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職場在走腦袋要有!避開「向上管理」的3大地雷

職場在走腦袋要有!避開「向上管理」的3大地雷

2017-09-25 06:03

職場在走,腦袋要有!尤其「向上管理」根本是一門藝術,可惜「職場小白」永遠不會懂,就算你能力再好,只要踩到這三個職場地雷,老闆跟主管,保證會毫不猶豫,讓你回家吃自己!

自以為很有手腕 惹毛老闆卻不自知

國內一流研究所畢業的小陳,進公司就在IT部門當個小主管,感覺一出手就能hold住全場,只可惜進公司到現在,嘴巴講得比做得漂亮。最近公司資安出現了漏洞導致客戶資料外洩,總經理非常重視,特別叮嚀小陳要抓緊時間趕快找出問題。

沒想到小陳拖拖拉拉,老總一直追問到底哪個環節有問題?小陳把責任歸咎於前人在架設系統時,就出包了,還跟經理大罵之前的工程師真是腦袋有洞,公司政策有問題,才導致現在的資安危機,想要解決,沒想像中的簡單啦... 但面對眼前就是得快補破網,小陳怎樣都提不出具體方案,還推卸責任說是別的部門管理有問題,才會讓資料外洩…

而且小陳還做了一件事….他聯合了部門另外兩個同事,一起找部門經理開會,聲勢好不浩大,經理一坐下來,小陳就說:「經理,你知道我真的很想幫公司解決問題,但是這個洞真的很大,而且我真的不認為IT部門要負全責,我建議不如把系統重新「打掉重練」,才能治本,這樣公司『只要花300萬』,就後顧無憂了,阿明跟阿緯也是這樣覺得的。」小陳口沫橫飛講了20 分鐘的高見,總之就是批評之前公司政策不對,「我們員工」都不以為然…一旁的阿明跟阿緯,則不時的附和兩句。

老闆想聽的 不是員工的沒建設抱怨

經理非常有耐心的聽完了小陳等人的意見,並說「我知道了,我會再反應給總經理。」小陳覺得獲得空前勝利,而且在同事面前都高人一等了。

沒想到經理轉身直接匯報給總經理,直指小陳不適任,解決不了問題,竟然還煽動同事破壞組織紀律,兩位長官一致同意資遣,小陳試用期還沒過,就先陣亡在沙灘上,另外兩位同事阿明跟阿緯則是陪葬。

在這故事,小陳大踩三大致命職場地雷,我幫大家整理一下:

1.這不甘我的事!死不認錯,都是they的錯

職場上犯錯是正常的,基本上管理階層都有這種認知,主管通常會說,知道錯在哪裡,下次修正就好。但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害怕?還是自我防禦太強?明明說句道歉然後改進就可以結束的事,偏偏死鴨子嘴硬,把錯都推給別人。

試想,當你出包時,你的頂頭上司也必須跟著扛,但你死不認錯,上司幫你承擔錯誤就會覺得「很不值」,而這種固執,甚至倒打一耙把錯往外推的人,有哪個長官可以包容?

2.叫了不會動,進公司只想當大爺

職場走跳,口碑很重要,要累績口碑的最好方式,就是展現責任感!想要得到老闆多一點「愛的關注」,最簡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就算不完美,但是「好的態度」就會讓你被加分。

像小陳這樣推拖拉的狀況,就如同上戰場了,帥叫不動兵,那該怎麼打仗?還自以為是岳飛,非得等12到金牌才會動一下?試問,公司到底請你來是做事?還是來當大爺?

3.當場批評公司決策,愛抱怨帶壞組織氣氛

當你想要批評公司政策,或者是高階主管的決策,請先想想,「現在講這些適宜嗎?你可以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嗎」?

向上挑戰權威展現能力,不是只靠勇敢,有勇無謀只會變阿呆;如果還管不住嘴,不停地抱怨碎念,一旦傳入「上面」的耳朵裡,通常下場都不會太妙。對了,職場上也別輕易當了同事的墊背,多做少說話,保平安!

向上管理的藝術 請換個位子換個腦袋

大家常揶揄別人升官後,「換個位子就換個腦袋」,這句話其實很重要,即使你只是一般員工,也該站在主管的角度思考,因為這會讓你的職場更順遂。

比如當你被罵時,就應該反過來想一下,為什麼主管要罵你?更積極來說,你應該更主動的想,怎麼做,可以不被罵,甚至還可以幫助長官解決問題、分憂解勞,這樣不僅老闆愛你,更容易凸顯你和其他同事不同的「獨特之處」,未來升官加薪,自然會被列為優先口袋名單。

職場混口飯吃大不易,向上管理也很重要。記得,心眼要長對地方!


