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之所以認為上班是人生的必須,是因為混淆了「工作」和「上班」兩種概念。毫無疑問的,工作是我們維生的重要方式,但上班不是,它只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提到上班,許多人的腦海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畫面:上下班擠捷運、打卡記考勤、埋首在辦公桌前、無意義的例行事項、控制狂上司、同事間各種內鬥……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相信每個人都很厭惡,但這似乎是為了生存不得已的選擇—不上班,怎麼維生呢?
大多數人之所以認為上班是人生的必須,是因為混淆了「工作」和「上班」兩種概念。毫無疑問的,工作是我們維生的重要方式,但上班不是,它只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目前為大多數人所依循的朝九晚五上班族時鐘,是在現代企業成為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參與者後才出現的,然而現代企業並非自古就存在的生產組織,也不會一直存在。隨著組織型態變革,我們的生活模式也會相應改變,說不定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要告別這種朝九晚五的生活了。
最近幾年,這種變化態勢越來越明顯:企業規模變小,存續時間縮短,與此同時優秀人才逐漸外流,個人待在一家公司的時間也越發短暫。許多人相信更有效的新組織模式終將取代現代企業。
企業最終會消失嗎?當然,只要時間尺度放得夠大。不過,我猜測最有可能成為企業終結者的是人工智慧。
如果說網際網路主要顛覆了組織和交換方式,那麼人工智慧顛覆的將是生產方式。毫無疑問,人工智慧的發展必然將人類從枯燥的生產活動中解放。如果有一天智慧型機器人成為世界的主要生產者,那麼人類說不定將不再投入太多時間生產,只需扮演消費者的角色。若真是如此,那麼每個人將過著怎樣的生活呢?我們不再只是工作的機器,而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我們能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人類的終極生活方式會是什麼呢?
無論未來如何變化,我仍抱持樂觀的態度,當重複、枯燥、無趣的工作逐漸消失,工作方式一定會更加人性化,人們將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更平衡的生活,而讓生活更多元、充實,將是人們最重要的人生追求。
從紐約颳起的「斜槓青年」風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在其著作中描述了紐約的一個現象:在紐約很多人都不只擁有一種職業,每當遇到「你是做什麼的」之類的問題時,他們並不能像其他人那樣用一個完整的詞來介紹自己,而是選擇用「斜槓;/」來區分不同的身分,於是她為這些人創造了一個名詞:斜槓青年。例如:
桑賈伊.古普塔,神經外科醫生/CNN記者
卡麗.萊恩,藝術顧問/皮拉提斯教練
丹.米爾斯坦,工程師/戲劇導演
羅德.霍夫曼,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詩人/劇作家
羅伯特.蔡爾茲,心理治療師/小提琴工藝家
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斜槓現象」,亦即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與愛好和業餘生活相關的身分,而不僅僅是以工作中的職位來定義自己。工作只告訴他人你是做什麼職業、靠什麼維持生計;而工作外的身分則體現了你是誰、喜歡什麼、有何特別之處。
艾波赫認為用這種方式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有趣、完整和立體,而且相比於傳統的單一職業,多重職業的生活讓人更滿足,保持收入的同時還能追求和發展更多的自我。
關於斜槓青年,很多人存在著誤解。
有人以為斜槓青年就是擁有幾份兼職;有人則把它等同於沒有穩定收入的自由職業;我甚至還聽過類似「多一個兼職會不會忙不過來?」「斜槓青年會不會影響本業?」「如何保障收入來源?」的問題。
儘管在那些大家所熟知的斜槓青年故事中,主角似乎都因為多重職業而擁有了多重收入,然而成為斜槓青年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擁有額外收入,甚至也不是為了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
即便你有固定的工作,即便有些身分並不能給你帶來收入,這些都不影響你成為斜槓青年。事實上,艾波赫就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她是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的副總裁,但這並不影響她成為斜槓青年,因為她還同時擁有作家、演說家和人生教練等其他身分。而今年因中篇小說《北京折疊》而獲得第七十四屆雨果獎的郝景芳,也是一位擁有固定工作的業餘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