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嗎?明明工作效率一級棒,卻苦無表現機會,面臨職涯前所未有的瓶頸?
或許,你要提升的不是工作的能力,而是沒花心思經營與主管的相處之道。黃金階梯知識行銷董事長張德明以他的經驗分析:「許多人習慣把主管當敵人,以至於彼此一直處於對立的狀態。」「聰明的上班族應該轉換心態,把主管當成戰友,甚至是職場資源,如此一來,主從關係就會大不相同!」
還在煩惱怎麼對付主管嗎?面對不同的主管,要用什麼方式溝通,才能在職場一帆風順?馬爾斯教育顧問副總洪明甫提出4種不同類型的主管,與向上溝通的必勝撇步:
類型1:掌控型主管 讓他做決定
人格特色:果決、有魄力,喜歡追求權力,並且習慣去掌控或支配大局,一般來講,較容易出現剛愎自用的缺點,習慣否定下屬意見,對他人造成壓力。
溝通關鍵:一切讓你做決定!
千萬不要說:我認為那樣比較好
情境演練:主管的想法老是跟我不一樣,我應該怎麼向上提案呢?
你可以這樣說:
最近市場溫度慢慢回升,這個部分相信王總您早就知道了!針對現況,我向您提出A和B兩個方案。A方案,就像您一直以來告訴我們的觀念,我們應該……
不過我們也許可以再多考慮……,應該就可以讓總營業額成長至少20%。而B方案的內容是……,我分析A與B的優劣分別是……最後要徵詢您的看法,您認為A方案好,還是B方案好?
溝通小叮嚀:提出兩個方案讓主管做最後決定,並強迫他二選一,兩個都是你同意的做法(但其中一個比較接近他的想法),如此可以同時做到向上提案,又能滿足主管的掌控欲。
類型2:表現型主管 喜歡被需要
人格特色:在職場上表現亮眼,喜歡在舞台上展現自我,贏得明星光環。做事容易虎頭蛇尾,行事較為隨性粗心,習慣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溝通關鍵:不能沒有你
千萬不要說:交給我準沒錯!
情境演練:專案進行到尾端,請主管裁示接下來該怎麼做?
你可以這樣說:
副總,我必須向您報告,這個案子進行到現在,已經讓公司業績成長約兩成。公司知名度因此大幅度提升,聽說愈來愈多同業開始注意我們了。
但在這個即將收割的階段,董事長可能同時發現到部門的離職率愈來愈高。我們也許可以建立獎勵制度,增進團隊士氣。此外,這個專案若有您的協助與建議,我們將會如虎添翼。是不是可以請副總幫在月會上報告成果……
溝通小叮嚀:要讓表現型主管感受到他們的重要性,適時做球給他們表現,盡量避免過度繁複的數據分析,只要讓他知道這樣做可以獲得多少掌聲即可。
類型3:友善型主管 討厭捲紛爭
人格特色:通常擁有好媽媽或好好先生的溫暖形象,喜歡照顧屬下,重視職場和樂氣氛,以感覺作為評斷事情的導向,較無企圖心。
溝通關鍵:有你真好!
千萬不要說:請幫我評評理!
情境演練:部門最近達成了年度目標,我想說服主管為大家爭取績效獎金。
你可以這樣說:
王姊,您知道嗎?這一年的業績目標,我們終於一起達成了!沒有您,我們一定無法做到。這陣子真是辛苦了。您一直都對大家很照顧,就像我們的大家長。不知道您能不能幫大家爭取一些工作獎金,來慰勞辛苦的同仁?
溝通小叮嚀:不要讓這類主管捲入同事間的紛爭,因為這會讓他們感到為難。與他們溝通時盡量以「情」為導向,可以談夢想,聊感受,他們通常也是很好的聆聽者。
類型4:分析型主管 秀數據最實際
人格特色:喜歡用精確的數據來佐證想法,或以龐大的資料探究事物背後的原因。行事作風小心謹慎,思考縝密,容易將簡單的事複雜化,或以SOP(標準作業流程)處理。
溝通關鍵:給我數據,其餘免談!
千萬不要說:我們今年的業務量大概成長了3成,可能是因為……
情境演練:向主管報告最近的市場動態
你可以這樣說:
林經理,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台灣人今年到日本觀光的人次截至目前為止共有235,684位,比起去年同時期的累積人次共減少了58%,相較於美國的685,369人次,正向成長10.7%的情況分析,台灣觀光客對於到日本觀光這件事,明顯……
溝通小叮嚀:不要說一些模稜兩可的判斷,或是貿然提出沒有分析優缺點的意見,盡量準備豐富的資料與完整數據和他們溝通,利用數字和他們說話。
與主管溝通前,你不能不知道的3件事
一、不要讓主管有意外
許多上班族都不喜歡和主管打交道,總是默默做自己的事,從不和主管聊工作,或是回報進度。黃金階梯知識行銷董事長張德明建議:「不管好事、壞事都要讓主管知道!」因為所有的主管都不喜歡意外,不管績效結果好壞,先斬後奏準沒好下場。
二、看見惡魔主管的天使面
「尊重主管的風格。」張德明指出與主管溝通的第二要素。下屬應該依照主管的個性,以他們「喜歡被對待的方式」來溝通,例如:看似不通人情的主管可能只是不喜歡聽理由,做事卻很有魄力擔當;沒有原則的主管其實很重感情;吹毛求疵的主管也許是因為追求完美,也因此公司才能運作順暢。
三、千萬不要輕視你的主管
許多員工會發現主管的專業能力不如自己,因而心生不屑,不認同主管的想法,愛唱反調。張德明分析,在職場上有3個重要能力:1.專業能力:隨著職務由低到高,此能力的重要性隨之慢慢淡化;2.概念化能力:即策略掌握的能力,隨職務愈來愈高而更為重要;3.人際能力:無論職務低或高一樣重要。所以,部屬的專業能力高過主管是正常的,而主管則是贏在決策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