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教孩子「背上要長眼睛」!不只享受,還要善後

教孩子「背上要長眼睛」!不只享受,還要善後

天下文化

個人成長

2017-06-16 10:35

女兒喜歡做蛋糕,過去我工作再忙,週末總想和她一起同樂。四、五歲大時,每次一起烘焙,她只負責兩件事:攪拌、吃!常常把蛋糕放進去烤之後,女兒就一溜煙跑去看卡通,留下我收拾殘局。

因為女兒不需要收拾,也就不會去注意攪拌力道,拿個東西也是動作大剌剌。我太過於沉浸在親子同樂的氣氛,也不以為意。直到老公第一次看我們做蛋糕,他忍不住說話了。

我們開心吃完之後,我照例又是收盤子叉子,又是清理廚房。老公到我旁邊搭著我肩膀,輕聲說:「我覺得這不是你們一起做蛋糕,而是她在享受,你在善後。」
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我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

我停下手邊的清潔工作,轉頭看著他:「難道你們家做蛋糕的時候,不是這樣嗎?」他吃著好吃的蛋糕,笑笑說:「我多希望有你這樣的媽媽,但我媽可不能接受我們就這樣溜走。」

別覺得「只是個孩子」,就不需要善後

原來,老公他們家裡雖然有洗碗機,但每個人都得把自己的碗盤餐具,放在固定的檯面上,清乾淨桌面,才能下桌,他從懂事以來,就是這麼做。如果孩子煮飯(在他們家是每週至少一次的事),當然一定要清理到恢復原狀為止。過程中,我婆婆完全不需要說一句話。

聽先生解釋,我才明白,我又犯了許多父母最常犯的錯,覺得女兒「只是個孩子」,就沒有堅持要她擔起善後責任。

搬到德國之後,換了個新環境,我也趁機宣布種種新規範。

往後,我不再像過去一樣,邊碎唸女兒、邊動手整理。如果是女兒個人的空間,就放著任它亂吧。

女兒房裡有個洗衣籃,但我不會主動去洗,如果女兒沒有拿到洗衣間,我不會動,沒有乾淨衣服穿,她自己就會知道。

女兒房間裡的碗盤,就算放到發霉,我都不會幫她收。上回她請我順手拿去廚房,我還是說了「不」。如果是公共空間,我會到房間,請她馬上放下手邊的任何重要大事,先去收拾。

在德國,許多咖啡廳或餐廳,都要顧客自己將餐盤收到固定地點。不只是女兒漸漸改變習慣,連不到兩歲的兒子,都主動將自己的餐具放上收餐檯。

換完的髒尿布,拿去丟垃圾桶,也是兒子的工作。

兒子玩了一天的玩具區,睡覺前我們也會一起收拾,一邊唱著:「整理吧、整理吧!一、二、三!」

全家人一起分擔家務

幾次下來,我也得出如何全家分擔家務的心得:做家事,從寶寶一歲開始就可以參與:千萬不要覺得小小孩不會或不懂,更別擔心會愈幫愈忙。大部分小小孩都喜歡幫忙,只要他們開始學著你做事,就可以帶著他們一起做。我兒子最愛洗衣服和倒垃圾,煮飯時也愛在旁邊幫忙,這讓他覺得自己很厲害,也是孩子愛你的一種表現。

分清楚哪些是共同家務,哪些是孩子負責:這可以依每個家庭的狀況,全家共同討論。在我們家,煮飯、打掃、倒垃圾、洗摺衣服,都屬於共同家務,四個人都要分擔,包括兩歲兒子。而女兒的房間與小洗手間,就屬於她自己的管轄範圍,其他人不會幫忙。

孩子負責的部分,就算髒亂,也不插手。孩子限期內得自己完成:看到女兒的房間髒亂,怎麼辦?把門關起來,眼不見為淨。但也不是任它亂下去,必須有個期限。我們家規定,至少每週整理一次。平日就算亂到我走不進去,房間裡用過的餐盤已經發臭,我不會管,也不會唸。但週日之前都要整理乾淨。

「做好」的標準是什麼?一開始就示範清楚:孩子開心回報:做完家事了,但你覺得根本和沒做一樣?所有「做好」的標準,一開始就要一起確認,再帶著孩子做一次。不只要知道該做到什麼程度,還得知道怎麼做。例如,該怎麼晾衣服,才不會皺巴巴?怎麼清馬桶?與其孩子每次做完,我還得重弄一次,不如一開始就示範清楚。

家是過生活的地方,不是樣品屋:我一開始總是自動自發,把家裡弄得像樣品屋一樣,有人弄亂一點,我就想整理。但兒子教我的道理就是:家,哪有不會亂的(因為他每天總會把所有玩具倒出來不只三次)。只要還在能夠維持正常生活的狀況之下,有時亂一點,真的沒關係。

「雜物籃」是全家的救星:我們家有一個暫置雜物專用的籃子,裡面放著所有「礙著我,卻還不能(想)收的東西」。裡面應有盡有:被分家的襪子、女兒放在客廳的耳機、老公(不知道該不該丟)的文件、兒子壞掉的玩具,當然還有我自己還懶得整理的帳單與文件。

當我多出來半小時空檔,我就把這籃子倒出來整理一下,或放在餐桌上「失物招領」。這籃子不只放雜物,還把媽媽的壞情緒給收起來了。

善後,就是體貼別人

我跟女兒開玩笑說:「你背上也要有眼睛。」這不是為了防小人,而是為了體貼別人。

收拾善後,不只是因為自己的環境會變好,或只是養成一個好習慣。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收拾,就是別人要收拾。

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請孩子試想:「如果你在餐廳工作,遇到弄得桌面地面亂糟糟的家庭,你有什麼感覺?」

「如果你是活動主辦人,大家開心玩完之後,留了滿地垃圾,給你清掃,你有什麼感受?」

身為父母,當我們離開餐廳、包廂、交通工具,也記得轉頭看一下,我們留給別人的是什麼樣的環境。

我們是否總是拿走自己的垃圾?我們是否總是愛惜物品?

鞋子若髒了,是不是清乾淨再進門或上車?雨傘會不會滴得地面到處都是?

倒垃圾時,有沒有注意別滴下骯髒的液體?如果弄髒地面,是不是會回家拿清潔用品,再回去擦乾淨?

我們從椅子上站起來,會不會把椅子推回原處?

這種種細節,是我觀察有點「龜毛」的老公發現的。他不是有潔癖的人,但他很重視「有沒有給別人添麻煩」,這正是家庭教育的影響力。甚至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當老公出門發現,門外樓梯結冰會滑,他寧願多花些自己的時間,一戶戶按門鈴,告訴鄰居們外出要小心,在小處展現出對人的體貼和無私。

我相信,父母若能常常注意這些細節,孩子也會懂得為別人多想一點,留給下一個人乾淨舒適的環境。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凱若媽咪(Carol)

出版:天下文化

書名: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
 
延伸閱讀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