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時期,每個人都常常被罵。我也曾經被父母罵、被老師罵,有時候還被店員罵。出社會後,在公司被上司罵,菜鳥時期也被客戶罵過。但是後來就突然很少有被罵的機會了。
人到一定年齡後,要獲得對自己行為的直率反應變得極為困難。在職場上爬到某個程度的地位後,除非真的犯了大錯,否則不會被責罵。想要獲得肆無忌憚的反應,就必須要有一個願意斥責自己的人,但是要找到這種人卻不容易。每個人到二十來歲、三十來歲都還可以有所成長,但四十來歲後卻很難再成長,就是這個緣故。
這時能助一臂之力的就是市場。只要面對市場,每個人不管幾歲都可以獲得直率的回應。舉例來說,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這個會大賣」的東西,卻完全賣不出去,「這個應該可以受到矚目」的東西上市後無人問津。市場用非言語的方式,毫不客氣地做出回應。
但是「在市場上賣東西」並不是「看看好不好賣,然後就沒下文」。而是為了要得到市場回應「這樣是賣不出去的喔」、為了要改善商品或銷售方法,所以才「賣賣看」。換句話說,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得到達到成功目標所不可或缺的意見,所以才一定要面對市場。
透過部落格,一個冬季賣出五千多件膝蓋用電熱毯的我也不是天生就會做生意,而是根據市場回應,反覆試錯而學來的。
有一次,推特上有人回應「我是一個家有小小孩的家庭主婦,整天忙進忙出,這種膝蓋用電熱毯派不上用場」。我看了靈機一動,補上一句「膝蓋用電熱毯尤其適合經常久坐的考生或程式設計師!」經常站著工作的家庭主婦反應使用不便的意見,換個角度來看,不就是對平常較少移動的人來說最適合不過了嗎?我發現只要強調這一點,東西更好賣了。
不能理解從市場學習這個概念的人,聽到「家庭主婦說不需要這種東西」,就會沮喪地想「這樣喔,不需要呀」。但這樣根本不會進步。如此寶貴的意見,要心存感激地接受,用在改善銷售方法。
現在流行的「群眾外包」也是一樣。沒有人能一開始就獲得許多高單價的委託,賺取足夠的生活費。群眾外包雖然也有撰寫商品介紹或感想的工作,但幾百字的文章,報酬大概只有一百日圓上下。這樣的報酬就算從早寫到晚也無法賴以維生。
不過,一開始就認為「報酬太低,做了也沒用」的人,和「報酬雖低,可以從市場上學到東西,值得一試」的人,最後學習的收穫將有極大差異。任何工作都有許多「不試試看就不知道」的祕訣。而且,做了就能從市場上學到經驗,這比在群眾外包接案所能賺得的報酬,有著更高的價值。
越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人,越應該要盡早面對市場,積極應用從市場上獲得的回應。不要再說「我要準備到萬無一失」或是「我要學到可以做好為止」。這樣你一輩子都在準備和用功。「總之先試試看→失敗→從市場獲得回應→參考回應,再試一次」,盡可能反覆這些步驟是很重要的。
邁向成功的標準程序將會改變
在許多領域,成功的標準程序都開始轉型為市場化。過去「想成為小說家」的人,報名參加知名雜誌主辦的文學獎或新人獎是正統途徑。這就是「讓組織挑選」的方式,看能不能獲得那些擔任評審的大牌作家老師的青睞。未獲入選的作品,連發表的機會都沒有,被當成「不曾存在過」。
而對獲選的作者,出版社馬上就派任負責接洽的編輯,連下部作品的構想或行銷方式都提供協助,作家可以只專心寫作就好。不只是小說,漫畫家也是一樣的待遇。
但是,市場化盛行的今日社會,完全不同的途徑也可能有機會。自己的文章可以不經過組織,直接在市場上公布,藉著市場的回應(接受失敗)修正文章內容或寫法。這個方法,寫手要有兩種能力。一是文章力,一是市場感覺。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發表意見,如果沒有市場感覺,發出的訊息就無法傳遞給許多人。
這時候重要的是,失敗也沒關係,盡量將作品推到市場。報名參加文學獎(或是帶著作品到漫畫社自薦),作品必須有相當程度的潤飾,這是理所當然。但若是推到市場,在尚未完成的階段就公布,獲得回應後再一邊修改反而會比較快。
例如立志當小說家,有大致構想,也寫了第一章,但遲遲沒有下文,這樣的話可以在網路上先公開第一章。接著市場上的讀者就會針對第一章的內容,今後劇情該如何展開等細節做出回應。只要有一個人說「想繼續讀下去!」就有激勵作用。這比獨自一人苦思靈感要有效率多了。
總之先試試看,失敗了沒關係,重點是從市場上獲得回應再慢慢改進,這種新型態的成功過程,也可在YouTube或NICONICO直播頻道上表演唱歌或跳舞的人看到。如果我們長期追蹤一個創作者,就會發現他上傳的作品以驚人的速度進化。這樣的進化不是接受哪個大牌老師指導,而是因為吸收市場的回應,讓當事人身上發生變化與進化。
現在,「從市場學習」「從失敗學習」的方法已經和「在學校學習」「在研修課程完善的公司學習」一樣,漸漸成為主流的學習程序。尤其是創業家和自由藝術家等工作,最後都要「在市場上拚生存」。與其站在起跑點左思右想,不如起身面對市場,盡情地享受失敗!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Chikirin
出版:先覺出版
書名:不怕你沒本事,就怕你沒Sense:培養市場感覺,預見未來的暢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