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老闆拖延我們員工不方便催,但在合作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當盡力為自己的工作負責,員工不僅僅是為老闆工作,更是為公司、為自己工作,所以有需要催促老闆的情景就大膽且有技巧地催促就好。
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有人認為,拖延症就是懶;但是心理學研究表明,拖延症沒這麼簡單,它的本質是為了消除恐懼和焦慮而引發的逃避行為。加州大學的資深心理諮詢師簡.博克和他的同事曾經整理過拖延者的信條,他們發現,拖延者往往追求完美、害怕失敗,也因此對即將到來的任務產生焦慮,為了緩解這種焦慮,只好一拖再拖、逃避問題。
在職場中,每一項工作或任務都離不開團隊配合。在幾乎人人都有拖延症的大環境中,我們自己的拖延症尚且有截止日期來救,但是如果我們的老闆有拖延症,誰敢給他訂截止日期呢?就算他自己訂了截止日期,往往也是說改就改,比如: 「我這幾天太忙,來不及看,你要的檔期再往後延一延。」 面對老闆如此拖延,很多人都會說:「那就求唄!」對老闆不能強硬、不能黑臉,所以就應該努力放低身段,可憐兮兮地求老闆把該看的看了、該審的審了;中間再加一段緊急情況說明,試圖來撇清「不是我催您,是情況所迫,所以您別怪我」。
我們可以想想,這樣做,雖然沒對老闆黑臉,但是卻讓老闆變成了壞人。我們求得越可憐,讓老闆這個壞人當得越徹底;描述的情況越緊急,越是在變相暗示老闆整的爛攤子有多大。這時候,不僅工作沒推進,還可能因為不會說話而與老闆產生嫌隙。
|小訣竅| 減少焦慮,提供動力
第一步:真誠表示體諒,實現低阻力溝通
以我們《好好說話》為例,每週的音訊錄製出來,聽審小組會給意見,無論修改還是送剪,最後拍板上線都要經過漸彪的審核,如果他拖拖拉拉不聽、不看、不拍板,那麼最壞的結果就是當期的音訊無法上線,「開了天窗」。
假如此時漸彪真的拖延了,我們就可以這麼說:「漸彪,最近你要忙的事情好多,還 hold(掌控)得住嗎?我看你又是跑高中宣傳,又是和投資人協商,還要錄製自己的音訊,你要是有時間審我們的音訊就見鬼了。」
請注意,在這裡,我們沒有說現在離音訊上線的截止時間,也沒有讓他該拍板的時候就快點拍板,而是先羅列他目前在做的很多工作,表示他的辛苦我們都看在眼裡,所以非常理解他到現在還沒聽審音訊的原因。
這樣的對話,會讓上司感覺下屬不是來責難他的,因為責難就意味著對立和攻擊,人面對攻擊的本能反應就是開啟防禦模式,不但會產生抵抗情緒,還會自我強化之前行為的合理性,表現出來的就是死要面子不認錯。老闆一旦不認錯,而且甩出大段理由來合理化之前的拖延,我們再往下接難度就會變得更大。所以,開個好頭很關鍵。
第二步:提供後備方案,清空焦慮記憶體
剛才我們已經體諒了上司的拖延原因,上面這則案例接著就該這麼說:
「看你忙得沒時間,所以我想了一下,如果你覺得實在來不及聽審這週的音訊,咱們還有一個方案,就是把後備音訊調上來,新的音訊可以以後再審。」
這就是提供後備方案。有人可能覺得,我們是想催老闆加快速度,怎麼反倒幫他找起後路了?這就是後備方案的意義—不在於上司會不會真的選擇它,而是幫助上司緩解當前開天窗的壓力,讓他覺得其實這件事沒有那麼難辦。一旦上司的壓力得到釋放,反而能在心情上緩解焦慮感,更願意面對和處理當前的狀況,甚至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要想說服一個有焦慮情緒的老闆,最重要的就是給他安全感,最大限度地緩解他的恐懼與煩躁,釋放他的不安情緒。這個後備方案未必完美,但它的作用只是想讓上司知道,它起碼是個兜底方案,是不會出現最壞結果的。
第三步:點明短期收益,激發主體動力
