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能力已是常識,而非專業知識,《 今周刊》針對三十家重量級科技公司人資長調查,僅一六.七%滿意現在員工的英語能力。迅速銜接職場需求,要哪些英語標準配備?
今年十月,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公布「二○一六年多益測驗(TOEIC)全球考生資料統計」報告,台灣人平均成績為五三四分,略高於一五年的五三○分,卻低於一四年的五三六分。這樣的分數,不僅低於亞洲平均的五七五分,更遠遠落後於韓國的六七九分,在四十九個國家中,僅排名第四十。
一個月後,英孚教育(Education First)公布「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報告顯示,在針對全球超過一百萬名成年人進行的線上英語測驗中,台灣受測者的平均分數在八十個國家中排名第四十;若只針對亞洲國家進一步觀察,台灣的分數不僅名列亞洲四小龍之末,甚至還低於傳統印象中被我們認為英語欠佳的日本。
台灣人競爭力困境 英語力在亞洲淪為後段班
兩份報告都凸顯出相同的問題:台灣人在國際競爭力上,仍遭遇著「英語不佳」的困境。事實上,不只是在國際競爭面臨壓力,從個人薪資成長空間來說,隨著企業對員工英語能力的要求、需求越來越強,英語力不足,也已造成薪水無法有效提高的一道天險。
「在職場上,英文已成為『常識』,而非專業知識。」一○四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指出,他以一○四人力資源資料庫超過一百萬份職缺的海量數據驗證後發現,「英語能力與薪資之間的正向相關性,近幾年越來越難使用統計方法驗證。」但之所以相關性偏低,是因為「英語能力,已是能不能進入理想職場的基本門檻。」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進入薪資較佳的企業,足夠的英語能力,是一張不可或缺的入場門票。這樣的說法,符合《今周刊》今年十一月間進行的「科技業英語力需求調查」結果。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在今年六月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平均福利五十名」榜單,可以發現,上榜的五十家企業中,有十六家企業為半導體業,若加計光電、電腦、電子零組件等廠商,共有三十五家科技業公司入列;顯然,科技業仍是上市公司福利最優渥的族群。
▲點擊圖片放大
科技業基本門檻 英語是新進員工篩選要項
其中拔得頭籌的聯發科技,每年員工平均福利費用(含薪資)高達三二二萬元;而榜單中,三十五家科技廠平均年福利約為一九四萬元,遠遠高於內政部公布的全體國民平均所得六十七萬元。
換言之,若能夠進入上市科技公司就職,概略來說,是最有可能獲得高福利、高薪資的途徑。而本次本刊進行的「科技業英語力需求調查」,正是針對科技業上市(櫃)公司市值前五十大企業,調查對象以公司人資長或人資部門主管為限。
在有效回收的三十份問卷中,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地,這三十家科技業者對於員工英語能力的態度,都是「很重要,而且越來越重要」!
首先,在問及「過去三年員工英語能力的重要程度是否有增加」時,有七成的受訪者都認為,為了因應國際業務量增加的需求,員工要具備的英語能力,與過去三年相比,需求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進一步觀察選擇「沒有變化」的九家企業中,有五家特別在問卷上備註,「沒有變得更重要,是因原先就對英語需求非常重視」;也就是公司對員工英語能力的需求,在三年前就已拉到極高的標準。而所有受訪者中,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認為,員工英語能力需求與三年前相比「越來越不重要」。
其次,有八六.七%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在招募新進員工時,會「特別考慮新進員工的英語能力」;華碩人資招募主管杜長明就強調,在「招募、篩選(新進員工)時,英語能力是針對不同職缺需求的篩選要項。」甚至有五三.三%的受訪者指出,英語能力是「直接影響是否雇用該員工」的基本門檻。
英文檢定篩選依據 近半企業參考多益成績
如果進一步詢問各人資主管,在招募新進員工時,所使用的英文檢定篩選依據為何,三十家企業中,有十四家是以「多益成績」作為判別新進員工英語能力優劣的標準,至於標準分數多少,則視不同職務而定。另外,也有三一%的業者表示,會以「公司自製英語能力檢定」作為雇用員工的標準。
鍾文雄認為,「台灣的大學英語教育資源其實非常豐富,設定英語檢定畢業門檻落實狀況也不錯,畢業後,多數人能因此取得合適的檢定成績。」但他也補充說到,「然而,部分學校在學生沒有達到英語能力的畢業門檻時,會改以補上課程的方式替代畢業分數。」以他的經驗觀察,這樣的作法,相對就不容易讓畢業生的英語能力符合業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業者普遍認為英語力是員工任職的基本門檻,也認定是「重要、且越來越重要」的職能,但當問及「是否滿意員工目前的英語能力」時,僅有一六.七%的受訪者選擇「滿意」。
