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的人,不到決定性的地步,都會不拿別人當回事,只會一直說漂亮話。
然而,到了決定性的那一刻,他們就會暴露出一切的醜惡,抓住對方不肯放手。
決定脫離玩偶軀殼時,也就是人格成熟的女性為愛做出決定的時刻。
提到愛情,人們往往會聯想到粉紅色的美夢。然而,愛情其實是個殘酷的試煉場,人要將束縛自己心靈的羈絆,一個接一個地斬斷。
女性雜誌上,有時會刊登如何順利地與戀人或另一半相處的內容。刊登這些內容倒是無關緊要,然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以指導性的觀點,教導女性如何不讓男方的自戀願望受挫,例如:不能得意洋洋地誇獎自己的父親啦,就算是親哥哥也不能說他很優秀啦等等。因為這些話題對自戀狂來講是極其不愉快的,所以如果經常談論這些話題,就肯定沒法順利、愉快地和他們交往了。
這些建議都是在告訴人們:「你就接受他的自戀吧!」
所謂接受對方的自戀,其實否定了兩個人之間健康的人際關係。
儘管如此,這些雜誌裡,依然只傳達了該怎麼樣能夠不傷害自戀者的感情。
和自戀的人,是沒辦法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
去愛一位渴求無條件的愛的男性,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吧!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祈禱著對方能夠成長,同時與他分手。
或者真正下定決心:「我要當他的媽媽!」
自戀的人,不到決定性的地步,都會不拿別人當回事,只會一直說漂亮話。
然而,到了決定性的那一刻,他們就會暴露出一切的醜惡,抓住對方不肯放手。
決定脫離玩偶軀殼時,也就是人格成熟的女性為愛做出決定的時刻。
偏見是憎恨的偽裝
他真心相信她是天使一般的優秀女人。他已經二十九歲了,到了二十九歲這個年齡,應該已經有過很多感情經驗,多少該有些理性了。
然而,他卻相信她宛若天使,他完全變成了戀愛的俘虜。一個人談戀愛的時候,常容易認為自己的那個「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人。不過,也只有在年輕的時候會這麼認為,等到差不多三十歲了,就會覺得自己的戀人也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普通人。
不僅如此,更應該明白,正因為發現戀人是普通人,才會希望可以彼此鼓勵、彼此扶持,一起逐漸成長。而這點,才恰恰是戀愛的寶貴之處。
二十九歲了,該能夠理解這樣的可貴了。
然而,雖然已經二十九歲了,他卻仍然把自己的戀人當成神。
他的女朋友是位出身清寒的美人,兩人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結識的,他卻一下子傾心於她。
其實在與她陷入熱戀之前,他也有過戀愛的經驗,當時的對象是某個中小企業的千金。她家的公司不小,不過也算不上是大型企業。
身為老闆的父親,想盡辦法地要把女兒送入上流社會。
而他只是個平凡上班族的兒子,也沒有走上知名大學、知名企業的精英道路,所以前女友的父親當然會反對他們交往。
前女友大學畢業的同時,她的父親就逼著她去相親,硬生生地把他們倆拆散了。
他恨她和她的父親,恨到有些不正常的地步。
同時,他也在心裡強烈地譴責那些有錢人,認為他們的一舉一動只在乎利害關係,完全無法理解人的心靈之美。
不過,這種憎恨的程度之強烈,反而顯示出他是多麼被她吸引。
他對有錢的女性全都極度不信任,已經到了只要對方說是有錢人,他就無論如何全都無法信任的地步。
相反地,他認為窮人家的女孩,只因為「貧窮」這一點,就說明她擁有美麗的心。
這種偏見,正是他的憎恨偽裝而成的。
也就在此時,這位出身清寒的美女出現在他面前。
在他內心正因為不信任某個女人而痛苦的時刻,她出現了。他的家庭和他自己大致都算小康,所以他過去所接觸過的女人基本上也差不多。
而這一次,遇到的是以往完全沒接觸過的女性。
單單這一點,對他來說就是極度新鮮的。他覺得因為她,自己對女性的不信任感迅速地被治癒了。
「我因為遇見了你,才變得能夠相信人了。」他總是這麼對她說。這一點,讓他非常幸福。
「這世界上還有如此優秀的女孩啊!我以前接觸過的女人,都是多麼微不足道,多狹隘啊!」他甚至開始覺得自己的世界也變得更大了。
約會的時候,她比約定的時間稍微早到了一會兒,他就忍不住覺得有錢的女人可不會這麼體貼。而每每此時,他就愈發覺得她可愛。
所謂偏見,是指「把一根針那麼小的事實,解釋成棒子那麼大」。
隨便送給她什麼小禮物,她就很開心,於是他又覺得,她和有錢的女人不一樣,「多麼懂得感恩啊」,因此更加崇拜她。
有錢的女人很醜陋。貧寒的女孩因為要忍耐悲慘的人生,所以多美麗!工作能夠讓人活得真正像個人,有錢的女人什麼都不幹,還過著奢侈的生活,真醜陋。他覺得她簡直美到極致了。
而後他終於確信她是個天使,不久,兩個人就結婚了。
按照奧爾波特的話來說,偏見是「沒有充分的證據,就認為別人很壞」。此外,「一旦給予頂針那麼一丁點大的事實,就會將其一般化到桶子那麼大。」
人往往直接把一件很小的事實一般化。奧爾波特把這種現象稱作「過度一般化」。
總之,他把有錢人解釋為惡的;而相反地,把她瑣碎的言行都誇張成善的。在他自己的心裡,極力強調女友的那些瑣碎小事,用這些瑣碎的小事來解釋她整體的人格,認定「那個人就是天使」。
而更為重要的是,「偏見從根本上來講,是人格的一種特性。」
奧爾波特說,這種偏見的人格,基礎在於不安感。
他的人格基礎正是基本的不安感,所以他才希望有證據,證明她是天使。
他沒有面對她「實際面目」的勇氣。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加藤諦三(Kato Taizo, 1938 –)
一九三八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養學科、東大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賴世和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日本精神衛生學會顧問,現為早稻田大學榮譽教授。
除此之外,自八○年代起,便擔任廣播節目《テレフォン人生相談》主持人。
著作多達兩百餘本,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生導師。《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是他近期最受矚目的作品,針對失敗的戀愛關係,深入剖析現代人最困擾的心理掙扎與矛盾。
官方網站:http://www.katotaizo.com
書名: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
出版: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