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闆並不認為你特別有能力。或者,你的同事認為你是個狂妄的混蛋。你在第一階段已經塑造不良印象,或許是因為你當時還不熟悉認知偏見與濾鏡——現在,你想要修復已經造成的傷害。
扭轉不良印象與排除誤解
你的老闆並不認為你特別有能力。或者,你的同事認為你是個狂妄的混蛋。你在第一階段已經塑造不良印象,或許是因為你當時還不熟悉認知偏見與濾鏡——現在,你想要修復已經造成的傷害。嗯,非常時期必須採取非常手段。你必須找到辦法讓他人進入認知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改正期,這麼一來,他對你的印象才得以修正,而能更準確地反映出你真實的樣子。
一旦進入認知的第二階段,別人就比較可能會把你的行動所對應的情境列入考量( 例如:「也許她不是無能⋯⋯,或許她只是剛接觸這類工作。」)他會考量影響你行為的其他可能動機(例如:「也許他不是真的狂妄⋯⋯,他可能只是想表現得博學多聞,卻不知道這樣會帶給別人什麼印象。」)在第二階段,別人願意考慮他們之前誤判你的可能性(例如:「我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般人可以、並且確實會隨時修正他們對他人的看法;而且,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修正負面印象,永不嫌遲。關鍵在於了解「潛藏在表面下的東西」,即了解需要些什麼,才能讓人改變早已對你繪製的第一印象的心態。
我必須單刀直入地說:讓人進入認知的第二階段,會是相當困難的挑戰,同時需要耐心、努力與周延的計劃。概括來說,有兩種方法可以對付這項挑戰。
用壓倒性的證據轟炸他們
將他人推進認知的第二階段的方法之一,是用壓倒性的證據轟炸他們,證明他們對你的印象是錯的。也就是說,持續累積證據,直到他們不能吝嗇地認知,再也不能選擇充耳不聞。這些證據必須引人注目,因為只有與他們對你的既有印象確實前後矛盾的資訊,才可能引起注意。換句話說,如果你已經帶給某人一種漠不關心與不大友善的印象,下次表現得稍微友善一點,不會為你帶來絲毫幫助,甚至不會留下半點印象。
所以,做好走極端路線的準備。舉個例,想像你的員工卡爾是大家公認當之無愧的遲到大王。你已經針對這個問題跟他講過好幾次,他卻始終沒有改善。他的行為已經使你嚴重質疑他的能力與責任感。因為了解到這點,卡爾決定改頭換面,搖身變為守時的人,希望藉此改變你對他的印象。連續一個星期,他每天準時上班。你認為這會讓你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卡爾嗎?你認為這會留下任何印象嗎?
假使,卡爾不僅僅是準時上班,而是開始提早一個鐘頭上班,並且連續一個星期,天天如此。這就肯定會留下印象。因為它代表一項重大改變,與你對他既有印象的差異,大到令你無法忽視。你會理所當然地開始困惑,「卡爾是怎麼了?」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你會密切注意他的行為表現,看看改變是否得以持續。卡爾的行為會成功地將你推進認知的第二階段。
在某種意義上,當許多演員刻意接下必須顯著醜化外表的角色時,這就是他們打算達成的目的。當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這樣的美人胚子,為了扮演電影「女魔頭」(Monster)中的連續殺人犯,而變成幾乎讓人認不出來的醜女;或是當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
這樣的迷人帥哥,為了飾演電影「藥命俱樂部」(DallasBuyers Club)裡的愛滋病患,不惜減重四十五磅而形容枯槁,觀眾與影評都不得不以全新的眼光來審視這些演員。
突然間,這個曾經被你和奧斯卡評審委員看成「只是另一張漂亮臉蛋」或「那個浪漫喜劇咖」的演員,似乎值得被更認真的看待。當你提供的證據,其引人注目或出乎預料的程度大到無法被人忽略;認知者別無他法,只有進入第二階段,才能把你搞懂,並且重新考量之前對你的種種假設。
其次,如果你想要改變印象,也必須提供大量的證據才行。如果老闆認為你無能,那麼,只有一、兩次表現良好,即使是天才水準的演出,恐怕也是徒勞無功。大家輕而易舉地就可以把單項證據視為僥倖而一筆勾消,認為不過是發生像「瞎貓碰上死耗子」這類的事情罷了。
相反地,一再重複而令人印象深刻地展現你的極致能力、謙遜或友善(而且,理想狀況是,在展現這些特質時,沒有其他事物搶著分散認知者的注意力),會造成認知者的腦部認知失調,讓他無法屏棄或忽視,迫使他進入第二階段,以試圖降低不愉快的感覺,並且進行正確評斷。
因為需要的證據如此之多,所以,轟炸法實際上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這裡有個再恰當不過的例子。我有個好友,姑且稱他為「派崔克」,他總是塑造極差無比的第一印象,簡直是糟糕到了極點,我沒見過比他還慘的。每當他感到緊張,就會像他通常在遇到新朋友時,有個非常古怪、徹底適應不良的防衛機制:能挖出你特別不想討論的敏感話題的古怪能力,然後針對那個話題說出侮辱性的評論。這就像是飛蛾撲火。
見過派崔克的人,不光是對他形成負面印象,還會展現明顯的厭惡之情。但問題是,真正的派崔克是我所見過最和藹可親、充滿愛心與忠誠可靠的人之一。一旦他解緊張狀態,而你得以真正去認識他,你會發現,他與引導你去相信的那個他的第一印象,恰恰相反。我注意到,這個過程大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僅有的朋友,往往都是被迫花費那麼長時間與他相處的人,例如他的同學或同事。大家需要許許多多見證派崔克美好特質的實例,才能刪除與他初次見面的記憶;那時候的他,絕對不能代表真正的他。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海蒂.格蘭特.海佛森(Heidi Grant Halvorson)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動機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與國際暢銷作家,著有《成功人士都在做的九件事》(Nine Things Successful People Do Differently)、《成功,動機與目標》(Suc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以及《專注:以不同眼光看世界》(Focus: Use Different Ways of Seeing the World for Success and Influence)[與愛德華.托里.希金斯(E. Tory Higgens)合著]等書。並經常為《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快速企業》(Fast Company)、《99U》、《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以及《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等刊物撰稿。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動機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與國際暢銷作家,著有《成功人士都在做的九件事》(Nine Things Successful People Do Differently)、《成功,動機與目標》(Suc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以及《專注:以不同眼光看世界》(Focus: Use Different Ways of Seeing the World for Success and Influence)[與愛德華.托里.希金斯(E. Tory Higgens)合著]等書。並經常為《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快速企業》(Fast Company)、《99U》、《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以及《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等刊物撰稿。
她同時擔任神經領導力研究院(NeuroLeadership Institute)資深顧問,協助企業等組織發展策略,打破決策上不自覺的偏誤,培養組織的成長心態。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心態致勝》(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的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
她與家人現居紐約佩勒姆(Pelham)。她的網址:heidigranthalvorson.com。
譯者簡介王素蓮
輔仁大學社會系學士,輔修英國文學,紐約長島大學企管碩士。曾任職信誼基金出版社、《講義雜誌》、天下文化、《數位時代雜誌》。現從事文字工作。曾獲國科會研究創作獎,譯有《如何吞下一頭大象》、《甘特預言》系列叢書十五本、《別找我麻煩》(合譯)、《交個朋友吧》、《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以及《翻轉學習》等書。
書名: 沒人懂你怎麼辦?
出版: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