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壓力,這群表現已經夠好的孩子常常「好還要更好」,自我要求加把勁,猛力往前衝。然而,在不斷地用力加碼下,卻少了自我調適,因而沒有了後勁。
引導資優生提升抗壓性,要先讓他了解自己的特殊性,並要給自己預留合理的退路,允許自己有表現不盡理想的寬容值。一旦孩子給自己的表現空間多些緩衝了,心理上也會比較舒坦。
但是,山始終都在那裡,隨時等待準備好的有緣人再相逢。
學習「洪荒之力」的幽默
我常說要認清一個人,就要看他在壓力之下如何表現,這時的反應最真、最純粹,也最貼近他自己。
無論平日我們表現得如何泰然自若,像化妝般用遮瑕膏遮掩,或多麼成功地修飾自己,一旦在壓力之下,一個人真正的本質將無所遁形。
四年一度的奧運盛會,對於每個參賽選手來說,都是壓力指數堆積到最高的時刻。從賽前的長期辛苦準備、比賽當下的激烈競爭,直到成績揭曉的那一剎那──已經繃到最緊的壓力,彈指即破。
在二○一六年的里約奧運中,中國游泳女將傅園慧因一句「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的神回應而爆紅,深受眾人矚目與喜愛。她在接受記者訪談時的反應,讓我們看見了一位選手在面對競賽壓力與結果時,表現出的超級正能量。
例如這段「洪荒之力」的經典對答:
傅園慧:「五十八秒九五?……我以為是五十九秒!啊!我游這麼快?我很滿意!」
記者:「這個狀況有什麼保留嗎?」
傅園慧:「沒有保留。我已經、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
還有這一段「我已經很滿意了」的回應:
傅園慧:「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真的太辛苦了。我真的有時候感覺我已經要死了。我當初的訓練真的是生不如死。但是看今天的比賽,我還是已經心滿意足了。」
記者:「是不是同時對明天的決賽充滿希望了?」
傅園慧:「沒有,我已經很滿意了。」
完美,很吸引人。但是,完美有時也會帶來致命的威脅。期待完美不可怕,比較令人擔心的是一旦發展不如預期時,當事人能否招架得住。
我們往往期待自己表現得好還要更好,獎勵多還要更多。但「心滿意足」這四個字,讓我們看見了一個人對自我有合理期待時,所帶來的滿足。
心滿意足了。的確,孩子該對自己的努力給個善意的回饋,自己已經盡力了。
幽默神回應,化解壓力
另一場賽事結束後,記者再次訪問傅園慧。
記者:「知道你游了多少嗎?……五十八秒七六!」
傅園慧:「哇!太快了!我打破亞洲紀錄了。」
記者:「如果說你昨天用了洪荒之力,那今天用了什麼力?」
傅園慧:「我昨天把洪荒之力用完了。」
記者:「那今天更快啊!」
傅園慧:「今天沒有力氣啦!」
記者:「你只比亞軍慢○.○一秒,其實非常有可能得銀牌。」
傅園慧:「那可能是我手太短了吧!」
幽默是面對壓力時的強心針,也是維繫人際關係最好的潤滑劑。這一點,在傅園慧的神回應:「那可能是我手太短了吧!」發揮到極致,最是漂亮。
人們看待競爭經常錙銖必較,更何況是奧運賽事泳池中那○.○一秒的些微差距,自然可以預期選手的反應:可能是悵然若失;可能情緒激動地無法接受這「落敗」的結果;或者抱怨不公平,現場抗議紀錄有誤,甚至於要求重新檢視比賽畫面……這些反應都很自然。
而難能可貴的是,面對○.○一秒的些微落敗,傅園慧竟可以用一句「那可能是我手太短了吧」來輕鬆帶過,頓時化解了尷尬,以及過度聚焦在那「○.○一」秒所衍生的負向情緒,以高度幽默面對比賽結果,令人激賞。
幽默,不單是所說的內容或詞語吸引他人會心一笑。有時,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表達的方式不同,都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透過傅園慧,我們看見了自然、不做作、逗趣、微笑等歷久不衰的正向特質。
培養超越自己的信念
記者進一步詢問傅園慧決賽成績。
記者:「這些年,其實你也經歷了很多,然後也經歷了很多傷病、很多不同種的心情,那此時此刻,你最想一起跟我們分享的心情是什麼?」
傅園慧:「最想分享的心情就是,雖然沒有拿到獎牌,但是……」
記者:「你成績並列第三啊!」
傅園慧:「啊?第三?」
記者:「你不知道?你到現在都不知道你並列第三?」
傅園慧:「我不知道啊!喔?那我還是覺得不錯的。這樣的話,我還是想跟以前那種在絕望邊緣掙扎的自己說:你以前的堅持和努力其實都沒有白費。就是今天並不是冠軍,但是我已經超越我自己了。我現在腿快抽筋了。我覺得還是挺好的。」
讓孩子跳脫與他人名次的過度比較,回歸到和以前的我相較,自己是否像傅園慧一樣,因為堅持和努力,成績表現又往前跨出一步。
這回沒冠軍,但是至少選手已經超越了自己。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王意中心理師
出版:寶瓶文化
書名: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