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本來就不存在「理所當然的事」、「一般的事」。
聽聞我這一集是二○一三年度收視率最高時,真的很驚訝。但仔細回想,播出那一日不但下大雨、颳強風,重播的那天還發生將近三級的地震,所以大家才會收看NHK吧!我恍然大悟。
當採訪告一段落時,我發現這個節目大略分為三種類型:
1.挖掘名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2.介紹世人不太熟悉的職業與運動
3.藉由專業優秀技術,拯救陷入困境的人與狀況
雖然我覺得自己應該是屬於「第三種」,但設計師遭遇的「困境」並不像醫療現場那麼十萬火急,而且委託人多是社長之類的企業高層人士,根本看不出任何「窘迫」。
況且這些有頭有臉的企業家才不想向世人昭告「自己陷入困境」,所以出現在螢幕上的形象都是享受揮桿樂趣,一派生活富裕的歐吉桑像在說:「也沒什麼傷腦筋的事啦!只是想說能不能設計得更時尚罷了。」設計師也是給人一副「我行我素,純粹是什麼都想插一腳」的模樣,結果出現在螢幕上的就是如此令人憂心的畫面。
而且因為拍攝期間不長,節目只拍攝了我和客戶打照面後,進行簡報的情況,看在觀眾眼裡就像球賽打到七局半,轉播就告一段落,有一種沒有解放完畢的殘尿感,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可悲啊!「設計師這一行不適合面對鏡頭」。
節目中介紹的其中一個案子,是我和小濱市的工匠師傅一起製作筷子。我們竟然質疑「筷子都是成雙成對」這件理所當然的事,試著發想方便隨身攜帶,使用時「可以對半分開」的「一根筷子」,意即不是「1+1」,而是「12」的發想。
於是我們達成共識,如同字面的意思,催生出「一根筷子」,然後配合節目播出,弄得更具體。我想,要是沒有專業的熱情以及卓越的技術,出現在節目裡頭那個「陷入困境的人」肯定是我......。
如何培養質疑理所當然之事的「濾鏡」
基本上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這世上不存在「理所當然的事」、「一般的事」。
即使只是一枝筆,你能從中發現什麼「趣點」呢?或許大多數人只是覺得:「這就是一枝筆,不是嗎?」
只要讓自己的感覺戴上「濾鏡」,不疏漏任何小趣點,便能質疑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濾鏡的功能愈強,即便是同一件事也能吸取得比別人多。但要是濾鏡的功能不強,或是根本沒戴濾鏡,便看不到別人沒注意到的趣點,我覺得非常可惜。
對於平常用慣的東西、從來沒變形過的東西等,這些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心存質疑,就是培養濾鏡的最佳方法,好比為什麼筷子總是成雙成對?以現今的技術是否能以更低廉的成本做出更好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理所當然的否定思考法。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佐藤大
出版:遠流出版
書名:問題解決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