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看問題的角度和解讀問題的方法總是不同。如果兩個人真的是志同道合,互相尊重的,他就不會破壞你的原則;如果他和你不是同路人,他就有可能以一種強勢的手段來壓迫你。對於後者,你也需要拿出一個強勢的態度,讓他在你面前望而卻步。
有的同事讓葉青幫他寄一份快遞。葉青明白,這位同事要寄的東西在快遞公司是會被拒收的,可是這位同事卻堅持說快遞公司一定會收:「你不用管這麼多!」他讓葉青只要叫他們過來拿就可以了—當然,不用告訴快遞公司的取件員這裡面是什麼東西。
寄快遞也算是葉青工作範圍內的事,所以她只能照辦。後來收快遞的人來了,要求必須拆開檢查後才能收貨,最後還把葉青數落了一番,振振有詞地說明知道這些東西他們不收的,還讓他們白跑一趟,浪費了他們的時間。
這種事在葉青的工作中經常發生,甚至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還有一些讓她不能容忍的
事—同事們有時會要葉青幫忙找一些資料,這剛好是葉青擅長的,所以她就馬上幫助他們完成了,但是他們卻總是對結果不滿意。有時會說資料不對,要葉青重新再去查找;有時告訴葉青沒有完成要求的數量,讓她補找。葉青非常憤怒。她幾乎是含著淚去檢查自己的工作,可是每次複查的結果跟她剛才報給他們是一樣的。
到了這時,他們才無話可說。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讓葉青感到十分壓抑。她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可以把他們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她的身上,她才發覺如果繼續下去一定會發生嚴重的問題。
她開始慢慢地領悟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很大,因為太好說話了,才讓別人都這麼無禮地對待自己。這都是由於她不能堅持底線,無法守護自己的原則。
在《論語•八佾》中,孔子對季氏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位季氏不僅僅不把當時的天子放在眼裡,甚至自比天子。典故是講當時的一種宮廷舞,按照宮廷舞樂的制度來說:天子八佾(八人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也就是說,只有周朝天子可用八佾,魯昭公應該用六佾的配置,當時的季氏只能用四佾。
但是驕傲如季氏這種人,卻從來都不按規則出牌。他執意要設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樂隊,違背了天子的規定。
因此孔子在談到季氏時,就很憤怒地說了這句話:「
當葉青向我求助時,我就把這個典故告訴她:「在涉及原則問題時,你必須擺脫自己的軟弱,讓自己變得強勢起來,寸步不能退讓。否則,別人就會不斷地侵犯你的原則,破壞你的底線,讓你最後無路可退。」
放棄原則的結果經常是「對方得寸進尺」
當一件事情和自己的原則相違背的時候,我們是該繼續堅持原則呢?還是放棄自己的原則去成全別人?
每個人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也許有的人覺得,只要放棄自己的原則,或者改變自己的看法,一切事情或者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而且,妥協還能讓大家歡歡喜喜,其樂融融,維護好你的人際關係。但是問一下自己:
「我真的覺得這樣的放棄是好的嗎?我一點都不會感到不舒服嗎?不會不痛快嗎?」
對於我們來說,有些並不是原則性的事情或者問題,這時是可以放棄堅持的。但如果牽涉到了你的原則底線,那麼絕對不能為了任何人去做任何讓步。這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必須為自己堅持和守護的。當發現有人試圖讓你放棄原則時,你就需要強勢起來,對他亮出「紅牌」。
當忍無可忍時,必須及時反擊
如果這件事是我們無法做到的,也無法開心去做的話,那麼就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或者委屈自己去同意對方,委曲求全地順應別人。這樣做,只會給你自己帶來更多的委屈和不痛快。不是有一句老話說「強摘的瓜不甜」。只有我們心甘情願去做的事,或者樂意去幫忙的事,才會處理得很好。假如你總是勉強去做,甚至需要破壞自己一貫遵守的原則,就只能喜了別人、憂了自己。在不痛快的狀態中,還可能把事情搞砸了。
當你遇到了蠻不講理的人,應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如果不是太原則的問題,你可以採取適當的忍讓。或者說,你可以先忍讓一步,假如對方還是不滿意,依然得寸進尺,試圖讓你一讓再讓,最終達到了你始終在堅持的原則和底線時,你就不能再退了。
到了這時,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對方的一個測試:這個人想幹什麼?這個人的人品如何?此時你已經有了答案,也不需要再去忍讓了。對於這種人,必須立刻反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在你這裡嘗到碰壁的滋味,讓他從此不敢再來欺負你。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看問題的角度和解讀問題的方法總是不同。如果兩個人真的是志同道合,互相尊重的,他就不會破壞你的原則;如果他和你不是同路人,他就有可能以一種強勢的手段來壓迫你。對於後者,你也需要拿出一個強勢的態度,讓他在你面前望而卻步。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周維麗
出版:好的文化
書名:再老實下去,老天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