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生態觀察家林青峰》沒受過訓練 卻讓專家學者欽佩 他用堅毅與柔情 守護山林30年

生態觀察家林青峰》沒受過訓練  卻讓專家學者欽佩 他用堅毅與柔情  守護山林30年
(攝影/陳永錚)

賴若函

個人成長

林青峰提供

1041期

2016-12-01 15:28

《今周刊》與三立「2016 HERO@TAIWAN」台灣真英雄合作,報導一系列愛台灣小人物故事,有人傾家蕩產,幫助弱勢青少年重拾人生夢想;有人默默用影像和文字守護台灣生態;也有人在台灣最南端,從事路平義舉,預防交通事故。他們的行動,將改變更多人的未來。

林青峰曾主持電視生態節目、擔任動物園研究助理, 目前活躍於各大演講、親子生態導覽課程。他長年和慈心基金會合作,推動農民與生態共處觀念;他不僅協助花蓮西寶部落轉型為台灣第一個有機農村,玉山腳下的南安有機田區,也因他的協助,觀察到幾乎絕跡的特有魚種——菊池氏細鯽。

「那雙閃閃發亮的大眼,比任何愛情小說裡的女主角更晶瑩明亮,連天上星星也不及牠眼睛一半光亮。」林青峰在《赤腳阿峰》一書中談到飛鼠時,浪漫又深情,雖然他形容自己是老粗;但三十多年來,他追尋動物蹤跡的付出,卻比情侶間傾盡一切的心還執著。

「當同學在打球、追女生, 我的樂趣就是到水塘玩。」林青峰在農村長大,有天在後院看到一條長長的「黑色怪物」,好奇問正在餵雞的母親:「這是什麼?」從此和蛇結下不解之緣。

 

從小著迷動物 曾養30條蛇


在老家後方廢耕的水塘中,有泥鰍、鱔魚、澤蛙、蟾蜍和水蛇,林青峰每天下課回家就跳下水塘觀察各種生物。光看還不夠,他把蛇一條條「偷渡」回家,放在奶粉罐內,最多曾一次養三十條蛇。朝夕相處中,他慢慢認識蛇蛻皮、長大、進食習性,「只要了解牠們的習性,就知道蛇並不可怕!」

當時,父親經營西藥房, 常有業務員到家中拜訪,林青峰特別央求其中一位叔叔幫他買蛇類圖鑑;多次相求後,他終於得到人生第一本圖鑑《台灣的蛇類》。自此他常抱著書、津津有味地讀。只看書不夠,他甚至每天騎一個半小時的腳踏車到蛇店「看蛇」,看到最後蛇店老闆都成了他的朋友。

「父親從沒有阻止我的興趣,只是默默地支持我。」談到父親,林青峰眼神充滿感謝與感動。原來,父親其實很怕蛇,但從未阻止他養,看著自己的孩子整天往山裡、田裡跑,對一般學科不感興趣,也只是要求他:「至少念到高中畢業。」

 

窮也不怕 最慘一周剩100元


林青峰從屏東高工化工科畢業後的十年,多半都在屏東山上「混」,和朋友、女友一起觀察生態,最窮時一周只能花一百元,「快沒錢時,就下山到親戚的冷氣行打工,再上山。」

這段別人眼中「不務正業」的日子,讓林青峰累積很多生態知識,奠定後來主持節目的基礎。○一年,台視《台灣生態筆記》到南部拍攝,朋友介紹林青峰擔任節目來賓,沒想到「一試成主顧」,他從來賓一路做到主持人。後來因節目關係,認識當時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組長、現任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因此到台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工作。這是他人生第一份正職。

「他剛來時,不太會說國語,也不會用電腦,但他卻是台灣觀察野生動物的人當中,技能最好的。」林華慶破格錄取林青峰當研究助理,他學習速度驚人,相機才把玩幾天,就能拍出栩栩如生的動物照片。

