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前方所述,現代社會即使拚命努力也不一定能獲得回報。非正式雇用的員工無論多麼努力,還是有相當大量的年輕人無法轉為正職員工。社會無視了整個企業的經營與社會的存續,究竟有多麼依靠非正式雇用員工的力量或經驗,依舊只將他們當作「機器中的螺絲釘」一般對待。
若是將這種工作環境置之不顧,卻一味要求年輕人拚命努力是否過於殘酷?比方說倍受創業者推崇,相當有名的京瓷、第二電電(現為KDDI)的創業者稻盛和夫先生說:「只要每天都努力不懈,就能開闢未來。要正確預知未來就必須努力,因為將來就位於今天的延長線上。」(《追求成功的熱情》,美商麥格羅‧希爾出版)
但這種想法,在這時代還能通用嗎?我在這裡必須指出,正是這種信奉努力至上主義的社會才會將年輕人逼入了絕境。在企業經營者中有許多人像稻盛先生那樣,以自己的成功體驗為根據,進而強力推崇努力至上主義。
當然,我絕不是認為努力是非必要的。我深信努力分為「有所回報的努力」以及「沒有回報的努力」這兩種。若是不先說明努力分為這兩種,就將一切都歸類為「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的話,簡直可說是落後,甚至毫無責任感的說法。
請各位想像這種打工內容。
在工廠中一天八小時,一一檢查輸送帶上送來的紅豆麵包有無異常,再灑上白芝麻,整個工作時間就像這樣一個又一個地不斷灑上白芝麻──由於這是誰都能辦得到的機械式工作,公司便聘用低薪且非正式雇用的打工人員來負責。由於這是項不需要熟練度的簡單工作,工作內容是否真對員工的個人成長、專門技術以及未來生活的安定有多少益處?無論怎麼努力,依然還是只有最低時薪,每天也只能不斷重複那些工作。
在這情況下,究竟該怎麼樣找出對未來的展望?該怎麼樣才能脫離窮忙狀況?對於這樣的勞工,真的有人還能說出:「只要每天都努力不懈,就能開闢未來。」這種話嗎?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藤田孝典
出版:高寶出版
書名:貧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