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要能帶來快樂,就算「浪費時間」也是有意義的,而每一個人對快樂的定義及感受也一定都是不同的。
記得在高中時,我們一群男生最愛的漫畫叫《灌籃高手》,而最愛聊的話題則是前一天的NBA比賽。只要一有時間,我們就會衝到籃球場上打球打到天昏地暗,就算是下雨天也捨不得放下那顆籃球,那時候的導師就曾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
「喜歡運動是好事,但學生的本分是念書,還是要以課業為重,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球場上。」
不要浪費時間──這應該是多數人的共識,但什麼又叫做浪費時間呢?
「明天油價要漲了,大家記得把車子開去加滿油啊!」
一位同事在看到油價明天要調漲的訊息後,立刻向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分享了這個訊息,而且當面分享還不夠,就連臉書、Line群組也都成為他重要的分享工具,並露出一副相當得意的神情,好像自己的這個舉動不但能開源節流,而且還充滿生活的智慧。
不過有趣的是,這位朋友開車常常貪快,停車常常貪方便,被開過不少超速及違停的罰單,幾千塊的紅單都省不下來了,怎麼會在這種小錢上大做文章呢?更何況要特地把車子開去加油,不但車程上要吃油,更要浪費不少的時間啊。
這算什麼聰明的省錢智慧啊?
「今天星巴克買一送一,快!一起去買吧。」
另一位朋友總是在收到星巴克買一送一的簡訊後,迫不及待的邀朋友衝到星巴克買咖啡,但是因為這間店位於鬧區,又是「買一送一」的大日子,因此排隊點餐的客人非常多,加上等餐點的時間,他花了超過半小時的時間才賺到這杯星巴克咖啡。
算算再加上走到星巴克的時間,兩人加起來等於浪費了快兩小時的時間。如果以最低工資來計算,所浪費的時間其實也超過了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價值,哪裡賺到了?
既然都決定要花錢消費了,何不當個愜意的消費者,幹嘛像這樣浪費時間,又省不到什麼錢,可以說,在我的「理性」思考架構下,他們的行為是「不理性」的。
但……這個「理性」對嗎?
事實上,不管是加油的朋友,還是排隊買星巴克咖啡的朋友,他們根本不是在省錢,而是在享受「賺到了」的快樂感覺。
享受「賺到」的感覺
「賺到了」的快樂感覺?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有一些奢侈的花費,卻反而喜歡在一些小便宜或小智慧上大做文章,享受一下「賺到了」的感覺,讓自己投射在一種好像有在開源節流的「小確幸」中。
這樣不是很糟糕嗎?
不,即使根本沒有省到錢,但如果這個過程能讓我們產生一些好似「賺到了」的快樂感受,那反倒是一件相當不錯的事。因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快樂的感覺。
就像我在高中熱愛打籃球,就算賺不到半毛錢,考試分數更可能因此滿江紅,但如果這段時間我是感到充實快樂的,那麼這段時間的「浪費」就算沒有可量化的回報,還是算「賺到了」。
別用自己的理性,去衡量他人的感性
在傳統的經濟學觀念中,是以客觀的收入及物質享受來衡量一個人的有形快樂,然而在快樂經濟學的範疇中,認為一個人的快樂,並不單單只取決於可衡量的數字,還包括了個人的價值觀、財務狀況、健康、自由、家庭、人際關係、工作成就等等,而這些都是奠定一個人快樂價值的要件。
在快樂經濟學的領域裡,認為快樂不但可以帶給一個人幸福感,還可能增進一個人的創造力,增進一個工廠的生產力,增進一個國家的吸引力。換言之,快樂就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競爭力。
那麼,快樂到底是什麼?有沒有一個明確的公式?有沒有一條清楚的方向?或是一個完整的定義?其實還真沒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能夠帶來快樂的方法,一定是因人而異的。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說:「當你樂在浪費的時間中,就不是浪費時間。」
我們常常習慣用自己的「理性」,去衡量他人的「感性」,問題是,每個人享受快樂的方法本來就不一樣,實在毋須將他人的「感性」,放在自己的「理性」框架上。
因為只要能帶來快樂,就算「浪費時間」也是有意義的,而每一個人對快樂的定義及感受也一定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