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曾經造成極大迴響的《侏羅紀公園》續集-《侏羅紀世界》,是2015年由科林-崔佛洛(Colin Trevorrow)執導的科幻冒險片,故事描述22年前《侏羅紀公園》的事發地努布拉島,今日已經成為了一座奢華的恐龍主題公園,足以容納數萬名遊客近距離接觸這些活生生的史前巨獸。
從遊樂園的商業經營角度來看,要留住遊客的心,是否就真的需要追求這種最大最兇險的投資呢。
心流理論(Flow Theory)
主題樂園販賣的商品是什麼?
表面上看似是那些遊樂設施,實際上卻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快樂,那麼快樂又是什麼?
芝加哥大學心理系教授齊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理論(Flow Theory)告訴我們,快樂並非輕輕鬆鬆或是無所事事,而是能夠自發性的,陷入在自己有興趣的情境或活動中。就像孩子們能夠在一個遊戲中泡上一整天一樣,這正是因為孩子的心已經流連於此,甚至忘記了時光的流逝而不自知。
快樂的體驗是能夠被設計的,一個好遊戲,要有些挑戰性及技術性,但又不能難到讓人失去耐心。一個好的主題樂園,則要有些夢幻、刺激又不能脫離現實,過於刺激讓人焦慮,過於現實則讓人無趣,無論什麼事,過與不及都不易帶來最大的快樂體驗,反而是略顯曖昧的中間地帶,才能讓人們最容易陷在裡面流連忘返,這就是齊克森米哈里教授所說的心流地帶。
讓人們樂於浪費時間
侏羅紀世界的經營者認為遊客只要來過一次之後,就會失去吸引力,因此勢必要砸下重本,創造更大更強的變種恐龍出來。然而這種單純追求最大最強的策略思維,事實上永遠都只是在創造一次性的驚奇體驗,難以形成永續競爭力。
英國的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說:「當我們樂在浪費的時間中,就不算是浪費時間。」The time you enjoy wasting is not wasted time.
主題樂園的經營重點不是在追求最大最刺激,而是要打造一個能夠引領人們入迷的情境,迪士尼樂園(Walt Disney)將童話、魔幻及想像力融入在樂園的主題上,找回人們的童真,環球影城直接將電影場景搬進樂園中,找回人們的場景感動,這都是透過動人的故事及場景,讓人們能夠找到最熟悉又真摯的那份情感,這才能夠真正創造永續的快樂體驗。
恐龍帶給人們的感動,可不是那些基因試管的化學遊戲,而是侏羅紀時代的那種遠古及原始味。正如電影《侏羅紀世界》中一段男女主角的對白所述,克萊兒:「製造基改恐龍才能帶給消費者更多驚喜。」歐文:「牠們是恐龍耶,夠驚喜了!」。
無論是工作還是遊戲,能夠創造最大績效的,通常都不是最辛苦的那位,反而是最能夠樂在其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