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見得不能商量,只是你有許多預設的立場,例如「反正跟他們說也沒用」,「跟他們說他們也不會懂」,老實說,年紀相差了2、30 年,不懂你的想法不是很正常嗎? 不想努力,光三言兩語就能讓父母懂你的世界,實在也有些為難父母了。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幾個已經說好了,到這學期最後一次的段考一定要拚上去,小鬼的記性不錯,萬一有聽漏的內容可以參考他的,阿本的筆記做的超精美,分類還用不同顏色的筆註記,而他自己對於不同老師的教法還蠻能融會貫通的,可以變成比較好記的方法。
沒想到回家才跟媽媽提要補習,媽媽早就有自己的打算:「我已經幫你問好你表哥之前補的那一家,很有名,離我辦公室又近,我可以接送你就不用通勤,省下的時間可以多休息,而且本來已經額滿我還拜託人家才有的機會……」媽媽覺得,表哥就是底子打的好,才考得上醫學院,所以這樣的安排才是對他最好的。「可是我已經跟同學約好,要去學校附近的那間,而且我們學校很多人都有去補,口碑也不錯啊。」伯允發出抗議。
可是媽媽心意已決,不准他和同學一起補習,堅持要到這家,還說是為了他好。伯允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好的,沒有自己決定的權利。
沒想到在一旁的爸爸也幫腔:「跟同學一起?補習是要念書的為什麼要跟同學一起,誰知道你是去上課還是去聊天?」聽到這個他更生氣,週六說要跟同學去打球時,爸爸居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偷偷躲在旁邊,要不是阿本有看到提醒他還沒發現哩,也不知道跟蹤多久了,還說什麼只是順路經過看一下,哼。他更不想跟爸爸講話,跟爸爸比起來,媽媽還比較關心他。
為什麼他想衝刺的心,媽媽都看不見?為什麼媽媽不放心他的決定?為什麼爸爸媽媽都還是把他當小孩,什麼都要照他們的意思來做?
當他跟阿本說自己不能和他們一起補習時,還順便抱怨起來:「什麼都要聽他們的,念書是我的事為什麼要管那麼多?出門也要管,連穿個衣服都要管……」
「現在的父母都是這樣啊,至少你媽有在上班沒有時間盯著你,我媽整天都可以管我的事,你跟我比起來已經很自由了,等我以後選個離家遠一點的學校,不就可以自由了嗎。」
自由,真的是長大才有的特權嗎? 可是離18 歲還這麼久,這段時間該怎麼辦啊?
心理師有話說 | 請把我當大人
長大需要很久嗎
長得愈大,想要自由與做自己的念頭就愈來愈強。我們想要有自己的房間,有自己的時間,不必一直聽誰的話,有時候也想照著自己的意思做事,可是大人不一定會給你這樣的自由,有時候甚至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好悶啊。
幾歲才是獨立的年紀?不如說每個成長階段都有該獨立的議題,小學有小學該獨立的內容,中學有中學該面對的議題,每個階段擁有的能力都不同,並非小孩就不必學獨立。
隨著人際關係逐漸成熟,有了很穩定的交友圈,興趣與喜好,開始思索未來想做什麼時,就表示你離長大、成熟愈來愈近了。
根據心理學家Selman 的社會認知發展觀點,青少年期階段對於如何了解自己與他人的觀點,從自我中心到了解並能設身處地設想到別人的立場,需要幾年的時間去學習,最終才能達到自我統合的成功。直到能了解別人的需求,擁有足夠的社會經驗,才能讓自己朝成人發展,擁有成人
的能力並承擔責任。所以你需要從現在開始學習,從與父母的互動做起,練習如何理解父母並與父母溝通。
想獨立,從與身邊人相處開始
如果不想努力與父母相處,讓父母了解自己漸漸的跟以前不一樣,難道讓外人了解你會更容易嗎? 不要過度害怕父母的反應,父母不一定像你想的那樣難搞定,仔細想想,你一定可以找出與父母的溝通術。
將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說出來:父母不見得不能商量,只是你有許多預設的立場,例如「反正跟他們說也沒用」,「跟他們說他們也不會懂」,老實說,年紀相差了2、30 年,不懂你的想法不是很正常嗎? 不想努力,光三言兩語就能讓父母懂你的世界,實在也有些為難父母了。
試著在不同時間,不同的情境,不只一次地說明自己的想法,表達你的堅定,也許不能一下子達到你想要的結果,也請給父母一點時間,看見你一點一點的長大。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南琦
出版:好優文化
書名:別叫我屁孩,我可以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