結論很清楚,雖然三十家受訪企業全數認同英語的重要性,卻只有五家對現有員工的英語力感到滿意。這代表的是,無論你是在職員工,或是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族群,若能刻意補強英語能力,就能精準打中企業主管的「甜蜜點」,創造鮮明的差異化競爭力。
針對此現象,民間不少補教業者或許已有強烈的感受,高點登峰教育集團副總經理簡欣儀就指出,「因為許多電子公司都希望加強員工英語能力,這讓英語補習班的企業外訓接案需求越來越多。」
她並強調,「過去,我們大多被動式接受學生臨櫃報名職場英語等課程,但現在有更多企業主動上門委託辦理訓練課程,成為公司的重要業務項目之一。」
最後,當被問及「英語在公司內部使用範圍最廣的職務類別為何」時,所有受訪者都回答業務、行銷部門,得票率為百分之百,比率高於海外事業部(八○%)、客服部門(七六.七%)與智財、法務部門(六六.七%)。
換言之,如果有志進入科技業就職者,除非本身就具備良好工程背景,否則對於管理、業務、行銷等人員來說,具備堪用的英語能力,是能否順利入職的重要條件之一。
「科技業對英語能力的需求,確實高於其他各行業別。」鍾文雄強調,根據一○四人力銀行的資料,所有產業的職缺中,需要具備語文能力的比率為二五.一%,而科技業卻有高達五四.八%的職缺設有語言門檻;而這個語言能力需求,又有九一%為英語。
這個結論並不難讓人理解,但如何能夠落實,進而步入理想職場,卻沒那麼容易。
▲點擊圖片放大
內部員工也要精進 華碩、英業達重視跨國溝通
除了多數學生、求職者會為未來進入職場做足準備,而自發性強化英語能力外,其實科技業本身對內部員工的英語能力,也常進行再教育訓練,以華碩電腦為例,杜長明就強調,「因為(華碩)公司是國際品牌,工作上常會有內、外部的跨國溝通需求,我們很重視員工的英語能力。」
要提升員工的英語訓練方式,華碩不單只是在公司內部舉辦英文課程、集合上課,杜長明指出,「公司內部也提供線上課程學習資源,以及語言課程補助。」公司職員除能透過專為員工量身訂製的線上學習系統進行充實外,甚至連到私人補習班加強英語能力,公司也有相應的補助。
任職於華碩業務部門的陳姓員工就認為,「公司這種可內可外的訓練方式,除了讓年輕同仁能利用假日到補習班進修外;有家庭的同事,也可利用在家的空檔,使用公司的線上英語學習系統,精進英語能力,是很不錯的員工福利。」
除了全面提升英語力之外,部分業者也會針對特定的英語職能對員工加強訓練,資通訊大廠英業達,就針對員工的英語書寫能力進行加強教育。以該公司今年七月舉辦的「商用寫作」課程為例,主要就是強打英文E-mail書寫能力,十二小時的課程,馬上就吸引數十人報名參加。
當時負責為英業達英語商用寫作課程授課的外部講師布蘭德(Quentin Brand)表示,「因為授課對象有部分為國際業務同仁,與國外公司接洽時,書信往來頻密,需具備一定的英語寫作能力。」但他也強調,「職場E-mail寫作的入門門檻其實不高;只要將必要應對方式透過模組化拆解,就能讓台灣人應付英語書信。」
與自行到外部進修的狀況相比,在公司內部訓練,「因為授課內容與職員的業務需求高度契合,相對學生在聽講時,顯得更為積極。」有超過十年企業外訓經驗的布蘭德認為,比起單純的補助、鼓勵,企業內部進行訓練所創造的員工英語力提升效果,往往會更加明顯。
除了E-mail寫作外,他也強調,台灣人其實在「口說、聽力相對較弱,但其實台灣人的底子並不差,主要是需要誘導學員勇於去講、多聽英語。」
本刊此次調查也發現,在問及「最希望大學英語教育能夠改善的內容為何」時,八九.七%受訪者認為,學校最應該強化「口語、會話能力的訓練」。事實上,最常被業者用來篩選新進員工的多益測驗,近年來也開始推廣商用口說、書寫能力測驗,而非只單純地強調聽力、閱讀。
▲點擊圖片放大
大學英語教育盲點 底子好,口說、聽力卻偏弱
「許多願意來參加英語課程的上班族,目的其實很單純,就是為了提高多益分數。」布蘭德這麼說。一方面,這代表不少公司對於員工的晉升,也開始以具體的英語測驗分數評鑑;但在另一方面,也凸顯員工對於英語能力提升,還僅限在「為了升官加薪」的目的。
根據知名網路技術訊息平台「W3Tech」資料,截至一七年十一月,網路瀏覽人次最多的前一千萬個科技相關網站中,有五一%使用英語,遠高於第二名俄羅斯文的六.七%;而中文網站僅占二%(排名世界第九),顯見絕大多數的科技業第一手資料都以英語呈現。由此可見,透過足夠的英語力、善用英語資源,其實也能讓上班族在職場更快、更深度地取得差異化競爭力。
整體來說,英文書信寫作力、良好聽說能力、相應的英檢水準,這三者,就是進入高薪科技業的基本門檻,每個條件缺一不可,但除此之外,善用英語能力所帶來的資訊、知識差距,更是在職場上有效創造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那句老生常談,「學會英文,就像開了一扇窗」,在台灣整體英語能力水準逐漸被鄰國趕上之際,仍然受用,而且更加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