 
更多精采文章請上凱莉不加糖粉絲團

對於是否減資救股價,鴻海在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上並無正面回應。不過,十一日星期五宣布減資,隔周星期一鴻海股價開盤一度衝破九十元,漲幅超過四%,只是首季財報一出,又下跌三.三七%,收在八十六元。

 

鴻海宣布今年配發現金股利二元,與一五至一七年動輒四至五成的配發率相較,雖然今年僅約二五%,但透過減資兩成給股東每股二元現金,合計鴻海股東今年每股可從鴻海領到四元,其中一半不必繳稅,與此同時,鴻海也決議發行無擔保公司債,額度最高達二七○億元。

 

鴻海今年配息不高,主要也與其去年獲利有關。去年EPS雖有八元以上水準,但來自本業的少,多是因為處分夏普股份。

 

當公司漸漸提高現金股息,甚至全配現金股息、現金減資,代表產業成長已經趨向穩定;若再配股票,獲利追不上股本膨脹的速度,將稀釋EPS,恐不利股價。

 

另一方面,當主力客戶、手機產業等代工業務,未來的發展成長不再,鴻海適時減資,進行股本瘦身,可以提高EPS。這一次,鴻海減資幅度僅兩成,以其資本所創造的獲利能力來看,再度進行瘦身、美化獲利,並非不可能。既然如此,鴻海趁機瘦身至合宜的股本,靜心等待新產業崛起,再次發揮全球第一大EMS(電子代工)廠優勢的時刻來到,也就不令人意外。

 

減資一舉,更代表鴻海從硬體代工的本業,轉為現在的資本市場操作。過去鴻海配股以股票股利為主,反映出高科技產業成長快速,獲利遠遠大於股本成長的速度。

 

鴻海

 

往「雲移物大智網」移動 轉骨因應大環境變化

 

這幾年郭台銘開始高喊「雲、移、物、大、智、網」等過去並非電子代工廠語言的口號,企業內部亦已邁開向新產業移動的步伐。據了解,鴻海為了迎接工業物聯網、人工智慧的來臨,集團內部安排一連串的學習進修課程,但凡高階主管都必須上課,課程結束後還得通過考試評鑑。

 

確實這兩年鴻海的客戶端態勢愈趨明顯:硬體創新已經走到瓶頸,占鴻海營收五成的最大客戶蘋果,漸漸將重心從硬體轉往軟體,布局軟體生態系。從蘋果財報也可看出,服務部門的營收年增率逾三成,已經超過Macbook,成為僅次iPhone的蘋果第二大收入來源。

 

「減資提升了EPS只是其中一環,關鍵還是如何維持整體競爭力。」瑞銀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謝宗文指出,台灣電子代工產業面對客戶端變化、紅色供應鏈崛起,已到了必須徹底轉骨以應變大環境的重要時刻。

 

例如從鴻海起家、切割於香港上市的連接器廠鴻騰,就是鴻海的縮影:在紅色供應鏈切入低階產品時,鴻騰已轉往高階產品的多角化開發。謝宗文提醒,比起減資,鴻海長期轉型的成效,才是未來反映股價的一大因素。

 

事件二:各領域子公司上市 集團轉型控股公司

 

若要深入探討鴻海進行減資的主因,第一是與即將在中國A股掛牌的FII密切相關。鴻海去年切割旗下十三個子公司成為FII,並到A股掛牌,FII的事業占鴻海去年三四%的營收、五二%的稅前獲利,是鴻海最具成長性、也最需要繼續投資的事業體。此次A股掛牌,擬發行十九・七億股,總金額人民幣二七二・五三億元(約新台幣一三○○億元),發行價約為人民幣十三・八三元。

 

FII順利掛牌,是鴻海集團正式轉型為控股公司的號誌。未來,鴻海集團不論營運、籌資等重心,都將交到每一家子公司身上,因此,鴻海母公司的現金需求降低了,尤其是集團主力戰艦的FII,未來若有資金需求,大可先在本益比高於台灣數倍的中國股市募集。

 

更進一步分析,鴻海控股模式成形後,未來集團子公司開枝散葉,將更呈現「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模式。透過這種運作模式,讓成立四十四年的鴻海集團,仍可維持創新與創業精神,也讓更多年輕新秀可以接手經營、磨練接班能力。

 

這次鴻海股本瘦身僅縮減兩成,但打響第一炮後,未來是否還有後續減資計畫,值得關注。

 

鴻海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限貸令衝擊二手屋市場 買賣方為違約金、服務費吵翻!「最新房市數據」看了直搖頭,房仲:惡夢要來了
限貸令衝擊二手屋市場 買賣方為違約金、服務費吵翻!「最新房市數據」看了直搖頭,房仲:惡夢要來了

2024-09-01

好市多會員注意!Costco「熱門5商品」開賣即秒殺 9/2新規上路:不能退換貨
好市多會員注意!Costco「熱門5商品」開賣即秒殺 9/2新規上路:不能退換貨

2024-08-29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失能,注意4件事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失能,注意4件事

2020-05-07

準颱風「摩羯」最快明生成 最新路徑曝光!持續靠近中...週五恐抵台灣東南部外海
準颱風「摩羯」最快明生成 最新路徑曝光!持續靠近中...週五恐抵台灣東南部外海

2024-09-01

張國煒被說降落技術真不行,還有「英文不太順」…K董妙回:我就台灣死孩仔!他圈粉無數在意哪些事?
張國煒被說降落技術真不行,還有「英文不太順」…K董妙回:我就台灣死孩仔!他圈粉無數在意哪些事?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