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從小被繼父性侵,為了離開這個家,很年輕就嫁到海外,只有那個距離讓她覺得安全。後來她懷孕了,她覺得當年沒能力保護自己,現在如果沒回頭為當年的自己做些什麼,將來就沒辦法保護自己的女兒,所以她透過法律程序,要脫離繼父的姓氏,她不願意自己的名字沾到一點點與繼父有關的事,沒想到她提出訴訟,繼父找的代理人,竟是她的親生媽媽!」
「這種程序讓她很痛苦!當年受苦時,妳(母親)沒保護我,而今妳還是選擇那男人,不是女兒。」賴芳玉解釋,許多類似案例中,母親選擇站在加害者這邊,是害怕失去伴侶和婚姻,「她處理的是自己的感情、是她的需要,不是女兒的需要。血緣是一件諷刺的事情!」
「很多母親面對問題,做的處理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小孩。」這情況不僅止於家庭內性侵案,賴芳玉說,當孩子犯錯時,家長的責備往往只是宣洩不滿、焦慮,而不是協助孩子解決問題。當脫下律師袍、走入家庭,賴芳玉總是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這種母親。
罵也沒解決錯誤! 訓兒反被上一課
多年前兒子四歲時,某天早餐時間,賴芳玉請兒子將桌邊的水杯往內挪,兒子卻充耳不聞,他果真碰倒杯子、飲料灑了滿地。賴芳玉回憶,「我開始崩潰,罵他為什麼不聽話,他開始哭、我就尖叫『哭有什麼用!』」接著兒子道歉認錯、跑去拿抹布擦地板,擦完便躲回房間,怒氣沖沖的賴芳玉尾隨兒子進房間、繼續罵到氣消,沒想到兒子竟委屈回嘴,「妳每次都說小孩哭有什麼用,你們大人罵又有什麼用?地板還不是我擦的!是妳擦的嗎?」
賴芳玉被講到啞口無言,她問兒子,「你覺得要怎麼辦?」兒子說:「我覺得妳也犯了錯。」結局是,賴芳玉也對兒子道歉,母子倆一起罰站面壁思過。
「媽媽錯了也要道歉,這件事兒子犯錯、我也犯錯,我們必須學習怎麼一起解決錯誤……孩子教會我很多!跟(帶)他的過程也是我成長的過程。」
賴芳玉口中說的成長,指的既是學著當媽媽,同時也是回溯、重新檢視自己成長軌跡的過程,「在他成長階段,我常常看到自己的童年,開始回顧我的童年。」她說道。
賴芳玉成長在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家庭,她的母親是個忙於工作、強悍的「女漢子」,孩子念書期間,她會為賴芳玉的三個哥哥送便當,「只有我是沒便當、隨便買麵包吃的人。」哥哥們都請家教、上補習班,賴芳玉卻不能補習。
「我很痛恨那種不平等對待……曾經我談到童年就大哭,那是被疏離、冷暴力的對待,對孩子來講是個trauma(創傷)。」賴芳玉和父母缺乏情感交流,獨自承擔小小年紀不該有的寂寞,她開始從書本裡尋找答案、出口,也迫使她養成獨立思考能力與叛逆個性,「我叛逆到爸媽管不了我太多事情,我的行程,他們很難過問,一過問我就嗆回去。」
中學時期,賴芳玉曾在日記中寫下,未來想念考古學,沒想到她父親竟然叫她不要報考考古學系,「我心想,你怎麼知道?肯定是偷看我日記」,於是她拿出日記本摔在父親面前,心虛的父親一句話也不敢講。
與兒對話像療傷! 重視關係不當虎媽
當賴芳玉有了兒子,與兒子的互動成為她的療傷過程,她重新回頭追索過去的創傷,「兒子很會獨立思考,給我很多的反饋,他會講出對媽媽的感覺,這讓我不斷再走過一遍童年……我開始變正面了、不怕(談自己童年)了。」
「我不覺得我媽媽是一個好model(模範),所以對待孩子的過程,我不知道媽媽要怎麼當。」也因如此,賴芳玉慶幸自己不會被「傳統母職公式」束縛,「我刻意不使用母親的角色與權力,我在意的不是媽媽該怎麼當,而是關係本身,這不過是回到一個對待人的方式而已,是對人的基本尊重和界線。」
兒子國中時,有次考試考差被爸爸和奶奶責備,當賴芳玉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終於有空找兒子談,沒想到兒子連珠炮般地嗆她,「妳也要來訓我是不是!妳是有陪我念書嗎?我分數不好和妳有關係嗎?」賴芳玉知道兒子心情差,讓他發洩心情,接著告訴他,「我不是要訓你分數的事,今天要跟你討論的叫挫折,以後人生有更多考題,不是努力就有好結果。像我常常很努力,官司還是輸,我也很挫折啊!」
兒子漸漸卸下心防說:「那不一樣,妳面對的是妳的當事人,我面對的是爸爸和奶奶,我很愛我的爸爸和奶奶,讓他們失望我會很難過……。」邊說邊掉淚。她告訴兒子:「你說得很對,那我們來討論,當你很愛的人對你有期待,如果達不到,你要怎麼處理這種挫折?」最終,兒子自己報名了課輔班。
相較於關心分數,賴芳玉更關心兒子的生命課題。基於同理與尊重,她鼓勵兒子獨立思考,甚至欣賞兒子的叛逆,他們培養出buddy buddy猶如親密朋友的關係,兒子犯錯了在她面前不必說謊隱瞞,「例如他弄丟東西,可能在其他地方會被罵,但在我這邊不會,我跟他說,『我也會掉東西,這次換你了吼?小心不要被你爸知道!』」
她曾問兒子,「為什麼你跟你爸講話這麼有禮貌,對我講話就這麼嗆?」兒子說,「妳要高興,因為我和我好朋友都是這樣。」他們之間無話不談,就連兒子失戀也是一通電話,賴芳玉就取消當天行程,陪他一下午。
從原生家庭遭受童年創傷,到當了母親的重新成長,再到工作上看盡婚姻百態,對賴芳玉而言,家庭與親子關係已是她一輩子的課題與關懷。於是她出書、撰寫報紙專欄、上談話節目,甚至拍攝公益廣告讓社會重視婦女、親子、家暴、性侵等議題。
好友于美人:她是內心非常柔軟的人
過去委任賴芳玉打離婚官司的名主持人于美人透露,當年賴芳玉幫她打完官司後,還特地約她兒女聊天,問出很多小孩不會告訴于美人的事情角度,「她憑著多年經驗知道小孩會經歷什麼過程,適時提醒我們,給了很大的幫忙。」
「她面對青少年、小孩是非常柔軟的一個人,常講到一些案例就潸然欲泣、淚流滿面。」和賴芳玉是多年好友的于美人特別欣賞她的溫暖:「她身為律師多年、看過這麼多案件,可是心裡最柔軟的這部分一直存在,我滿感動的!」
採訪尾聲,突然瞥見窗戶上「律州」事務所的英文名稱「Oasis」,中文是「綠洲」之義,正是律州的諧音。為何取這名字?賴芳玉說,「訴訟像一片沙漠,我們總是要找到一片能安身立命的綠洲,這也像是妳的人生、婚姻遇到困境,每個人都渴望著那一片綠洲……。」
或許對賴芳玉而言,兒子其實就是她生命中的那片綠洲。
賴芳玉
出生:1967年
現職: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委員
經歷: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 新北市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
學歷:東海大學法律系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