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當兒童自己努力克服發生在自己與父母或朋友間的衝突,心理的強韌才會獲得增長。前提是,衝突得以再次平息,困境不致惡化成災難。
由於自己處在各式各樣的負擔下,很少真正地感到幸福,因此父母都想要給下一代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無條件地!不過,如果兒童是在備受呵護的情況下長大,他們的健康狀況不一定會如父母所設想的那麼好。更確切地來說,唯有當兒童自己努力克服發生在自己與父母或朋友之間的衝突,親自克服自己在人生中所遭遇的種種難題或打擊,心理的強韌才會獲得增長。前提是,衝突得以再次平息,困境不致惡化成災難。
心理學家柯亨表示:「在兒童身上,韌性顯然每每在父母與子女的衝突,以及隨之而來的重修舊好中獲得增長。」兒童所感受到的壓力等級會在衝突中升高,一旦壓力回復到正常狀態,便能培養出韌性。柯亨表示:「若想創造有益取得良好抵抗力的機會,保持某種程度的壓力與歧異是相當重要的。」那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韌性專家勒舍在一段訪談裡,表達了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Q— 您有一項建議經常為人所引用,那就是:「父母不該將自己的子女包在棉花裡(意即「不應過度呵護子女」)。」為何不該這麼做呢?
A—我們經常見到,有些父母老是幫子女做這個、做那個。如果子女真的有困難,偶爾幫幫忙倒也無可厚非。可是千萬不要過了頭!父母不該事事都幫子女做。困境其實是人生的一部分,這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時謹記在心。事實上,我們不妨乾脆以幸運的態度去接受困境。
Q— 困境到底能發揮多少好處?
A— 子女的一生會不斷面臨各種問題,經受一些絕望與失敗是無可避免的,這是為人父母者無法保護的。子女必須培養出因應各種挑戰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可以親自解決一道難題,會讓自己的自信心獲得增長,這樣才能培養出在日後同樣親自解決問題的意願。如果從未學習過這樣的過程,將來遇到困境時,恐怕逃避問題會多過於解決問題。到頭來,他會缺乏自己去承擔責任的動機。
Q— 父母不應為子女避免掉哪些困境嗎?
A— 在那些不是非幫不可的事情上,父母應該放手。「盡可能少,盡可能必要」是父母要掌握的方針,從很小的幼兒身上就能適用。當一個兩歲大的幼兒跌倒時,父母不必去將他扶起,他可以自己站起來。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下一回在沒有父母的幫助下自己也能站起來。父母也可以讓幼兒自己處理與玩伴在沙坑裡因為一點小事所引發的爭執,只要他們在過程中不至於受傷。父母應該訓練他們,如何與人爭執並在爭執之後再度重修舊好。
Q— 當兒童稍大一點時又該如何?
A— 這時,讓他們有機會主動去克服難題是很重要的。父母應當賦予他們適合他們年齡的一些責任。譬如,讓他們定期清理垃圾、餵養天竺鼠或打掃自己的房間。兒童也應該自動自發地做好自己的功課,並自行準備好第二天上學所需要的一切事物。年紀較大的兒童可以自己準備校外教學時所需要的東西。如果兒童可以自行打理許多事情,就會培養出對自己的信心。這樣的信心會伴隨他們一輩子。一旦危機時刻來臨,信心便能帶給他們莫大的幫助。
Q— 對父母來說,要眼睜睜看著子女做些傻事,其實並不容易。
A— 父母的確不該將孩子帶入困境,不過千萬別忘了,人生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個學校。孩子必須學著,同樣有能力度過不平靜的時光。這樣當他們長大成人後,也才有能力辦到這一點。能夠讓自己的子女變得強韌的父母,只會在必要時做些引導性的干預。
Q— 如果德國人有較多子女,是否就不得不讓子女多為自己負責?
A— 把子女「惜命命」的確與家中只有一、兩個孩子有關。現在的小孩可以從父母那裡獲得許多的關愛,就算如此,父母也不該毫無節制地溺愛子女。我們必須對他們做出適切的回應,他們才能與我們及其他人建立起穩固的關係。
Q— 這些穩固的關係對兒童有何意義?
