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話技巧的書裡常常可以讀到:「訓練談話技巧,先從天氣聊起」。但是,聊天氣卻不能將緣分延伸到財富。 因為,天氣不是能夠聊得熱絡的話題。
聊天氣,好無聊。聊新聞,加點料!
天氣是無趣話題的代表
但是「今天好冷」,對方頂多就回個「是啊」,然後就結束了。機靈一點的人,或許會多講些什麼,但話題通常不會更深入。
當然,遇到刮颱風或下大雪之類的異常天候,可能會多聊一下,但我們應該不會覺得「與這個人聊天氣聊得好愉快,我們真是合得來」吧。
我並不是說「不能聊天氣」,我自己有時候也會聊聊天氣的事。
只是,天氣話題雖然可以順利開啟對話,卻不能達成以閒聊聯繫緣分與財富的目的。
所以,我們應該將天氣的話題當成是「寒暄的延伸」就好。
別只是問「你知道那則新聞嗎?」
做為開啟對話的切口,「新聞」也常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事實上,在社會上造成話題的新聞,因為大家都知道,的確是閒聊的好素材。我平常都會關注新聞,也會用來當閒聊的話題。
不過,用新聞當話題,也可能因為方法不對,變成無意義的閒聊。最糟的無非是劈頭就問:「你知道那則新聞嗎?」 「你知道A公司的假帳問題那則新聞嗎?」 「知道啊。」 「真糟糕啊~」 「是啊⋯⋯」 這樣的對話,雖然可能成為共通話題,但若只是問一句「你知不知道那則新聞」,然後就沒下文,那就與天氣話題沒什麼兩樣。
閒聊高手的話題不僅有「寬度」,還具備「深度」。單單問對方知不知道某則新聞,是無法將話題炒熱的,還必須加上自己的見解,雙方才會聊得有「深度」。
聊新聞時,適時加入自己的觀點,就能讓話題更「深入」。
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最近好多人談論A公司的假帳新聞。」
「是啊。」
「如果真的報假帳實在很糟糕,但A公司的技術和財務風評一直都不錯,若將這個問題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還是有機會翻身吧。或許可以趁他們股價下跌時進場投資。」
「聽您這麼一說,先前B公司也是一樣,當時的情形是⋯⋯」
社會上的新聞幾乎都是負面的資訊,大眾與媒體很容易一面倒地批評「太過分了」「不能原諒」,然而若能以完全不同的觀點來評論,就是一個很正面的閒聊話題。
假設有一則新聞:「某公務員違反兼職規定投資房地產,一年賺得五千萬」,社會上的反應一般都是「公務員怎麼可以投資,還賺那麼多錢!」
但是,以自己的觀點解讀的人,同一則新聞,他可能會是這樣的意見:「違反兼職規定固然不對,但是一年賺五千萬的話,他就不用當公務員了呀!這個人或許是受使命感驅使,才會繼續當公務員的吧。他應該是一個肯做事的優秀人才啊!」
說出自己的價值觀也是一種自我推銷,比起不著邊際地聊天氣或新聞,找到共通點的可能性更高。
POINT
我想你也曾經對初次見面的人說「今天天氣真好」「接連幾天好冷」之類的話。我明白天氣是很容易切入的話題,一般人都會想先聊聊。
但是「今天好冷」,對方頂多就回個「是啊」,然後就結束了。機靈一點的人,或許會多講些什麼,但話題通常不會更深入。
當然,遇到刮颱風或下大雪之類的異常天候,可能會多聊一下,但我們應該不會覺得「與這個人聊天氣聊得好愉快,我們真是合得來」吧。
我並不是說「不能聊天氣」,我自己有時候也會聊聊天氣的事。
只是,天氣話題雖然可以順利開啟對話,卻不能達成以閒聊聯繫緣分與財富的目的。
所以,我們應該將天氣的話題當成是「寒暄的延伸」就好。
別只是問「你知道那則新聞嗎?」
做為開啟對話的切口,「新聞」也常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事實上,在社會上造成話題的新聞,因為大家都知道,的確是閒聊的好素材。我平常都會關注新聞,也會用來當閒聊的話題。