在動物園工作期間,他開始製作爬蟲類、鳥類標本, 由於嫻熟動物習性、姿態,林華慶形容,林青峰做的標本,「如果放在野外,看起來根本像活的。」

在動物園工作七、八年後,林青峰離職從事科普教育並和推廣友善農耕的慈心基金會合作,在雲林耕地進行觀察。林青峰建議農民增加天然田埂面積,果然讓保育類「彩鷸」再現蹤跡、紅冠水雉也增加三十幾隻。

「我期待讓人們看到田裡的生命,然後被感動!」林青峰說,曾有一位來自新北市金山的「阿石伯」,看到自己的梯田停止噴灑農藥兩年後,螢火蟲滿天飛舞的畫面,興奮地跟大家分享喜悅。

 

深入西寶部落 擋下捕獸夾


此外,林青峰和慈心基金會在五年前深入位於中橫公路的西寶部落,輔導農民轉用有機農法。如今,西寶部落不但成為全台灣第一個有機農村,還以黃嘴角鴞為代表,申請到綠色保育標章。

林青峰說,初到西寶部落時,看到滿山滿谷的捕獸夾,幾乎沒有動物能存活;他花了很長時間和農民小酌、博感情,把話題帶到生態,嘗試改變農民的想法。

林青峰在當地設置記錄相機,讓農民看到和大自然「共存」的美好,後來農民也會主動拍下生物照片傳給他。他說:「當然也有反對聲音,但民眾自發性的改變,就能帶動永續保育。」

「他可以連續半年、每天走五小時山路來回,只為觀察同一隻褐林鴞。他有異於常人的熱情和專注,許多第一手觀察,也是學界欠缺的資訊,非常珍貴!」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宣佑,曾是林青峰同事,如今兩人常在生態教育場合合作。


林宣佑認為,林青峰就像「潤滑劑」,在學術單位和民眾間,擔任導覽角色,去除難懂詞彙,讓大自然跳脫百科全書,變得生動有趣。

目前有上百個家庭,定期揪團請林青峰開課。這兩年來,徐麗敏帶著女兒參加過數十次課程,實地走訪蘭嶼、大雪山、馬來西亞等地;她表示,林青峰的課總是幽默、有趣,「孩子們自然而然學會尊重動物、環境,看到蛇或其他爬蟲類,不再只是尖叫或害怕。」

「人生只有一次,不會重來,現在每天我都在做想做的事!」林青峰說,早年他只是單純辨識動物,現在越來越關心環境與人的關係,例如如何減少「路殺」(動物車禍)等。他珍惜每一次帶人群走進山林的機會,希望潛移默化人們看待自然的眼光。他相信,這樣的影響力更無遠弗屆。

 

林青峰

帶著手電筒探索大自然,只要一堂課,林青峰就能讓小孩從害怕變成興致勃勃。(圖/林青峰提供) 

 

林青峰
林青峰用近半年時間,天天跟隨褐林鴞幼鳥移動,終於拍到珍貴照片。
 

林青峰
出生:1973年
現職:生態觀察家、生態攝影師
經歷:台視《台灣生態筆記》主持人、 緯來《台灣生態部落格》主持人台北市立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約聘研究助理
學歷:屏東高工化工科
家庭:育有一女

延伸閱讀
觀塘生態保育有成  台灣中油與觀塘生態保育執委會發表成果
觀塘生態保育有成 台灣中油與觀塘生態保育執委會發表成果

2022-11-24

與小燕鷗的仲夏之約 台灣中油保育小燕鷗  大大提高繁殖率
與小燕鷗的仲夏之約 台灣中油保育小燕鷗 大大提高繁殖率

2022-07-14

把生態保育視為無上樂趣踏查幽幽山林36年 國家公園「老蓋仙」 在晨嵐裡親炙太魯閣的靈魂
把生態保育視為無上樂趣踏查幽幽山林36年 國家公園「老蓋仙」 在晨嵐裡親炙太魯閣的靈魂

2022-06-22

世界海洋日,喚起海洋保育的關注
世界海洋日,喚起海洋保育的關注

2020-06-16

東沙保育有成效 5種臺灣新紀錄種
東沙保育有成效 5種臺灣新紀錄種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