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曾遇過一種人?很愛問別人意見,卻又喜歡打槍別人的答案。
你立馬掏心掏肺的回答:「我的建議是少喝一點飲料、多喝水。」
「可是,水很難喝,沒味道。」
「那你先戒宵夜,應該也有效。」
「但是不吃宵夜,會很餓,晚上很難睡。」
「既然吃對你這麼重要,不然,你多運動好了。」
「蛤!運動會曬黑、腿會粗。」
⋯⋯⋯⋯
這樣的對話繼續輪迴下去,不曉得你會在第幾個回合翻對方白眼?
工作的關係,經常會有人找我諮詢個人問題,剛開始我都是盡其所能地分享我的經驗或專業。但總會遇到某一種人,和他們談話後,會有一種「我拿真心向明月,豈奈明月照溝渠」的感嘆。
不論我怎麼好說歹說,他總有理由反對或舉出例外的狀況。但有趣的地方是,你若回他:「既然你都想過,那就照你覺得合適的方式進行就好啊!幹嘛來問我。」
這時,他可能又會接:「『可是』我沒信心啊!我想知道別人是怎麼做的。」
我心中的OS:「朋友啊!你剛剛打槍我的力道,一點都不像沒信心的人啊!
交手的次數多了,我對他的任何詢問都會覺得意興闌珊,保持「聽聽就好」的態度,因為「認真就輸了」。
假如你也有這樣的朋友,你會發現你們談話的氣氛會越變越客氣,主題也相對安全,聊聊天氣、談談美食,維持表面和諧即可。
倘若對方又忍不住徵詢你的意見,你也會因為太瞭解對方,而選擇投擦邊球,順著對方的話說,不願意分享自己真的想法。例如對方又說要減肥時,你只會打哈哈說:「不用啦!你又不胖。」
「可是你看我屁股的肉都快跟大腿連在一起了。」
「誰的屁股不連著大腿啊!這樣很正常,而且太瘦,一把骨頭坐椅子也會不舒服。」
「真的呦~我也這麼覺得太瘦,其實並不好看。」語氣藏不住雀躍,並帶著一抹滿足的微笑,離開你的視線。
看著對方的背影,你認清了一件事情,關於減肥,他真的說說而己,好險你沒上當,才能全身而退。
若再仔細分析這種人,從他們不斷拋出「可是、但是、不過」,代表他們並沒有真心的想要解決問題;相反地,他們只是想透過你,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除非你說到他心中滿意的答案,不然他們不會停手,有一種「拉盟友」和「找墊背」的意味。你氣他固執、不通情理也沒用。
當一個人沒有把心空出來,你說的話再對,在他耳中很可能都是一種批評,你怎麼可以否定他已經「很努力」的事實呢!同時,你的觀點很可能不小心傷害他自認的優秀,他當然得用力地反駁回去,以維持自己優越的狀態。
久而久之,大家就學聰明了,不想再當童話故事〈狼來了〉的傻子,真心換絕情。於是,某一天,當真的有狼來時,這樣的人會覺得身旁的人都好無情,沒人出手相救,讓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羊被吃光,怨天尤人。殊不知,這是他自己種下的因,就得承擔相對應的果。
不過,也有人會抗議,難道事事附和別人的意見,才不算放羊的孩子嗎?
當然不是。但記住一句話「要問,就要有能力收下別人的心意」。理解,不等於認同,更不代表你得照做。
別人的回應不論好壞,你可以視為是一種慷慨,他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任何做法之所以存在,都是一種可能性,有人提供你不同的角度,你的資料庫就越豐富。因此,不管對方的回答,你中不中聽,你只需要接住對方的好意,不用每一次都深究對方的做法適不適合你,就能避免觀念上的衝突。
此外,真正深思熟慮、有智慧的人,從不隨便問問題。發問前,他們會先想過可能的狀態或答案,你可以感覺到她們是真心來討論,而不是要安慰。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那種常常問好玩的人,要小心,你的朋友很可能已經忍你很久了。
最後,假使你是那個被問的人,當你試著好好的承接對方的狀態,卻一直被打槍時,千萬別覺得自己很無能,幫不上忙。
請再記住另一句話:「一個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你給他什麼都不對」。 把力氣留給真正願意面對問題、承擔責任的人吧!別再不對的人身上,找對的答案。
文:諮商心理師 楊嘉玲
=========================
【05/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