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加法作事,得用乘法思考,能夠活用知識及資源,跳脫標準答案的人,才是這個時代所需的人才。
一位在80年代就創業的老闆與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當年工廠的年營業額,隨便都有好幾千萬,而不少曾在這裡工作過的員工,只要肯拼又肯學的,通常都能在累積了幾年的經驗及本錢後,在老闆的支持下自己另闢門戶,成為另一家公司的老闆。
而像這樣的故事,在當年從餐飲、美髮、黑手等各行各業都是存在的,換言之,這是一個只要肯學肯拼,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董ㄟ」的年代。就算不選擇創業,也可以靠著用功唸書,進入好公司、考公務員,就有不錯的薪水保障,買房、生兒育女都不是難事,反而是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敗家的案例還真不少。
問題是,這樣的價值觀,可能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七八年級的新鮮人。因為,這根本不是一個努力就會成功的年代。知識及網路經濟的時代,單純的投入時間體力努力工作,可能只能讓你的薪水多那麼一點點,少到讓你沒有動力,不是不願意努力,而是努力的投資報酬率太低了。
創意及知識經濟
這個時代更能創造價值的,是知識經濟及創意財,然而,所謂的知識經濟及創意培育,可能跟你老爸有不有錢,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前陣子,我與幾間不同大學的老師們,一起分享了自己學校新生的自我介紹情況。
前段班的大學,不少的新生自我介紹是…..「我這暑假去日本,前年去歐洲自助旅行,我認為出國是增廣見聞最好的方式。」「我很喜歡音樂,有學過小提琴的、鋼琴,有喜歡音樂的朋友歡迎多跟我交流。」「我之前在美國唸幾年書,但還是喜歡台灣的人情味,就回來唸大學了。」
後段班及進修部,多數的新生自我介紹是…..「我之前在7-11工作,為了讓自己更有競爭力,所以來學校進修。」「我在海鮮餐廳當過學徒,想充實一下自己,因此回學校就讀。」
原來學校教育在不知不覺間,也成了M型化社會了,當然這現象並非絕對,但卻可能是顯著的。創意及知識經濟的培育,都是需要時間及空間的,而資源愈多的年輕人,相對就擁有更多的機會去啟發自己。相反的,如果一個年輕人所有的時間及精力,都需要放在柴米油鹽醬醋茶,如何好好的培育自己的知識經濟呢?
夢想不會消失,而會變成一種習慣?
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曾說:「夢想不會消失,而會變成一種習慣。」一點也沒錯,成功是一種習慣,人們獲得了成就感,才容易產生更大的動力向前進,而擁有較多資源的人,一定比起資源匱乏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就感,也更容易擁有較大的舞台去發揮。
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富爸爸,就只能自怨自哀嗎?
不,即使是這樣的時代,仍然有不少的年輕人,能夠在沒有富爸爸的支援下,找到自己的一片天。他們的共同特質,都不是只有單純的努力,而是懂得利用自己的長處及有限資源,並不斷的擴充知識經濟,去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及機會。人氣粉絲頁、Youtuber或是各類型的創意人才,其實都是這個時代才有的產物。
時勢造英雄,四五年級生,有四五年級的成功法則,即使是富二代,能夠脫穎而出的也絕不簡單,必有可借鏡之處,而如果你是七八年級生,就得有七八年級的思維。別用加法作事,得用乘法思考,能夠活用知識及資源,跳脫標準答案的人,才是這個時代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