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種腳本,只要能給自己的人生加分,就是好腳本。但如果是會讓自己不幸的人生腳本,就應該要重寫,即使再耗神費力。發現人生腳本的存在,並重寫腳本,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其實都不是。是他自己寫下了「關鍵時刻就會失敗」的腳本,雖然嘴上說「想要成功」、「想要順利」,結果還是跟著腳本走。
B從小就乖巧懂事,大學畢業後在大企業上班,婚後就辭職,專心照顧家庭。丈夫是知名企業的菁英,育有一個孩子,生活幸福美滿。但是,B卻被發現外遇,夫妻爭吵多時後離婚,美好的家庭一夕之間崩毀。周圍的人都很吃驚:「這麼認真又乖巧的人,怎麼會……」為什麼B會親手毀了自己的幸福?是對家庭有什麼不滿嗎?還是出現了更理想的男人?
這其實也是「腳本」在作祟,人生腳本驅使她外遇,導致家庭破碎。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我才不會寫出這種腳本!」「如果可以自己寫腳本,大家都寫要變成大富翁、成功人士不就好了!」你可能這麼認為。但是,腳本是在你不知不覺中寫成的,而你無法逃離。如果寫下充滿不幸的腳本,很遺憾的,人生也只能照著腳本演下去……
決定人生的「腳本」,究竟是什麼?
「人生腳本」是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柏恩(Eric Berne)提出的心理程式,他也是溝通分析理論(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的創始人。人生腳本當然不是真的腳本,而是人在各種體驗中得到的感受,然後在心中寫下「自己一定會這樣過一生」的腳本。這一切都是無意識的,你完全沒有發覺,人生就照著腳本發展。人如果抱持著某種想法或信念,就會無意識的配合行動,讓想法就變成現實,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應驗預言」。就像聽到算命師說「你一個星期內會發生事故」,而無意識的配合行動,讓事故發生,應驗占卜結果。或是聽到「血型A型的人是這種個性」,就表現出那種個性的樣子。人生腳本可以說是你的「人生預言書」,你會在不知不覺中,依循著預言行動。也就是說,認為「自己運氣不好」的人,是因為寫下了運氣不好的腳本;而覺得「自己運氣好」的人,是寫下了運氣好的腳本。
覺得自己「經常成功」或「關鍵時刻就會失敗」,都是自己寫下的腳本。實際上,機運不佳並非偶然,一切都是自己創造的故事。腳本主要寫於幼年時期我們在七歲以前就開始撰寫「人生腳本」。來源可能包括來自父母「將來要出人頭地」的訓誡,或是周遭的人「這孩子總是靜不下來」的評語,以及學校教育。在學校被同學、朋友賦予「被欺負」、「搞笑」等角色,自己的行為舉止就會為了配合角色而改變。受到霸凌的孩子,大多從小就被欺負。被賦予角色的孩子,會配合這個角色來度過人生。腳本就如同「角色」,我們會在無意識中配合周遭演出角色,是因為這麼做比較輕鬆。幼年時期寫下的人生腳本無法輕易逃離,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沒有符合人生腳本,也會在無意識中配合腳本自動調整。人生腳本就是如此強而有力。
例如一開頭提到的A先生,有可能是幼年時期事情做得好也不得到讚美,因此寫下了「自己不可以有始有終」的人生腳本。所以,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反而很焦慮。而外遇的B女士,有可能是幼年時期家境清苦,所以寫下了「自己不能擁有溫暖的家庭」、「不能得到家人的愛」的人生腳本。好不容易創造了美滿的家庭,內心也無法滿足,才會自己破壞幸福,回到原本的腳本上。不管是哪種腳本,只要能給自己的人生加分,就是好腳本。但如果是會讓自己不幸的人生腳本,就應該要重寫,即使再耗神費力。發現人生腳本的存在,並重寫腳本,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人生腳本真的有可能重寫嗎?
當然,人生腳本十分頑強,很難改變也是事實。但是,只要有「這是人生腳本在作祟」的認知,就有很大的效應。不要沉浸在腳本裡,以超然的觀點,冷靜看待「這只不過是腳本」,光是這樣就大有幫助。那些失敗、不幸(或是幸福),不是「運氣」,而是「腳本」造成的。只要知道這一點,你就有操控人生的餘地。知道人生腳本的存在,你就會了解,以往認為「反正我不會出人頭地」、「反正我不會受歡迎」等等的命運,而自暴自棄的人生,其實只是自己無意識中演出的一齣戲。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鈴木敏昭
出版:時報出版
書名:拒絕被支配的勇氣──獲得自由,重寫人生腳本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