A— 兒童會明白,不僅有人會接受我,而且也有人會限制我,對於那些會限制我的人,我不能為所欲為。具有權威性的教育方式是相當重要的。但並不是說,父母應當獨裁專制,牢牢控制子女,子女想要做任何事情全都不被允許。我所謂具有權威性的教育,是指父母一方面應當適切地給予子女溫暖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應當畫出明確的界限並有效貫徹。在啤酒餐廳裡,父母不該因為怕子女哭鬧就讓他們吃第三碗冰。這樣只會讓子女學到,如果他們哭鬧就能得逞。
Q— 可是社會學習會讓孩子傷痕累累。父母難道也該讓子女獨自去處理自己的傷痕嗎?
A— 不。的確應該讓孩子好好面對一些負面的經驗,可是在那之後,父母也應該給予適切的幫助。無論子女所做的事情多麼沒有意義,父母要讓子女意識到,父母總是站在他們這邊;父母應該讓子女曉得,萬一有需要時可以找誰求助。這在危機時刻是項非常重要的保護因素。
Q— 如果父母讓子女承受過多的逆境,會對子女造成多大的傷害?
A— 如果這是出於某位心理學家之口,聽起來或許會有些嚴重。我們不需高估家庭教育的影響。敏感的父母總認為,教育的每個細節都很重要。可是在一般人所處的中間區域裡,這些細節並不會影響太大。重要的其實是,孩子可能會因遭受冷落或虐待而受傷的極端環境。如果父母與子女維持良好關係,即使父母因一時氣憤賞了子女一個耳光(雖然這並不是件好事),也不至於讓子女心靈受創。早在一九九○年時,我們就曾在聯邦政府的暴力委員會裡要求禁止體罰,不過直到二○○○年才終於立法禁止。立法並非要禁止正常的父親連偶爾發一次飆也不行,主要是在警告其他那些冷血的父母,打小孩並不是教育的一部分。
Q— 如今就連中產階級父母可能都會覺得很難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獲得各種經驗,因為現在的生活似乎比以前變得更危險。
A— 乍看之下似乎如此。不過我們必須避免讓自己落入一種懷舊的觀察方式。從前絕非什麼事情都是美好的。如今的孩子可以自我發展的空間的確比較少,像是許多兒童幾乎都不能獨自上街。父母應該學習不要害怕所有的事情,子女則必須學習這個世界可能是危險的,還必須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Q— 許多父母會覺得,找點什麼事和子女一起做,好過將他們打發走。
A— 這種老是喜歡找事做的態度,在我看來也是有點濫情。子女必須學著應付無聊。他們有時可以自己去找東西玩,或是做點勞作。如今人們可以在每個週末去逛有充氣城堡與遊樂設施的DIY賣場或家具賣場,此外還有電腦。在孩子面前有太多可以做的事了,但孩子必須忍受並非總是有活動,這樣他們就會自己找事情做。這可以製造激發創造力的空間,並且讓孩子們相信,就算沒有外來的建議,他們自己也可以度過一個美好的下午。這也是一種自我效能的經驗。
Q— 如今離婚率不斷攀升。父母的離異會對子女的心理發展造成多麼嚴重的影響?
A— 在父母離異的家庭裡長大,確實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之一。不過這還得看父母是否老是衝突不斷、是否是在爭吵的情況下離婚,子女是否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如果父母在離婚後還能保持友好關係,子女未必會強烈為父母離異所苦。
Q— 父母曾經離婚的人日後自己往往也會離婚。父母離異會妨礙到子女的結合能力(?)嗎?
A— 關於這項統計,有一種解釋是說,父母破裂的婚姻會讓子女變得比較容易受傷,因此這類子女的結合能力相對較弱。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父母離異的孩子因為經歷過,知道離婚並不是什麼大災難,它不但不是什麼過不去的難關,反倒是解決問題好答案。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他們自己日後比較容易離婚。
Q— 您怎麼看青春期的教育呢?畢竟最晚到了青春期,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就已經宣告結束了。
A— 不,就連子女進入青春期後,父母也同樣必須設定規則、賦予規範,就算連父母自己都認為孩子反正不會聽自己的話了!父母還是可以告訴子女,並不希望子女晚歸。雖然說這話未必有用,因為連我們自己有時也沒辦法準時回家。不過有些東西還是會被記住,這些被記住的東西會形成價值體系。不過,唯有在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在正面的情況下,這套價值體系才會發揮功用。
在大多數情況裡,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都是正面的。儘管在青春期會遭遇各式各樣的困難,可是子女多半是愛父母的,也想表現給父母看。這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心態、一種常規,當他們狂野的歲月過去之後,他們便可依恃這套常規為自己的人生賦予一個架構。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Christina Berndt
出版:時報出版
書名:韌性:挺過挫折壓力,走出低潮逆境的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