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不少人和性格內向的朋友說,你要學會改變自己的性格,從內向的狀態下走出來,變成一個外向的人。
於是,許多人開始逼迫自己努力社交,甚至背一些亂七八糟的笑話活躍氣氛,逼自己去各種各樣的場合攀談,擴展人脈。結果,這些人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自己,講的笑話越來越詭異,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複雜難看。所以,逼迫自己改變性格真的有用嗎?
這個世界之所以精彩,正是因為有不同性格的人。
可是,我們卻總是過度強調外向性格優於內向性格,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世界的話語權,牢牢地掌握在外向人的手裡。
然而,這難道就代表外向一定優於內向嗎?性格內向一定要被改掉嗎?性格內向就不能社交嗎?社交到底重不重要?
我遇到過很多內向的人,他們平時不太喜歡講話,甚至喝了酒後,依舊不太願意和人交流,只是靜靜地發呆。但是他們內心有個強大而豐富的世界,他們喜歡獨處,喜歡閱讀,喜歡一個人看一部電影,喜歡一個人購物,喜歡一個人做飯,他們有無數種方式,度過獨自一人的時光。
我遇到過很多強者也是內向的,他們告訴我,內向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無比的多姿多采,而這些東西往往無法跟別人分享,就只能獨處了。
其實,科學證明:內向者和外向者都是天生的。外向者透過外界來獲取精神能量,他們透過和別人交流,看別人的行為,分析別人的話語獲取能量、新的觀點和對世界的認識。當外向者擁有過多時間的獨處,會令自己內心難受,思考受限。
而內向者不一樣,他們透過獨處,透過與自己內心的對話來獲取精神能量,當人開始變多,他們的精力就被損耗,甚至每一次的聚會和團體活動,對他們都是折磨。
可是,當他們一個人的時候,或者只是一對一的時候,對事情的專注,將會讓他們發揮出自己更大的優勢。內向和外向不過是兩條不同的通向終點的路,外向者的路上充滿著花朵和彩虹,而內向者的路上雖然都是小草灌木,但也是一種別致的風格。所以,性格不需要被刻意改變,更沒必要改變自己的模樣,你需要做的是讓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
2
我們都曾經聽過短處理論,一個容器的容量,取決於短處的長度。
可是,現在這個世界變了,網路時代裡,我們不需要讓每個短處都變長,這樣成本太高。而是需要和別人合作,用別人的長處去彌補自己的短處,從而用更多的時間去磨練自己的長處,讓自己的長處足夠長。
分享一個我自己的故事,雖然我經常演講,但平時很少和別人打交道,更不太喜歡無用的社交,可是每次寫完劇本,都要和不同的製片打交道,要不然不知道如何合作,每次對方動不動就是五六個人一起,時常讓我目不暇給的不知道從何開始聊起。
一開始我看了大量商業類型的書,練習了無數種和這些人打招呼談判的方式,搞得我焦頭爛額。後來,索性我就不見面了,委託我們團隊專門製片的同事幫我談。
瞬間,事情變得簡單了許多,我不僅有了更多時間去寫字,還避免了許多讓我不開心的場合。我想,這就是內向者應該做的事情:磨練自己的專長,把自己不擅長的交流部分,交給別人去做。
讓擅長這個領域的人去做擅長的事情,是這個世界高效的運轉方式。
我見過很多優秀的作家、畫家、導演、設計師本身都十分內向,但幸運的是,他們身邊一定有個外向的人,幫他把持著社交這一環節,而他們只需要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
3
對內向者的另一個建議是:熱愛事情,不用熱愛人。
因為當你把事情做得足夠精彩,你不用熱愛別人,別人反而會來喜愛你。
據說,愛因斯坦、賈伯斯、比爾.蓋茲、J.K.羅琳、愛默生、金庸、韓寒、林書豪、王小波都是典型的內向主義者。
羅永浩曾經說過:「你們別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麼久,其實我是個很內向的人。參加超過五個人的飯局我就會全身不舒服,每次飯局以後回家都要一個人狠狠讀一天書才能緩過來。我現在站在這裡演講,其實恰恰是因為我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強項,我擅長演說,並且喜歡它,我也沒想過這個技能能賺什麼錢,得到什麼名利,我只是喜歡,就認真去練習。記得沒去新東方當老師之前,有很多人說我:老羅,你平時一天都不說幾句話,你還能上講台當老師?你別逗了吧!但我不管,我內向的性格決定了我不會被別人所左右,誰說內向的人不能當老師?」
其實,我身邊有很多同事都十分內向,但站上講台的剎那,就馬上煥發著激情,心中瞬間充滿著熱愛。一下台,馬上又變成了一個內向的人。
可是,我們從來不會評論這些人內向,說他們性格不好,我們只會覺得他們很有趣,很有料,很厲害,甚至會說他們很低調。總之,我們很喜歡他們。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沒有把時間浪費在社交上,而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專長上。網路時代其實很難埋葬掉人才,只要是人才,無論多內向,都會閃光,都會讓自己熠熠生輝。
那時,無論多內向的人,身邊都會有很多喜歡你的人,畢竟,你是光源啊。
4
我曾經說過一句話:要學會放棄無用的社交,在你不夠厲害時,應該多學習,用心磨練自己的能力,因為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有等價的友情。
所以,對於內向者而言,打造人脈,不如打造自己。
我在五年前,被拉到了一個強者群組,裡面有各種五花八門的強者,各個都如雷貫耳,但我想了很久,還是沒有加他們微信,因為我發現自己好像和他們沒什麼好交流的,難道就是點點讚,說兩句話?這樣的社交有什麼意義呢?
幾年後,我也開始有了點影響力,他們中有幾個人加了我,後來成了好朋友,他們跟我開玩笑的說:「我們當年還在一個群組呢!」
我也謙虛的說:「是啊,當年想加您都不太敢。」
後來我明白,當你是內向型的人格時,沒必要花大量時間去擴展人脈,因為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是誰認識你;人脈不是你加了誰的LINE,而是誰肯為你的文章點讚。
謹以此文,送給每一位內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