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有很多「忍不住想抱怨」的經驗吧?不平、不滿、感到「實在難以接受」的想法在心中盤旋時,我們就會想找個人說:「我跟你說哦⋯⋯」藉此將自己的想法發洩出來。遇到這種狀況時,怎麼做才能算是「有效的心靈使用術」呢?
若將「佛教」套入死規矩中,恐怕會變成一味地要人「不可抱怨」吧,因為傳統的教義會告訴我們「說壞話和批評都不是『正確的語言』」,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只不過,如果更進一步思考,我們就會知道,之所以不能說批判性的語言,是因為那樣會對「心靈的清淨(打造純淨的心靈)」造成妨礙。換言之,說出那些語言,會使我們自身的憤怒與慢心等「煩惱」(心靈的痛苦)增加。
因此,不說話、「保持沉默」,反而才是理想的做法。另一個原因是,這些語言會阻礙我們的「覺察」,對我們的自我理解造成妨礙。
所以在緬甸等地的靜坐冥想道場中,都奉行「沉默」的最高原則。佛教的世界裡,「沉默才是正確的語言」。
這裡有一項微修行可以提供給各位。沉默才是沉澱反應、培育「正確理解的心靈」的有效方法,所以我們要刻意製造出「沉默時間」。
若是家庭的話,就在夜晚設定一個小時微沉默時間,並請全家人配合實行。在沉默時間內,不說話,也不相互干涉。讀書、戴耳機看電視聽音樂,或是要小酌都可以,但就算看到其他人,也不要向對方搭話。
實際試著做過就會知道,「沉默」能讓人大大冷靜下來,也會逐漸看出自己在平日的關係中是多粗魯、多肆無忌憚地侵入對方的領域(換言之,就是平常話說得太多)。
若是在職場,也可試著規定「從下午△點起的一小時為沉默時間」。這就像是將職場化為「精神修養的道場」。雖然外來的電話還是必須照常應對,但可以對同事保持沉默。這麼一來,一定既能讓工作順利進行,又能加深對彼此的理解與觀察。
沉默能讓心靈產生驚人的成長。而且,若想培育出尊重彼此、正確理解彼此的慧眼,這會是一項非常適合的修行,請各位務必嘗試看看。
尋找抱怨的「正確對象」
話雖如此,但總不能一直保持「沉默」;而且心中明明累積著不平、不滿,卻硬要保持沉默的話,也會令心靈窒息。「想抱怨(憤懣累積到相當程度)」時,我們該如何是好?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抱怨也可以」,「只不過,必須遵守一定的條件」。條件就是—
- 抱怨後,若會使憤怒增強的話,選擇沉默比較正確。
- 抱怨後,若能痛快消除憤怒的話,選擇抱怨也是正確的。
關鍵在於「是否能消除憤怒」。向意氣相投的朋友訴說職場上發生的事或對家人的不滿,這應該是大家都經常會做的事。
這時,如果我們的動機是「證明自己才是對的」(被認同的欲望)的話,那麼我們就會不停尋求對方的認同:「明明我才是對的,為什麼那傢伙卻不肯看清事實!」「你說,是不是很過分?」結果說得越多,憤怒值越高。此外,當自己所說的話又進一步引起自己的反應,而感到「說著說著,覺得更生氣了!」的話,那麼這就是錯誤的抱怨方式。
「能傾聽的對象」才是正確選擇
抱怨時的絕對原則是「以能消除憤怒的方式抱怨」。換言之,抱怨的條件就是「對方能夠理解」。
向意氣相投的朋友抱怨時,對方會笑、會點頭、會側耳傾聽,而我們也會因此得到宣洩。所以對方若是「能夠理解的人」,那麼抱怨就是可行的。
反之,若你在抱怨時,對方給你的回應不是「理解」的話,那他就是應該避開的抱怨對象。
比方說,對方若回過頭來對你說教:「那你這樣改正不就好了嗎?」或者用略帶高人一等的態度,給你牛頭不對馬嘴的「鼓勵」:「看來你也真辛苦,可是別擔心,每個人都是藉由這種過程成長的唷。」遇到這樣的對象,反而會讓我們覺得「早知道就不說了」。
因此,我們必須慎選對方是不是一個「能夠理解的對象」。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草薙龍瞬
出版:究竟出版
書名:煩躁時就去感覺腳掌心!:讓日子煥然一新的50個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