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跨世代的不知所措: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跨世代的不知所措: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2017-04-25 11:56

我們固然對電子通訊的敲擊聲愛恨交織,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愛我們聯繫的對象。

我研究的青少年都生於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很多人是剛學會走路不久就經由America Online認識網際網路。但他們的爸媽則是長大成人後才展開網路生活。在這個領域,爸媽是從一開始就在孩子後面追趕的世代。
 
這個模式延續至今:臉書成長最快的年齡層是三十五到四十四歲的成年人。傳統觀點強調成年人與其子女的差別—提出數位世界的移民和「原住民」的根本歧異。但移民和原住民其實大同小異:或許最重要的是不知所措的感覺。如果說被課業和性能力的要求壓得喘不過氣的青少年,是把網路生活當作隱遁和劃清界線的地方;那他們的父母,自稱筋疲力竭的成年人,就是力求對迎面而來的事物有更大的掌控權。而要有效過濾唯有一途:將多數通訊侷限於網路和簡訊。
 
所以他們永遠開機,永遠在工作,永遠聯絡得到。我記得不過幾年前,曾跟一名朋友和她的兒子一起慶祝感恩節。她的兒子是名年輕律師,剛拿到事務所配發的傳呼器。當時,圍桌而坐的每一個人、包括他自己,都在拿他「合法緊急情況」的概念開玩笑。但到了隔年,他已無法想像不被事務所「奪命連環call」的情景了。曾有一段時間只有醫生才有傳呼器,那是種輪流承擔的「負荷」;但現在,我們全都接受了那種包裝成資產的負荷—或者沒包裝成資產的負荷。
 
漸漸地,人們覺得彷彿必須有充分理由才能獨處,有充分理由才能不接電話。當人們想方設法排解科技帶來的壓力,卻又把腦筋動到科技上,這是何其辛酸的事。
 
 我們固然對電子通訊的敲擊聲愛恨交織,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愛我們聯繫的對象。
 
川流不息的訊息卻使我們不可能找到孤獨的時刻,包括其他人不對我們表示依賴或鍾愛的時刻。獨自一人時,我們並未排斥世界,而是有空間思考我們自己的想法。但如果你的手機永遠在身上,尋求孤獨看來可能與躲藏並無二致。
 
我們用持續不斷的連結塞滿每一天,不給自己思考和作夢的時間。一旦忙到消耗殆盡,我們又作成浮士德式的交易,大概像這樣:如果我們在與人聯繫的同時又能不被打擾,就足以應付在一起的情況。
 
這種廣為蔓延的態度讓二十五歲的休伊更難處事;他說他「需要的不只是電子郵件和臉書能提供的東西。」如果他的朋友沒有時間見他,他希望他們跟他講電話,這樣他才能擁有「整個人全心全意的關注」。但當他傳訊給朋友說他想用電話聯絡時,休伊說,他得清楚表明他的意圖:他想要「私密的手機時間,」他解釋:「你打電話的對象必須承諾他們不會接聽其他人的來電,沒在做別的事情。」他說讓他覺得被嚴厲拒絕的是:在和朋友講電話的時候,他察覺朋友也在傳簡訊或上臉書,而這種事不時發生。「我甚至希望他們不要走動。如果對方正在從這個銷售會議到另一個銷售會議的路上,我沒辦法跟他進行嚴肅的對話。私密的手機時間是最難得到的東西,人們並不想做那種承諾。」
 
打電話的障礙之高,以至於就算人們有重要的事情要分享,也裹足不前。
 
我和席爾維私中的高三生米芮迪絲聊到這個話題,她幾個月前透過即時通得知一個朋友的死訊,而她很高興不必去見任何人或跟誰說話。她說:「那天休假,所以我在家,我也沒和住附近的人碰面,然後我的朋友羅西傳即時通告訴我朋友過世,我震驚得不得了,但仍比見到人來得好。我就這樣經歷這件事,誰也沒見,只有跟人在線上討論,而我安然無恙。我覺得如果他們當面告訴我,情況會更糟糕。」即時通讓她把自己的情緒擺得遠遠。當她在學校非見到其他人不可時,就無法忍受突然排山倒海而來的感覺:「見到朋友那一刻,事情就急轉直下。」
 
這些小女生都屬意躲在網路的安全避風港應付強烈的情感,這賦予他們另一個選擇來處理即時的情緒。在壓力下,他們將沉穩視為第一要務;但他們並未找到真正的平靜。當他們在碰面後失去沉著,便會尋找新的逃脫方式:通常是拿起手機傳訊給彼此和不在場的朋友。我看到這個世代的脆弱,他們很容易衝口而出:「請不要打電話。」他們要自己跟他們的感覺保持距離,要自己避開可以幫忙的人。


本文摘錄自《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一書



書名: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現居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MIT科技和自我創新計畫(Initiativeon Technology and Self)創辦人兼主任,也是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學家。投身科技心理研究超過三十年,被凱文.凱利譽為科技界的佛洛伊德,著有《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The SecondSelf)、《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Life onthe Screen)(皆為遠流出版),以上兩書與《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構成三部曲。她曾獲《女性》雜誌票選為年度女性,《君子》雜誌評選為改變國家「40歲以下的40人」之一,《紐約時報》、《科學美國人》和《連線》等都曾報導過她和她的研究成果,並獲邀CNN、CBS、NBC、ABC、BBC等眾多媒體嘉賓。

作者:雪莉.特克 (SherryTurkle )
譯者:洪世民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1月13日

延伸閱讀

好市多不是靠年費賺錢?全球會員續約率破9成,靠「2大秘密武器」衝高營收、狂開新分店
好市多不是靠年費賺錢?全球會員續約率破9成,靠「2大秘密武器」衝高營收、狂開新分店

2024-12-14

好市多開賣年菜,官網「Chinese New Year」遭網紅寫信反映,不到7小時就改掉…公司這麼說
好市多開賣年菜,官網「Chinese New Year」遭網紅寫信反映,不到7小時就改掉…公司這麼說

2024-12-16

好市多黑五Day7優惠商品!iPhone 16入列、50吋大電視最多省1.6萬…網購星期一接棒好康必看
好市多黑五Day7優惠商品!iPhone 16入列、50吋大電視最多省1.6萬…網購星期一接棒好康必看

2024-12-01

好市多退貨無極限!他驚見會員拿「22年老電視」來退,能成功嗎?什麼東西不能退?「1極端程度」恐被拒絕
好市多退貨無極限!他驚見會員拿「22年老電視」來退,能成功嗎?什麼東西不能退?「1極端程度」恐被拒絕

2024-11-12

28歲男有正職卻「想在好市多工作一輩子」!憂被當魯蛇反獲力挺 律師也心動:回家沒有精神負擔
28歲男有正職卻「想在好市多工作一輩子」!憂被當魯蛇反獲力挺 律師也心動:回家沒有精神負擔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