規,這時也有行政法規的處罰條例加以規範,例如:「罰鍰」跟「管收」。
行政法規的「罰鍰」與刑法上的「罰金」都是罰錢的意思。民眾若不繳納罰鍰,政府除了強制扣押資產,也可能執行管收。例如,有些民眾的罰單不繳就是不繳,我國有行政執行署的機構,可以凍結欠款者的資金帳戶、查封財產,還可以限制他出境,必要時還有「管收」的手段,可以強制拘提、留置。之前商界名人孫道存就因欠稅3億,差一點就要被執行管收,在最後期限湊錢、找女兒孫芸芸擔保才逃過一劫。
民、刑事訴訟 有時會一起來…
了解民事法、刑事法和行政法規的主要區別後,最後談刑法和民法的連動關係,例如:某甲開車打滑,撞倒騎機車的某乙,某乙倒地受傷,因為有傷到人,所以就不只是民事賠償,某乙還可對某甲提出刑法「過失傷害」告訴。
林銘龍說,刑事附帶民事提告,有時包含了對肇事者的不滿,光靠錢已無法解決了,原告希望對方會被「處罰」甚至於「抓去關」,要付出更多的代價來反省,而依照法界的實務,有時刑事告贏了,民事求償也會比較順利。有時民事判決出爐,雖有機會提高刑事提告的勝算,但因刑事認定較民事更嚴,有時也會出現民事求償成功,刑事卻沒告贏的狀況。
像日前喧騰一時的捷運殺人事件,大學生鄭捷在列車上濫殺行兇,因殺人屬於公訴罪,所以鄭捷被檢方依刑法起訴,而數十位死傷者的家屬,後來對鄭捷和台北捷運局提出民事求償,這就同時涉及刑法和民法。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規定年滿18歲、民法規定年滿20歲,當事人就得負起完全責任,在刑法中,未成年者得視情況減輕其刑,民法中未成年人,父母監護人也要負連帶賠償責任。
林銘龍律師說,有些民眾認為鄭捷的父母,必須要替兒子還錢,但站在法律的角度,鄭捷早已成年,他的雙親除了社會道義,原則上無需替他背負任何民刑事責任,就算鄭捷將來伏法槍決,根據新修訂的民法,鄭捷的父母也可不用繼承其「債務」,透過這些案例,希望大家對法律有更正確的認識。
連連看!測試你對國家三大法懂多少
看完民法、刑法、行政法規的大致分別,你是不是也對這三大類型法規有基礎的概念了呢?馬上來測試看看你了解了多少吧!
解答:1.C行政責任 2.A刑事責任 3.B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