不過,用新聞當話題,也可能因為方法不對,變成無意義的閒聊。最糟的無非是劈頭就問:「你知道那則新聞嗎?」 「你知道A公司的假帳問題那則新聞嗎?」 「知道啊。」 「真糟糕啊~」 「是啊⋯⋯」 這樣的對話,雖然可能成為共通話題,但若只是問一句「你知不知道那則新聞」,然後就沒下文,那就與天氣話題沒什麼兩樣。
如果能以一則新聞為契機發展更多對話就很好,但很多時候都只問完「知不知道」,然後就結束了。在這個任誰都可以從網路上得知新聞的時代,知道一件新聞並沒有多大的價值。
閒聊高手的話題不僅有「寬度」,還具備「深度」。單單問對方知不知道某則新聞,是無法將話題炒熱的,還必須加上自己的見解,雙方才會聊得有「深度」。
聊新聞時,適時加入自己的觀點,就能讓話題更「深入」。
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最近好多人談論A公司的假帳新聞。」
「是啊。」
「如果真的報假帳實在很糟糕,但A公司的技術和財務風評一直都不錯,若將這個問題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還是有機會翻身吧。或許可以趁他們股價下跌時進場投資。」
「聽您這麼一說,先前B公司也是一樣,當時的情形是⋯⋯」
社會上的新聞幾乎都是負面的資訊,大眾與媒體很容易一面倒地批評「太過分了」「不能原諒」,然而若能以完全不同的觀點來評論,就是一個很正面的閒聊話題。
尤其是有錢人,他們看事情總是與世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才能抓住機會。例如金融海嘯對他們來說,正是投資良機。所以說,越是有錢人,對不同於一般人的觀點和價值觀越感興趣,也喜歡拿來閒聊。
假設有一則新聞:「某公務員違反兼職規定投資房地產,一年賺得五千萬」,社會上的反應一般都是「公務員怎麼可以投資,還賺那麼多錢!」
但是,以自己的觀點解讀的人,同一則新聞,他可能會是這樣的意見:「違反兼職規定固然不對,但是一年賺五千萬的話,他就不用當公務員了呀!這個人或許是受使命感驅使,才會繼續當公務員的吧。他應該是一個肯做事的優秀人才啊!」
如果一個人有獨特的觀點或價值觀,有別於世俗一般,你一定也會特別關注。而且若彼此是價值觀相同的人,心理上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即便價值觀不被認同,頂多是合不來而已。
說出自己的價值觀也是一種自我推銷,比起不著邊際地聊天氣或新聞,找到共通點的可能性更高。
POINT
從今天開始,試著說出自己對新聞時事的看法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田口智隆
日本知名理財達人、暢銷財經作家。1972年生於琦玉縣。理財顧問公司Financial Independence董事長。大學畢業後,在補習班擔任講師,生活卻是紙醉金迷,以致債務纏身。28歲時,因父親病倒,接手父親所經營的保險經紀公司,並成功帶領公司成為該地區之龍頭。此外,因徹底力行節約及理財運用,將原本幾近破產的債務,在數年間清償完畢。後來又藉著「收入多元化」「核心.衛星投資策略」等理財方式擴大資產。34歲時達到「財務自由」境界,進而獨立創業,設立理財顧問公司Financial Independence。
現在除了以自身經驗從事個人財務諮詢之外,也為了將重視金錢的理念傳達給更多人,積極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辦「學校沒教的理財課」講座。
著作總銷售超過50萬冊,作品有成為暢銷書的處女作《從28歲零存款開始思考的理財》《少年巴菲特的理財大冒險》《致富的人貧窮時所做的事》《荷包滿滿的人捨棄的37件事》《為什麼聰明的有錢人都不是「胖子」?》等。
書名:有錢人才知道的「精準閒聊」
出版:先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