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你偷偷吃,不要跟媽媽講」 教養不同調 讓孩子陷入大人之間選邊站的困境...

「你偷偷吃,不要跟媽媽講」 教養不同調 讓孩子陷入大人之間選邊站的困境...

2018-01-25 12:11

身為父母,我想我們都會面臨共同的教養困境:為什麼我們大人不能跟孩子好好說話?

【媽咪拜駐站部落客奧斯卡媽媽】

 

| 關於教養 | 學習跟孩子好好說話

 

身為父母,我想我們都會面臨共同的教養困境:為什麼我們大人不能跟孩子好好說話?

 

跟孩子的「對話」簡直是教養的基礎,但對話的目的,並非只是要求孩子聽話如此。我認為「對話」是教養中一個真誠的互動,人與人之間經過真心對話,才是真正的把話說好。

 

「你看,都是你媽啊!你媽最鐘意丟東西了,你找不到的,一定又被你媽丟了」

 

前幾天在輕鐵上的,一對婆孫的對話,沈入我的心底。

 

事後,繼續聽到婆婆,在孫子面前又說了媽媽幾句。

 

中間的問題,我不探討婆媳之間存在這個千年難解的死結,而是婆婆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在家庭關係中,沒有幫忙守住寶貴的親子關係這個癥結。

 

「你偷偷吃,不要跟媽媽講。」

 

老人家常塞糖給小孩吃,常常就是這樣說話的,這也是生活裡的錯誤示範。

 

教養的不同調,讓孩子陷入大人之間選邊站的困境,我猜,是每個家庭都一定有的問題之一。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以身作則。

 

孩子本來就是一張白紙,什麼是有禮,什麼是無禮,都是從生活常規上建立。我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語言暴力,有的來自於家庭,有的來自於社會。今天,我只想談,家庭中的語言暴力和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在一個不會好好說話的家庭,成年後的他或許情緒暴躁、或許易敏感。而孩子更會複製家人的說話方式,這是孩子人際關係的建立最失敗的例子。

 

 請至少在孩子面前學會好好說話!

 

有時候,我們會在人家背後說某個孩子沒教養,說話無禮之餘,或許帶些穢字。我們都知道這樣確實不好,所以請學習跟孩子好好說話,至少,在孩子面前學著好好說話,這不是為了取悅任何人,而是給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語言習慣。「對話」絕對不是單向的性質真情流露就好,而是得顧及他人的感受。

 

別為了管教,棄守寶貴的親子關係

 

父母就像是孩子世界中的重要樑柱,撐住孩子的天,如果這柱子無法平衡,試想孩子的世界便無情倒塌了吧!

 

教養上的不合,最忌當場指責,情緒話的裂痕是難以修補的,更會給孩子混亂的訊息。大人間的彼此詆毀更會讓孩子困惑不已,無所適從,嚴重地更會對人際關係失去信心。

 

所以,孩子的所有照顧者,請在教養這個問題上保持立場一致。

 

做到及時溝通,排解家人的情緒。大家達成共識,有矛盾也要盡量在孩子不在的時候解決。

 

父母親始終是陪伴孩子生命歷程最久的人,所以孩子的依戀關係仍是建立在父母之上。在互動中傳達同理和了解,以及表達對孩子的喜歡和情感,盡量只說正面的話,不批評,不論斷,不說負面言語。否則語言暴力的語言造成錯誤示範,長期下來只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親密關係的隱性危機,後悔莫及。

 

要多少錢才夠第三人生所需?

 

作養老金規畫時,必須要想好3件事,一是幾歲退休、活到幾歲; 二是你想過什麼樣品質的退休生活,計算出退休後每年所需花費的總金額是多少;三是準備好退休後所需的醫療保險。

 

如果你正在準備自己的退休金,可按資產分配「50、30、20」法則, 將 50%收入用在每月必要的生活開銷,30%用於投資理財,剩下20 %,一半用於保險,另一半保留彈性運用的空間。如果你已退休,退休金加上被動收入最好要能支應每月支出,就能達到不為錢煩惱的境界了。

 

你有計算過每月支出是多少錢嗎?彰化銀行推出的養老金/退休儲蓄試算表,非常簡單好用, 你可以上彰銀網站輸入資料(可將保險金和負債每月攤提,放在其他支出的項目),看看自己需要存多少錢才夠養老(預設通貨膨脹率為每年2.3%)。下表以今年55歲、希望65歲退休、活到80歲的人試算,每年支出近50萬,養老金需要近1000萬,每月要存160,875元,但若把年齡降到從45歲開始存退休金,每月只要存50,968元。

 

(圖片來源:《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寫給準老人的30篇優老計畫》)

 

這個試算表告訴我們退休金越早準備越好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要維持每月32,000元的生活水準,外加每年10萬元旅遊預算,必須準備1000萬才夠養老,而且這還不包括大筆醫療開銷。


大筆醫療開銷則建議由保險支應。時代在變化,舊型的癌症險多半是針對住院、手術、身故理賠,隨著醫療的進步,住院的天數大幅降低, 化療或微創手術等都不需住院,「住院醫療險」其實不用買太高,最大開銷反而是出院後的照顧費用,此時更需要的是「失能照護險」這種按月或按失能程度給付的保險金。

 

不管是「手術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最好能負擔健保以外的自費項目,才能讓保障更全面,因此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對於高自費額度的理賠通常較占優勢。如果你擔心買的醫療保險「過時」,不妨找保險專家諮詢。

 

 

作者簡介

萬子綾博士、黃淑君、楊婷雅、蔡麗瓊、楊香容、鄭惠文

作者群同為五、六年級生,擁有多元身分與專業,包含失智症治療教學專家、心理諮商師、職涯發展師、銀髮人才職能訓練及媒合專家、成人教育訓練講師、長照管理發展師……等。

撰寫本書的初衷源於想讓自己與家人放鬆僵化的關節與心結,坦率面對老年的變化、擺脫老後失能的憂鬱、遠離失智海嘯的衝擊,並期許透過優老計畫的養成減輕長照壓力,使照顧者喘息、被照顧者獲得心靈快樂與尊嚴。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寫給準老人的30篇優老計畫》

延伸閱讀
國小學歷的媽媽用身教 教會子女學暖心待人
國小學歷的媽媽用身教 教會子女學暖心待人

2017-12-12

誰說全職媽媽找工作不容易? 這5點特質老闆一看就喜歡
誰說全職媽媽找工作不容易? 這5點特質老闆一看就喜歡

2017-11-17

富爸爸教養出窮小孩  揭開富二代吳尊賺錢的3法則
富爸爸教養出窮小孩 揭開富二代吳尊賺錢的3法則

2017-11-15

母親要克服的教養恐懼
母親要克服的教養恐懼

2017-07-27

台積電法說「5大利多」齊發,為何股價不埋單?蔡明彰揭本周聚焦「這類股」…點名3檔黑馬準備衝
台積電法說「5大利多」齊發,為何股價不埋單?蔡明彰揭本周聚焦「這類股」…點名3檔黑馬準備衝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