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路平俠士」 黃成財》見洞就補 效率比公部門快 心疼騎士「犁田」 他掏錢補路20年

「路平俠士」  黃成財》見洞就補  效率比公部門快 心疼騎士「犁田」  他掏錢補路20年

賴若函

個人成長

攝影/陳弘岱

1043期

2016-12-15 11:44

這是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每當道路出現坑洞,可能危及機車騎士,這位「現代俠士」就會自發性帶著瀝青趕去無償補路。

二十多年來,他已自掏腰包超過百萬元。屏東縣九如路平慈善協會創會長黃成財靦腆笑說:「救一個人等於救一個家庭,雖然很累、很危險,但是值得。」


距離台北約四百公里的屏東,天氣溼潤多雨,雨後柏油路容易龜裂,產生凹洞。很多路段因少有車輛經過,沒人即時修補,長年下來毀損情況嚴重,成為機車騎士的夢魘,不小心就會發生車禍。

 

面對如此惡劣路況,屏東縣政府雖有心改善,但因經費有限,力有未逮。一路在屏東長大、求學的黃成財,曾在騎車時因閃躲坑洞差點和對向車道騎士相撞,對屏東道路「慘況」深有所感。退伍後,這位才二十出頭的「小夥子」, 決定捲起袖子自己補路。
 

借車、買瀝青 統統自己來


十多年來,黃成財「愚公補路」的精神感動不少人。二○一一年,在眾人鼓勵下,他創立九如路平慈善協會,擴大補路人力、資源、範圍,至今有近四十位志工不分晝夜、不分平日、假日,只要一通緊急電話打來,他們就會出動修平道路,效率比公部門還快。
 

「一開始什麼都不懂,自己借了車、跟砂石場買了瀝青就去補路,也不知道方法,都是摸索學來的!」四十二歲的黃成財,皮膚黝黑、聲音宏亮,他緩緩聊起這段二十年的漫漫長路。
 

黃成財表示, 除天氣因素外,屏東北部有許多砂石場,砂石車載重大,也常壓壞馬路。然而公部門資源有限,按既有預算,每條路重鋪一遍要二十年,很多坑洞一年半載未修補是常態。
 

開冷氣維修行的黃成財,上班時間較彈性,因此他不分平假日,「看到有洞就補」,周末時,他甚至會花錢雇用公司員工,一起加入補路行列。有時夜裡朋友打電話給他,告知哪邊的路破了大洞、發生車禍,他也會即時出動,只怕「小洞不補,雨後變成大洞」。
 

黃成財主要補路範圍集中在屏東北部幾個鄉,他默默補路的身影,感動身旁不少朋友,很多人跟著他機動出勤補路。「那時候開銷很大,每次出勤,汽油、瀝青、便當加起來就要一萬元。」他估算,這些年他已自掏腰包一百萬元,長期下來荷包吃緊,五年前,他決定成立協會,向外界募集資源。
 

一人發起 兩百人陸續加入


這些年來,有兩百多人陸續加入補路志工行列,如今固定志工約四十人左右。
 

黃成財表示,協會成員年齡、職業廣泛,從十三歲到六十八歲;從學生到大老闆都有。每周日早上六點半,大夥就在黃成財的冷氣維修行倉庫前集合,準時載著約六十、七十包瀝青出發,到屏北的大小縣道、鄉道補路,作業時間約四小時。
 

「現在的合作模式,是屏東縣府每年幫助我們訓練志工、免費提供瀝青。」黃成財說,目前協會一年大約使用三千包瀝青,雖省下瀝青費用,但協會陸續又花了約三百萬元買機具及相關設備,小至工程手套等耗材,大到卡車、堆高機都有,「該有的都不缺」。
 

