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聲筒也很容易成為被操縱的棋子,被指使久了,好像也變成「我應該如此」,背起家中的問題,但卻無法真正解決。
他不但是父母的傳聲筒,還是出氣筒。
「你去跟你爸爸講,叫他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有了孩子的男人就要認命。」
「爸,媽她真的很氣你。你就幫一幫她啊,幹嘛這麼小氣?」國九的孩子,聽著媽媽的抱怨,轉身對爸爸這樣說。
「我小氣?你誰養大的啊?不是我,你能長這麼大?你去跟你媽講,少來這一套。」
太太常不滿先生不幫忙做家事,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不論是吃喝拉撒,還是生活習慣的養成,都是她在忙。先生撒手不管,好像這個小孩與他完全沒關係。
夾在父母之間,為難的兒子
他很苦惱,已經讀國九的他,不但要面對升學壓力,家裡還吵不停。
媽媽只要不開心,就會突然闖進他的房間,抱怨家裡的大小事。抱怨他爸爸多不負責任,薪水不拿回家,貸款催繳拖延,還要晚歸在外應酬。
「是有完沒完?」其實他很沒心情面對這些事,學校已經夠他忙了。爸爸雖然很過分,但媽媽自己不跟爸爸溝通,一直對他叨唸,他也覺得很煩。
但只要他稍微面露難色,媽媽就會指責他:「你長大了啦,翅膀硬了啦,男人都一個樣啦。」此時,他就不得不放下手上的課本,眼睛盯著媽媽,腦袋放空。因為他知道,只要他眼睛盯著媽媽,感覺好像有在聽,媽媽就不會連他都罵進去。但有時候,這招也沒用。
「天曉得我媽那數不完的煩惱,要何年何月才能停止?」他沒有答案,反倒是只要媽媽說:「你是他兒子啊,你不講,誰去講?」他就只能摸著鼻子,去做點什麼,只是每一次替媽媽出征的下場,就是讓他也成為爸爸的出氣筒。
爸爸愈不負責,媽媽愈緊抓不放
他知道外公外婆在媽媽小時候就離婚了,所以媽媽一心想找到一個盡心、負責的丈夫,但顯然爸爸的表現,不符合媽媽的標準。於是,當媽媽愈是害怕爸爸不盡心、負責時,媽媽就愈是事事控制、緊抓不放。
他本來想幫媽媽提醒爸爸,但總是得到爸爸無奈又慍怒的回應:「你這兒子吃裡扒外啊?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媽是什麼樣的人,她就愛自尋煩惱啊。我都已經做成這樣,但在她眼裡,卻什麼都沒有。」
「好啊,就不要做啊,就讓她嫌啊,我早就放棄了啦。」
他不但兩邊不是人,還常自責自己是否把事情搞砸了。因此,他開始像媽媽一樣,努力地想掌控更多事情,只是他終究無法解決爸媽的問題,但他開始告訴自己:「我長大後,談戀愛,找對象,絕對不要像他們一樣,明明不適合,卻硬要在一起折磨對方。」
我們在原生家庭受的傷
故事裡的媽媽曾經因父母離異,讓她無法受到完整照顧,此時的她會在心中無意識的下一些決定:
我絕對不要嫁給和我爸爸一樣不負責任的男人。
我絕對不要像我媽媽那樣無助。
但當這樣的想法在心中生根時,她對關係是既期待又焦慮的,因為她想確定自己的人生不會重蹈覆轍父母的悲劇,只是她愈焦慮,愈容易捕風捉影。當另一半做了類似過去父親做過的事情時,她就會覺得過去的惡夢彷彿又要回來了。為了抵擋這些痛苦的感受,她反射性地開始指責、批評、輕蔑或鄙視對方。
兩敗俱傷的親密關係
其實,如果此時珂汜衄燴賤善饒岆怮怮掛旯腔蝴,先不要急著解釋或反擊,反倒是耐心安撫她,或停下來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對她說:「我知道你很擔心,很害怕舊事重演,但你現在和小時候已經不同了,你的命運不會和媽媽一樣啊。」
這樣的對話,重覆且必要,說個十次、二十次、幾百次都不嫌少。
這樣保證和安撫的回應,在重要的關係中非常迫切;因為原生家庭的記憶痕跡太深,見到黑影就開槍的預期好強烈,導致太太不安。太太為了預防災難發生,所以原本想要警告、提醒先生「男人要有責任感」,但在心中的警報器大響之下,變成了犀利的唇槍舌劍,讓先生難以招架。
當太太指責、批評、輕蔑或鄙視先生時,也就很容易引發先生想保護自己,而開始反擊的言語或行為又導致溝通不良、兩敗俱傷。
通常在親密關係中,當太太指責先生做了哪些讓她不愉快的事,先生如果只是悶不吭聲,但心裡並不贊同,而太太再指責先生,先生就更想反彈,甚至抵死不從。不過,先生愈是抵死不從,太太的害怕就愈是難被安撫到。
此時,太太愈來愈無法不擔心自己的丈夫也將成為不負責任的爸爸,就愈想掌控,但這卻愈是把丈夫推往不負責的罪狀中。長年下來,身為丈夫,心裡會感到無比挫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如案例裡的爸爸對兒子所抱怨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媽是什麼樣的人,她就愛自尋煩惱啊,我做得再多,她還是覺得什麼都沒有。好啊,就不要做啊,就讓她嫌啊,我早就放棄了啦。」
當孩子成為傳聲筒與棋子
對身為夾心餅乾的孩子來說,為了爸媽不吵架,很容易就成為家中的傳聲筒。上述「父母無法直接面對彼此間的衝突,於是讓孩子去傳話」是在家庭中很典型的互動中的「三角關係」。這是運用其中一名家庭成員當作中間人,覺得他講話比較能影響對方,或比較好指使,或他比較無害等原因,認為讓他出面,以緩解家人間的衝突。
至於成為傳聲筒的人,因為接受了父母的囑託或任務,不但被迫選邊站,父母通常還不允許傳聲筒有自己的想法,因而擔任這種角色的孩子通常會在「我有影響力」和「我沒辦法」之間,患得患失。
如果三角溝通成為一個家庭中的習慣,那麼,家庭成員之間就更容易「被對方的問題糾纏住」,因為「你是家中的一分子,你不出面,也太沒良心了吧。」「你一點也不關心,算什麼家人?」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很容易被家人的話語引出一連串罪惡感,像是:
「你應該要懂得我很無奈。」
「你怎麼不幫幫我?」
「你實在是太狠心了。」
這些都是「你不懂事。」「你很無情。」「你明明知道,卻……」的責備與控訴。
這時候,問題就更像纏繞的毛線球,糾葛難解,而傳聲筒也很容易成為被操縱的棋子,被指使久了,好像也變成「我應該如此」,背起家中的問題,但卻無法真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