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知道看的見的物質世界只是一種暫時存在的投影現象時,就會提醒我們自己要隨時保持客觀、不預設立場及做重大決定前要盡量蒐集多方面的新資訊。
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不久前已經過世了,霍金生前最有名的理論稱為「霍金輻射」,在維基百科中,「霍金輻射」有這麼一段的描述:
「結果顯示視界的溫度並非是零,而且還會發光,雖然極其微弱,這種光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當成雙成對的粒子——如電子和正電子,或一對光子——在強烈的引力場中被製造出來時,其中一個粒子會墜入黑洞,另一個會逃離,從而產生這種輻射。」
這段描述有幾個意義:
一. 在強烈的引力場中被製造出來時:
既然宇宙是由許多粒子所組成的,那就表示宇宙是不斷的在引力場中被製造出來的,而不是早就一直存在的。依據「電子雙縫實驗」,宇宙其實是被「觀察者」觀測後才能出現的,也就是「意識創造宇宙」,所以,霍金輻射理論基本上是直接推翻唯物論的。
二. 其中一個粒子會墜入黑洞,另一個會逃離,從而產生這種輻射:
宇宙產生時,只是一種二維平面的圖片,而且不只一個,而是一對孿生雙胞胎,其中一個宇宙會墜入到我們看不到的黑洞裡,另一個宇宙則會逃逸出黑洞外,然後被黑洞外的引力拉長編織成一種我們看的見的三維投射影像,稱為量子糾纏,也就是霍金輻射。
三、我們的思維是來自遙遠的宇宙,而且是一種二維資訊碼:
近來最熱門最接近萬有理論且整合黑洞、弦理論及相對論的「全像原理」(Holographic principle),在維基百科中有這樣一段的描述:「全像原理認為目前所見的宇宙是真實宇宙的投影。
以較宏觀的觀點來看,此原理指出了整個宇宙可視為一個呈現在宇宙學視界上的二維資訊結構,而日常觀察到的三維空間則是巨觀尺度且低能量的有效描述。」
上述「全像原理」表明了:1、墜入黑洞裡的宇宙才是真實的宇宙,2、而且是一種二維資訊碼,代表宇宙的核心是資訊,宇宙是一部巨大量子電腦,3、而我們看的見的宇宙只是一種投影。
四. 投影世界是一種瞬間存在的生滅現象
1928年,26歲的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發現在真空中,一直不斷有虛粒子瞬間產生後又湮滅,這種現象,代表日常可以觀察到的宇宙只能瞬間存在,只是一種投影而已,它產生後很快就被下一瞬間產生的投影宇宙所取代。
其實,投影宇宙跟播放影片的原理一樣,只要將一秒24張的二維宇宙圖片連續播放,就能變成一部三維動態影片。如果宇宙是唯物論,那狄拉克就不可能在31歲就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五.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與波耳的「波粒二元性」,正好說明「宇宙雙胞胎」的特性:
質能方程式說明能量就是質量,波粒二元性說明粒子既是能量的波又是物質的粒子,代表能量與物質是一體的兩面,也像是一對宇宙孿生雙胞胎。因此,宇宙是存在兩個空間,一個是看不見的能量世界,另一個是可以看的見的投影世界。
能量世界的我才是真實的我,是一種能量形式,根據能量不滅定理,真實的我是永恆存在。而物質世界的我僅是一種投影,是一種產生後又湮滅的粒子,只能瞬間存在而已。
詩人紀伯倫:一個人有兩個我,一個在黑暗裡醒著,一個在光明中睡著。
所以,宇宙設計是有兩個空間:
一個是我們看的見的物質世界,這只是一種投影,稱為外在的投影「現象」。
一個是我們看不見的精神世界(能量世界),這是一種永不消失的能量,稱為內在的真實「本質」。
當你第一次認識我時,我對你而言,只是一種現象的投影,昨天健康的我跟今天感冒的我就是不一樣的,而一直在變動的現象,就不可能是一種真實不變的實體。
至於我是誰?我有沒有犯罪前科?你是一無所悉,也就是說,我的真實本質是儲存在另一個我們看不到也無法驗證的精神世界裡,也就是墜入到黑洞裡的「我的宇宙」,所以你是無法從我的投影世界看到我的真實本質,只能看到表面的現象。
黑暗是不存在的,黑暗是因為缺乏光線,黑暗是表象,真相是缺乏光線;
寒冷是不存在的,寒冷是因為缺乏熱量,寒冷是表象,真相是缺乏熱量;
邪惡是不存在的,真相是心中缺少愛。
當我們看到及想要房子時,其實我們内心真正需要的是家庭溫馨的體驗;
看到婚姻時,其實需要的是愛情;
努力賺錢,其實是為了能帶來幸福與快樂。
我們想要的金錢、工作、婚姻及房子,都只是一種表象,其實内心真正要的是看不到的幸福、快樂、愛情及溫馨的體驗。
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只是一種表象,真實的本質是儲存在我們看不到的精神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