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有負面的念頭或想法,首先與父母有關,因為我們從小就是透過父母的教養方式認識這個世界。請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被父母叮嚀過多少次「不要跟陌生人講話」「不可以太得意,會樂極生悲」?這些告誡的意圖本來是良善的,是父母害怕我們受傷而提出來的,但背後呈現的是焦慮、害怕與不安全感。
然而,這個世界的真實狀況只有如此嗎?不安全,是唯一的狀態嗎?
也有些父母心中較有安全感,會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成長空間,也比較相信人。當孩子在充滿安全感、祝福與信任的環境長大,心中抱持的信念比較會是對自己與他人的信任與愛,他們跟心中習慣性地擔心、恐懼或否定的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與未來際遇,自然大不相同。
除了父母的影響,我們負面信念的第二個來源是媒體。我很少看電視,偶爾在外用餐看到店家的電視播的新聞,常常很納悶:現在的新聞都是擷取自監視器與行車紀錄器,不然就是客人手機自拍上傳的投訴內容嗎?
這些內容的問題不在真假,而是不斷聚焦與放大衝突。明明絕大多數行車紀錄器的內容都是平安無事,明明絕大多數餐廳的顧客都愉快用餐,但這些在全體所占比例很小的內容卻不斷被放大報導,以致社會大眾逐漸以為處處都不安全、處處是奧客與奸商、開車容易發生車禍、醫病糾紛不斷。
若經常將這些內容灌進意識裡,大家內心會愈來愈焦慮不安,我們反而變成這種集體潛意識的共犯。你因為怕遇上奸商,就會一直用挑剔嚴格的眼光去看別人,於是不知不覺變成奧客;怕遇上不好的醫生延誤病情,你變得更難搞,然後醫生怕你告他,也開始自保,醫病關係怎麼會好?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視網膜效應」?也就是當我們產生某種特別需求或意念時,就會開始聚焦在與需求有關的人事物上,同時自動濾除那些與需求無關的訊息,所以進入眼前的,都是經過我們的「認知」這個視網膜選擇而來的。
有位朋友跟我說,某天早上她出門前特別叮嚀比她晚出門的丈夫:「吃完早餐,要收拾餐桌。」丈夫也答應了。猜猜看,她回家後首先會注意哪個地方?沒錯,就是餐桌。若丈夫沒有收拾好,她一定會非常火大。但是,她丈夫或許當天廁所掃得很乾淨、臥室收拾得很整齊,也或許他那天身體不適,可惜這些她統統不會去注意,因為她所有心思都放在餐桌上。
你愈關注什麼,什麼就會被你放大。你以為你已經知道的,未必是完整的事實。
若無法覺察自己的念頭,非但不易看到事實,還會讓生活十分忙亂。
想想看,我們會因為多少念頭分心:
想到瓦斯沒關,起身去關。
看到他對我愛理不理,覺得他對我不滿。
工作到一半,想起電話費還沒繳,被停話了,想要趕快處理。
打開電腦,本來想要查某件事,結果開了好多視窗,好像什麼訊息都很重要,一下子看大聯盟新聞,一下子看健康新聞,看到「情侶最常見的九件事,第五件是……」標題很吸引人,你又點進去了。結果,最重要的事情都沒查。
這些念頭冒出來,有的是真,有的是假。無論真假,唯一確定的是:如果一直跟著念頭轉,我們會忙得不得了!
學會覺察念頭,才有機會轉念
若擁有觀照內心的能力,就會發現每天心中都有成千上萬個念頭,其中有部分可能是事實,但也有很多不過是猜疑與擔心,或是沒有執行必要的胡思亂想。請記得,別把每一個念頭都當真。假如處在一個只是看到想法升起與消逝的清晰心理空間,我們就能看出它們只是暫時經過的浮現。
如同卡巴金所言:「當念頭或想法冒出來時,假設你能退一步,從旁清楚地看著它,你就能為事情排出優先順序,並做出明智決定,知道哪些事情確實該做,又該停止做哪些事。因此,這個認清想法只是想法、念頭只是念頭的簡單動作,可以將你從它們創造的扭曲現實中釋放出來,並讓你擁有更清晰的遠見,以及更大的生活管理智慧。」
我們是念頭的主人,無論浮現什麼念頭,都不必去消滅,保持一個高度與距離觀看念頭來來去去,不隨它們奔波。拉出一個舒緩空間後,哪個念頭要執行、哪個不執行,自有判斷,這絕對會比跟念頭攪在一起好,而轉念,也只有在這種高度與彈性中才有可能發生。
認清念頭,不再聚焦於外界如何回應我們、造成我們不安之後,更有力量的練習是去回想:自己做了什麼事讓別人開心?我們是不是可以從自己開始以身作則,讓環境變得更好?此刻,你會發現最快樂的人是你,因為你已經擺脫受害者意識,進一步將正能量散播出去。
你總是憤世嫉俗,或者常心懷感恩?這些都是念頭,透過覺察,你就會清楚知道自己的認知是什麼,而轉念的契機,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