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大人要說青春期的人很「叛逆」呢?
廷昌覺得一整天真是倒楣極了,一股怒氣無處發洩,剛剛與家人爭執的餘怒猶存,想要喊,卻喊不出聲音,漲紅了臉,坐在書桌前微微發抖,突然右手握拳,重重的敲在牆壁上,沉重的牆壁悶哼了一聲,他感覺右手開始痠麻、刺痛,但都不及他心裡隱隱的痛。
上午某節下課時隔壁那個白目豪又來跟他打打鬧鬧裝熟,廷昌實在不想理他,於是起身想走出教室,結果那個話多的阿豪又追上來拍他的肩,他想都不想就揮拳過去,剛好打在他的臉上,結果這一幕又剛好被老師撞見。
這下可好,不僅下午的下課時間泡湯,還加上罰寫與擦黑板,廷昌心裡很是不服:「老師不分青紅皂白,根本就是找我麻煩,故意跟我過不去!」就算要罰,也應該要連那個白目豪一起罰才對,怎麼不說是陳家豪先惹我?放學才剛回到家,老媽就先念他「沒先脫鞋把地板弄髒」,才不過多走幾步想坐下來再脫鞋,幹嘛這點小事也要念。晚餐後,廷昌在房間帶著耳機聽最新下載的音樂專輯,根本沒聽見媽媽叫他的聲音,等到媽媽怒氣沖沖的拿開他的耳機時已經是一連串轟炸:
「叫你都不應,你不是該倒垃圾的嗎?結果咧,垃圾車跑了,是要氣死我……」
「我就沒聽到啊,你剛剛不先提醒我,等車子走了才來怪我!」
「你這孩子就只會頂嘴,交代你做事都不可靠,不像你哥,他就不會忘記要洗碗……」
「煩死了到底唸夠了沒!」
老媽只會挑剔他,什麼都是哥哥好,他覺得今天真是烏雲罩頂。
※
沒有手機,教她怎麼過日子?這一切都要怪老媽!采婕承認最近用手機的時間比較多,那是因為好友剛失戀心情不好,當然要多花點時間陪她啊,而且現在哪有人只講電話的?不
上網當然沒辦法跟其他人聊天,更不能看影片,那種每個月只有1G 容量的限制哪夠用?
沒想到媽媽居然很生氣,說什麼手機費用太高,看到這個月的繳費單之後二話不說就把她的手機給沒收了!她覺得很不公平:憑什麼沒收她的手機?這是她用自己的壓歲錢買的,為什麼媽媽要跟她交換條件,說什麼成績進步才可以把手機還她。什麼事都是大人可以,小孩不可以,而且她也不是小孩了,是媽媽一直把她當小孩什麼都要管,不肯讓她做決定。
大人以為用錢就可以控制小孩嗎?哼,采婕想,她應該去打工,這樣就可以付手機錢,買她想買的東西,不用再被大人管東管西的。
心理師有話說 / 不被了解的感受
我只是想當我自己
難道跟大人不同聲音、不照大人的意思走就是叛逆?如果青春期是叛逆期的話,每個大人都叛逆過,應該要了解叛逆的人的心情才對,為什麼常常被指責呢?青少年期是一個「轉大人」的階段,這是一個過渡歷程:你想要發展出屬於你的樣子,但這個過程沒有想像中的順利,有一些苦惱、不安,需要多花些時間才能慢慢適應,包括你身邊的家人。
「叛逆」只是大人用來表達小孩不聽話的情緒性字眼,有時候用來表達自己無法跟孩子溝通的無奈心情,所以,心理學當然沒有「叛逆期」這樣的說法,有的只是對個人生命歷程的研究,例如發展心理學,人不會在青春期時「突然」叛逆了起來,早在童年時期就已經開始發展自我了。
那為什麼那麼多大人要說青春期的人很「叛逆」呢。
因為這個時期的你開始很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需要,以前父母買什麼衣服給你,你就無所謂的乖乖穿上,但現在你有自己的喜好,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思穿衣服。你開始希望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決定,而不是父母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所以有時候你態度就激烈了點,不想要的就堅決的說不,也顧不得父母用心為你挑選衣服的心意了。
自我中心的問題
這樣的你,不免陷入過於「自我中心」(ego-centre)的問題。
「自我中心」並不是指「自私」,(自私是凡事只想到對自己的好處,你並不想當個自私的人。)它的意思是,青少年期還沒發展出足夠的理解能力去體會他人的感受,遇到狀況時先考慮到自己,以自己為中心,還沒辦法同時顧慮到別人,有時難免會被誤認為自大,臭屁。你急著say NO,急著表達自己,有時候會忘了別人其實心情已經受到影響;你認為只是說了一句覺得沒什麼要緊的話,可是其他人心裡已經覺得很受傷;你以為大人只會管東管西,被大人責備,卻忘了你的家人在其他時間為你做了更多事。
你也許很多時候想的與父母不一樣,卻一定不想讓父母生氣,也許你不喜歡某個老師、不想聽他說話,但他對你課業上的建議卻可能很有道理,對你是好的。多聽聽大人的意見、多觀察、等待,並不會抹煞你做自己的決心,直覺式的立即反應很多時候會有破壞性,例如覺得煩就回罵,覺得討厭就反擊,這結果會讓你陷入爭執的氣氛,招來更多的誤解與委屈。
慢慢調整自己的腳步,讓自己思考過後的行動更能跟上他人、社會的腳步,讓自己的聲音可以被更多人聽見,這對現在的你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願意,大人可以協助你,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穩。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南琦
出版:好優文化
書名:別叫我屁孩,我可以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