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只是我們從過去扭曲的經歷中,為關係帶來的問題之一,它一樣會影響情緒健康。簡單來說,我們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各種壞習慣,比如常常打斷別人、表現得害羞、講話遮遮掩掩。
舉例來說,父母離異可能使得女孩年紀輕輕就掉到關係混亂的枝枒上。十歲以前父親就離開家庭的女孩平均比家庭完整的女孩提前半年以上進入青春期─提早的青春期幾乎等於提早從事性行為。這不僅代表各種如子宮癌和性病等醫療問題風險提高,女孩的學業成績和情緒健康也很可能出現問題,甚至容易未成年懷孕、陷入與男性關係不穩定的麻煩;除非能夠發現自己早熟又惹上麻煩是
由於父親離去的緣故,不然女孩的過去將帶她走到情緒之樹較低的分枝上。
由於我們和雙親之間的關係會大大影響到自己將受哪些特質吸引,不幸地,大家很容易重演過去,選擇和父母行為相似的伴侶。
這種麻煩也造成婚姻治療師的困擾,他們卻太常專注於溝通模式,不去看個人的過去成長背景;最後,我們要是決定分居或離婚,往往又再找到和前任相像的伴侶。這就是為什麼離過婚的人容易再次離婚。
更甚者,情緒不健康的人經常都會和同類的人看對眼。要是在十六歲就具有焦慮和憂鬱傾向,往後離婚的機率將比常人更高;由於憂鬱、焦慮的人常常與同樣憂鬱、焦慮的人結婚,問題將會被放大雙倍。
兩個情緒健康的人往往也會互相結為連理,但明白這點對於我們這些總是找錯伴侶的普通人其實沒什麼安慰。不過,要是還沒有孩子,可以試著從這裡著手:生兒育女之前請盡量提升自己的情緒健康;更進一步,要是能說服比自己情緒還健康的人和你共度人生,他們的好情緒也會感染到你身上。
至於已經有伴侶和孩子,近來卻覺得自己情緒欠佳的人,有三個重要步驟能夠帶你走向更活躍的愛情關係並促進情緒健康:
》1.回顧童年的經歷
首先,好好想想童年的經歷如何影響自己的擇偶條件,但同時也要知道,那並不代表伴侶的性格行事必定會和雙親一模一樣。舉例來說,雖然丈夫跟父親一樣會因為碗盤洗不乾淨發火,你也要看到他熱愛下廚、不介意採買食物的一面。你們兩人之間必須開始討論彼此的過去如何影響當下以便修剪情緒之樹,建立打破過去伴侶關係的模式。
》2.萬不得已再決定分開
第二步或許非常痛苦,但你得接受自己現在有了孩子的事實,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才能分居、離婚。情況危急你當然會考慮離開伴侶,氣極敗壞時甚至可能以此互相威脅,但在繼續往這條路上走之前,你必須考慮婚姻粉碎之後所產生的傷害規模。請記住,要是父母在孩子幼時分居,他成年以後經歷同樣遭遇的機率將是普通人的兩倍:整體而言,分居或離婚對孩子沒有好處可言。更自私地看這個問題,離婚的當事人一樣很難受─不但癌症、酗酒和心臟疾病的風險提高許多,預期壽命也會比較短,也更容易憂鬱。
一項追蹤八千名帶著幼兒與伴侶同居的母親之研究可以證明這點。研究者測量母親與伴侶之間的關係品質和她的憂鬱程度,並於一年之後再次重新測量:結果很可怕,和伴侶分開的女性有超過半數比第一次測量時更加憂鬱,這表示很多人在結束一段糟糕的感情之後反而覺得更糟。實驗也令人想起在伍迪.艾(Woody Allen)的電影《安妮霍爾》(Annie Hall)結尾的笑話:一名男子去找心理諮商師,說:「我的妻子覺得自己是一隻雞。」對方問:「那你為什麼還留在她身邊?」他回答:「我需要雞蛋。」我們似乎很需要彼此的缺陷(甚至包括有害的那些)。
書名: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找回好情緒的日常練習
我們每天都在接受情緒的挑戰── 你是否每天都被情緒左右? 「健康的情緒」與「感覺快樂」是兩回事: 快樂往往一閃即逝,而健康的情緒卻能讓你無時無刻都覺得──做自己非常自在。
生活小小不順會讓情緒感冒,困境惡疾突襲可能讓情緒跌落谷底,沒有人能永遠保持好情緒,情緒好壞深受生活經驗的影響,童年的經歷、或過往我們遭遇人生逆境時處理的方式和感悟,其實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情緒健康的狀態是一個追尋的過程,只要能掌握關鍵,我們每天都能練習擁有好情緒。
作者:奧利佛‧詹姆斯(Oliver James )
譯者:王方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10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