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屆40,如果你正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你應該積極拓展思維的深度與廣度,跨界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技能;如果實在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就應該果敢轉換,因為「有興趣,能力是可以培養的;沒有興趣,能力也發揮不出來。」
柯林頓(Bill Clinton)46歲時,獲選成為美國史上第三年輕的總統;奇異(GE)執行長依梅特(Jeff Immelt)45歲時,接下傳奇CEO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的棒子。
大多數人在40歲時,雖然不見得能夠達到他們的成就,但是在職場上也已經獨當一面,並身兼兩種身分:是主管,也是部屬,要向上溝通,還要領導團隊,不啻是組織內壓力最大的一群人。
40 歲時,如果你是三明治主管,上有主管下有部屬...
「把壓力當成學習成長的動力,心態就會不一樣。」韜睿惠悅企管顧問(Towers Watson)人才與獎籌顧問諮詢總經理魏美蓉認為「壓力=負債 / 能力」,如果負債1000萬,還款能力只有100萬,壓力指數就高達10;若還款能力有2000萬,壓力就只有0.5。所以,減輕壓力的源頭,在於提升能力。
從組織觀點來看,一位40歲的中階主管,應該具備哪些能力?魏美蓉分析,組織通常期待這群人能透過「領導他人」來做出貢獻,偏偏許多從基層升上來的中階主管,習慣透過個人「專業能力」來貢獻,結果自己做得很累,部屬也沒進步,不僅團隊陷入停滯,自己也因無暇發展領導能力而無法升遷,淪為「萬年科長」。
「主管要往上想,不要往下做。」魏美蓉建議,中階主管應效法高階主管,透過制訂策略來引導團隊,即使職位沒變動,能力也會提升,畢竟「主管的思維有多高,團隊的表現就有多高。」
只是,「思考」要怎麼學?魏美蓉指出,經理人的學習有兩種:專業的精進稱為「術」,智慧的累積稱為「道」。25~35歲間,工作者都在努力地學習「術」,到了40歲左右,則該學習「道」,因為高超的專業不等同於成熟的智慧,而要帶領團隊達成目標,需要經驗智慧遠勝過專業技術。
要避免這種對專業領域過於熟悉、思考受限而不自覺的困境,40歲主管可以透過與工作無關的活動來學習,例如做志工、上心靈成長課程、閱讀與專業無關的書籍,拓展生活經驗等。如果考慮重回學校進修,選擇文史哲學類課程,刺激思考的效果可能還勝過EMBA。
40 歲時,如果你不想接主管職,選擇了專業職…
如果你並非主管,而是專業職,例如律師、會計師、資深工程師等,則可以試著學習另一門專業。
「企業的本質是合作,不是分工。」魏美蓉認為,不同專業的工作者應該互相合作,但組織過度強調專業的結果,反而形成「專業山頭」。
她觀察,許多專業職人有了一定的資歷和地位後,會開始產生「別人的專業不是專業,只有我的專業才是專業」的非理性想法,讓同事和夥伴感覺不受尊重,成為溝通時最大的阻礙。
比如說,許多理工背景的人,會認為學社會科學的人「很政治」,想法中有許多灰色地帶;反之,社會科學背景的人則認為理工人「很頑固」,眼中只有「0」與「1」,沒有中間值。殊不知,這只是背景差異造成的成見。如果能換位思考,理解他人想法的來源背景,不同專業之間才有合作的空間。
40歲時,如果你缺乏熱情,發現工作不適合⋯
跨入中年後,還有一個很常見的職場壓力的來源,就是對工作欠缺熱情。
魏美蓉發現,許多人選擇職業的首要考量是社會主流價值,而非自己的興趣與熱情。但環境不斷改變,20年後那個職業最有前景,沒人敢預測。
(全文未完,閱讀全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
3. 30幾歲的準備 VS. 40 歲後的規劃,你打了幾個勾?
圖片來源 / Greg Peverill-Conti viaFlickr ,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