還是接著上面的案例,告訴了漸彪這個後備方案之後,就可以接著跟他分析: 「不過,如果這期趕趕工,上新的音訊,那就正好符合咱們職場週的主題。那些後備的音訊跟職場的關係不大。你看你只需要擠兩個小時出來,就能讓咱們這一週的產品更貼近主題,剛好也回應了上週聽眾的意見。」 這麼說有兩個關鍵點。第一,不拖延的好處在短時間內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對上司來講誘惑力更大。因為恪守業務流程、樹立高層權威,這些都是高大、長遠、宏觀的好處,不如眼前本周的好評率和收聽率更為直接和貼近。第二,它強調了不拖延並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只需要多花兩個小時,這完全在上司的能力範圍內。兩者結合,給上司一種「踮起腳尖就能立刻摘到蘋果」的感覺,上司就有了做事情的動力。
|使用注意|
很多人覺得,老闆拖延我們員工不方便催,但在合作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當盡力為自己的工作負責,員工不僅僅是為老闆工作,更是為公司、為自己工作,所以有需要催促老闆的情景就大膽且有技巧地催促就好。更何況,「催上司」是催人的最高境界,你連上司都敢催,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同時,操作步驟的順序很重要。
很多人覺得,既然點明利益這種方式簡單易操作,又何必多做前兩步白繞圈子呢?我們要清楚,溝通說服要根據對方的處境來擬定策略,開口就分析利弊得失,一般人很難聽得進去,更何況是一位注意力和判斷力已經被焦慮感所占據的上司。
但有了前兩步做鋪墊,上司就清理了足夠的認知記憶體,這時候再給上司一個推動力就水到渠成了。
常用句型
●您最近這麼忙,工作又多,應付得過來嗎?
●您要是沒時間處理這個事,我們用方案B怎麼樣?
●不過如果您能抽時間處理這個事,我們能獲得更多的好處喔。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出品者
馬東
米未傳媒CEO,以花式廣告吸金無數。正經了得、耍得了賤、賣得了萌,用說話來擺平金主,也用語言為智慧和性情服務。
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前愛奇藝首席內容官,著名主持人、製作人,中國相聲小品界藝術大師馬季之子。
2016年與「華語圈最會說話」的明星辯手們一同打造的付費音頻課程《好好說話》,教給用戶一整套應付生活場景需求的話術。於中國音訊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上線首日銷售額即超過2.5萬套,破500萬人民幣,第一季專輯播放量逾4800萬次。第二季《好好說話‧康永來了》亦已於2017年6月上線。
主創成員
馬薇薇
闖蕩娛樂圈的金牌辯手,棲居黑白星球的女魔頭。擅長從生澀理論中翻譯出人話,從平庸文字中淬煉出金句。
米果文化副董事長、米未傳媒簽約藝人、主持人。第一季《奇葩說》第一名「奇葩之王」;2016年,主持網路脫口秀節目《黑白星球》。
黃執中
人稱「辯論之神」「寶島辯魂」。臺灣辯壇名人,華語辯壇十大風雲人物,從高中開始,一年打100場辯論賽,連續兩屆「國際大專辯論賽」最佳辯手,系統構建辯論學理的第一人。能在雞湯的泥沼和價值的叢林裡無礙穿行。
馬東
米未傳媒CEO,以花式廣告吸金無數。正經了得、耍得了賤、賣得了萌,用說話來擺平金主,也用語言為智慧和性情服務。
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前愛奇藝首席內容官,著名主持人、製作人,中國相聲小品界藝術大師馬季之子。
2016年與「華語圈最會說話」的明星辯手們一同打造的付費音頻課程《好好說話》,教給用戶一整套應付生活場景需求的話術。於中國音訊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上線首日銷售額即超過2.5萬套,破500萬人民幣,第一季專輯播放量逾4800萬次。第二季《好好說話‧康永來了》亦已於2017年6月上線。
