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很難想像,一個國小英文只拿 40 分,沒有留學經驗,考翻譯研究所也落榜過的人,現在卻能為台北市長柯文哲、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等人翻譯。成為專職口譯人員,「靠的不是天賦,而是找到對的方法大量練習」,接過上百場會議翻譯的口譯員簡德浩表示。
文 / 經理人月刊 葉冠玟
自小有語言天分、旅居國外、出國留學這些標籤都無法貼在他身上,但站在台上的簡德浩,一樣給人留下「英文發音像是母語人士」的深刻印象。他認為,要成為口譯員,不一定要擁有這些背景,只需要釐清自己跟目標的差距,再「嘗試各種方法補足弱項,而不是感嘆自己天生差人一等。」
從挫折中發現不足之處,探索不同階段的練習方法
小學英文不及格的挫折,到國中甚至雪上加霜,變成連老師用英文開他玩笑,引發全班哄堂大笑的當下,他都似懂非懂時,才引發他不甘於程度比不上同儕,想要補強英文的強烈決心。
對此,簡德浩分析,聽力與口語表達是自己的弱點,為了加強這項能力,他從模仿母語人士開始,無論是電影、廣播還是演講,他會將聽到的英文全部重複一遍,試著模仿出一樣的發音、語調甚至是情緒。
在這段練習過程中,他發現學英文其實更像是在學音樂,如果英文的口說要像真正的母語人士,需要大量記憶的其實不是單字,而是聲音起伏,將每句話的音高、頓點、節奏都存入到腦中的資料庫。
儘管在學習英文的道路上,逐漸摸索出心得,後來考上了中興大學外文系,但當他帶著自信考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時,卻得到落榜通知。他這時才體悟,若要從業餘進入專業,要補足的不僅是基礎語文能力,還要熟悉各專業領域的知識和特色。
因此,簡德浩開始刻意去做不同領域的研究,平常培養起看社論、理論型讀物的習慣,了解在正式場合中,每個產業的言語表達方式,才能精簡地傳達講者說的內容。例如,金融界需要用客觀的事實論述,通常會將數據放在句子的一開始;而學術界的研討會中,則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專有名詞、研究報告。
「養成一項能力的最重要關鍵,不僅是投入大量時間,還要在不同階段中,探索正確的方法,進行有效練習。」
(全文未完,閱讀全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
圖片來源 / 經理人月刊 賀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