走進黃成財的倉庫,映入眼簾的是兩輛藍色大卡車,車上有電子告示板、跑馬燈、交通三角錐,地上還堆著超過五百包瀝青,一包重達四十公斤。
 

黃成財說,過去沒有堆高機時,都要徒手搬運瀝青,即便只是搬上卡車,也非常累人。幸好後來順利募到堆高機,才解決每次還沒上工,就氣喘吁吁的狀況。
 

黃成財仔細描述補路的流程,首先得清除坑洞裡的垃圾、積水,接著放瀝青油、倒入比路面高三到五公分的瀝青,用耙子鋪平後,再用壓路機壓平。整個過程需要五、六人協助作業,前後還需要有人指揮交通,避免有車不小心闖入。他說:「我們能做的有限,把大片路面刨起來重鋪太花時間了,就是救急用。」
 

「黃成財的熱心公益,是我看過數一數二的!」屏東縣政府工務處處長楊慶哲 坦言,屏東縣經費有限,縣道、鄉道加起來有一千多公里,很難有洞就補,所以需要和民間力量合作。
 

楊慶哲指出,在黃成財及協會志工協助下,道路相對平順;他也感覺每年屏東因交通事故申請國賠的案件相對變少。
 

最小志工 是他13歲的兒子


本刊記者採訪過程中,黃成財身旁常見一個小跟班,不多話、卻用崇拜眼神看著黃成財。他是黃成財十三歲的兒子黃詮佑,也是協會中年紀最小的志工。


黃詮佑才三、四歲時,就已常跟著父親去補路,從只能坐在車子裡看,到現在加入志工行列,他的補路時數已經超過三千個小時,高居協會志工前三名。屏東縣長潘孟安曾在臉書寫下「補破路長大的男童」一文,公開稱讚這對父子傳承的精神,表示深受感動。


潘孟安在臉書上說:「雖然屏東縣政府大力推動路平專案,但是屏東縣道、鄉道、產業道路綿密,公部門常力有未逮⋯⋯不可諱言,公體系有很多運作不夠靈活,好在有這群志工,填補了我們的不足與漏洞。」


這一路走來,黃成財也許有疲憊、孤單的時刻,但總是很快又打起精神持續善行。


談到因坑洞造成的車禍傷亡,他眉頭一皺,開始數算起哪一條路的坑洞非常大、非常危險;他說:「上周去補路,還有民眾特地跑來,指引我們到另一個坑洞,足足有三公尺長,太危險了。」


黃成材「路見不平」、服務鄉里的過程中,也結交一群好朋友,跟大家就像家人一樣。


黃成財說,每次新聞報導曝光後,就會有捐款從新竹、台中、高雄等地湧入,讓他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有時在路上補路,有民眾騎車經過,知道他們是志工後,還立即掏錢出來要捐款,讓他非常感動。


九如路平慈善協會的牆上,滿滿貼著黃成財與志工補路的照片。不太會用電腦傳收照片的黃成財,把照片一張張洗出來、貼上牆壁,仔細記錄這些年的努力。


如同宗教改革家伊納爵.羅耀拉的名言:「一次專心將一件事情做好的人,做得比所有人都還多。」二十年如一日、默默為屏東補路的黃成財,從一人的拋磚引玉,帶出身旁更多小人物一起守護台灣土地。

(本系列完)

 

路平會

▲路平協會全年無休,不分晴雨,有任務就出動,曾有志工曬到中暑也不喊苦。

(圖片來源/黃成財提供)

 

黃成財
出生:1974年
現職:益祥冷氣冷凍企業行負責人
學歷:屏東高工汽修科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三女

延伸閱讀
他們用與時俱進的公益能量,讓生命不再被漏接 愛心演化論
他們用與時俱進的公益能量,讓生命不再被漏接 愛心演化論

2024-01-03

不只秒填息超強!台積電志工狂增至1.4萬人, 張淑芬領軍前進第一線作公益
不只秒填息超強!台積電志工狂增至1.4萬人, 張淑芬領軍前進第一線作公益

2023-12-14

 逆轉園遊會力挺改變的力量  邀你一同在玩樂中做公益
逆轉園遊會力挺改變的力量 邀你一同在玩樂中做公益

2023-09-08

創意也能結合公益與商業!「善愛小聯盟」的誕生
創意也能結合公益與商業!「善愛小聯盟」的誕生

2023-08-31

路平專案 平穩安心走 打造宜居 友善又好行的城市
路平專案 平穩安心走 打造宜居 友善又好行的城市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