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不論自己行不行,「總之先試試看」的情形,往往會有新發現。
就像我受邀幫雜誌《ELLE DECOR》每個月撰寫六頁的專欄,從敲定訪問對象、翻譯、執筆到繪製插畫,甚至連攝影也希望自己來。但要一邊採訪、一邊像高中女生那樣「自拍」著實有困難,還是必須請專業攝影師幫忙,所以拿到的稿費也就得扣除攝影費用了。
受訪對象不乏世界著名的設計師,將約莫一小時的訪談內容寫成對談報導。或許因為我和對方是同業,對我的心防也就沒那麼高,應該說根本沒了心防,也就很自然地脫口而出平常在媒體不會提及的敏感話題。
當然我也很樂在其中,而且為了讓採訪氣氛更好,當採訪的是大師級設計師時,我會試著用比較「空靈」的口吻交談;若採訪的是個性比較熱情的設計師,我會試著以「關西腔」口吻交談,因應各種情況來調整。本來以為要是受訪對象不會日文,就算內容提及敏感話題也不會出什麼亂子,問題是這本雜誌發行全球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各國紛紛提出「希望這篇報導能翻譯成我國語言,刊登在我們的雜誌」的請求。這怎麼行啊!絕對不行。因為要是被受訪者看到我寫出一些他們平常不會輕易吐露的事,肯定會惱羞成怒〈笑〉。
像這樣姑且不論自己行不行,「總之先試試看」的情形,往往會有新發現。
世界一流設計師的共通點,就是非常清楚自己拿手的領域,不太會做出「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正因為他們擁有「只有這個,我絕對不會輸給任何人」的自信,死守自己的專業,才能成為佼佼者。所以「凡事都想嘗試看看」的我,還得多多磨練囉!
之所以會有此感觸,是因為現在我每個星期日在J-WAVE 主持廣播節目。只能憑藉聲音傳達設計的魅力,而我又不是那種能言善道之人,對此頗為苦惱。雖說如此,我還是告訴自己,這份挑戰一定能以某種形式為自己的設計注入一股活力......所以還是期許自己勉力一試。
「只能硬著頭皮去做」也是發現課題的機會
雖然我覺得「什麼事都想試試看」的自己,還得要多磨練,但我發現若是不清楚自己擅長的領域,或是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只能硬著頭皮去做」反而能找到答案。就連國外一流的設計師在尚未掌握自己擅長的領域之前,應該也遇到不少「只能硬著頭皮去做」的情形。
「只能硬著頭皮去做」的情形有幾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雖然你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但決定就算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也要試試。
正因為覺得不太可能做到,才會有所期待,這種感覺就像:「讓那傢伙試試看,搞不好能迸出什麼火花,不是嗎?」因此而發現新課題,思考解決對策。
只要抱持著期待,努力回應這份期待,便能以不同的視點發現問題。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佐藤大
出版:遠流出版
書名:問題解決實驗室
只要抱持著期待,努力回應這份期待,便能以不同的視點發現問題。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佐藤大
出版:遠流出版
書名:問題解決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