主創成員
馬薇薇
闖蕩娛樂圈的金牌辯手,棲居黑白星球的女魔頭。擅長從生澀理論中翻譯出人話,從平庸文字中淬煉出金句。
米果文化副董事長、米未傳媒簽約藝人、主持人。第一季《奇葩說》第一名「奇葩之王」;2016年,主持網路脫口秀節目《黑白星球》。
黃執中
人稱「辯論之神」「寶島辯魂」。臺灣辯壇名人,華語辯壇十大風雲人物,從高中開始,一年打100場辯論賽,連續兩屆「國際大專辯論賽」最佳辯手,系統構建辯論學理的第一人。能在雞湯的泥沼和價值的叢林裡無礙穿行。
周玄毅
腦洞派哲學家,永遠對群嗨保持距離,卻在深邃的腦洞中尋求自嗨與自在。想法天馬行空,說話出其不意。
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武漢大學辯論隊總教練。2000年全國大專辯論賽最佳辯手。
胡漸彪
傳奇辯手,好好說話(米果文化)CEO。切割錯誤觀點如手術刀般精確,督促授課學習如監工般嚴酷。
1977年出生于馬來西亞雪蘭莪,獲馬來亞大學榮譽文學士。
曾任新聞主播、電臺主持人。於跨國公司擔任產品部經理,並為馬來西亞的中文報刊撰寫文章。
邱晨
橫跨記者、設計、辯手的「斜槓青年」(能力與身分多重)。冷靜觀測,熱切勘察,讓邏輯也能有趣、有理、有用。
米果文化創始人之一。邱晨是一個帥氣的女生,自稱是一名「港漂」。參加過無數個世界級辯論賽,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國語辯論隊的教練七年。
劉京京
追尋理性的儒雅辯士,尋求美德的醫藥學博士。不太冷的謬誤殺手,在躁動的公共空間裡,永遠溫文爾雅。
出生及成長於北京,從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藥學生、澳大中藥學碩士,到《生命時報》《財經》《新世紀》週刊記者,再到澳大生物醫藥博士,看似八桿子打不著的關鍵詞「醫學」「辯手」和「記者」巧妙地串連在一起。而其中,「最佳辯手」這一身分給澳大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用「澳大鐵齒銅牙」形容他絲毫不為過。
腦洞派哲學家,永遠對群嗨保持距離,卻在深邃的腦洞中尋求自嗨與自在。想法天馬行空,說話出其不意。
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武漢大學辯論隊總教練。2000年全國大專辯論賽最佳辯手。
胡漸彪
傳奇辯手,好好說話(米果文化)CEO。切割錯誤觀點如手術刀般精確,督促授課學習如監工般嚴酷。
1977年出生于馬來西亞雪蘭莪,獲馬來亞大學榮譽文學士。
曾任新聞主播、電臺主持人。於跨國公司擔任產品部經理,並為馬來西亞的中文報刊撰寫文章。
邱晨
橫跨記者、設計、辯手的「斜槓青年」(能力與身分多重)。冷靜觀測,熱切勘察,讓邏輯也能有趣、有理、有用。
米果文化創始人之一。邱晨是一個帥氣的女生,自稱是一名「港漂」。參加過無數個世界級辯論賽,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國語辯論隊的教練七年。
劉京京
追尋理性的儒雅辯士,尋求美德的醫藥學博士。不太冷的謬誤殺手,在躁動的公共空間裡,永遠溫文爾雅。
出生及成長於北京,從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藥學生、澳大中藥學碩士,到《生命時報》《財經》《新世紀》週刊記者,再到澳大生物醫藥博士,看似八桿子打不著的關鍵詞「醫學」「辯手」和「記者」巧妙地串連在一起。而其中,「最佳辯手」這一身分給澳大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用「澳大鐵齒銅牙」形容他絲毫不為過。
書名:好好說話
出版:究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