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求職者大肆的抱怨,因為自己的學歷不高,導致常常在找工作時被貼標籤,在還沒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之前,就因為學歷吃了閉門羹,他認為這個社會實在太不公平,不講求實力,卻總是為特定的族群「貼標籤」,充滿了「成見」。
然而現實與想像就是有差距,在他沒有學歷,又無法交出任何成績前,「只有國中畢業」這個大大的標籤,無疑成了他求職時的一個阻礙。
該給他什麼建議?只有三個字,「認了吧」….
《動物方城市》成見一定是錯的嗎?
《動物方城市》是2016年由Walter Disney發行的一部動畫片。故事描述在一個擬人化的動物世界中,所有的動物們都能夠理性思考並雙腳直立步行,然而雖然表面平和,卻因為物種特性的不同,各種刻板印象及成見,仍然充斥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裡。
身為兔子的女主角茱蒂(Judy Hopps)從小就立志要當警察,但家人及朋友都不看好他,他們認為身為免子,就是該好好種種胡蘿蔔就好。茱蒂仍然不放棄這個夢想,長大後努力考進了城市警察學校,即使體能天賦不如大型動物,仍然辛苦的完成結訓,成為第一個兔子警察。
身為狐狸的男主角尼克(Nick),小時候曾被其他的動物們歧視及欺負,長大進入社會後,人們仍然認為狐狸是狡猾不可信任的,於是他乾脆放棄正當的工作,靠著他的小聰明,作一些狡猾的小生意。
兩人因緣際會之下碰在了一起,一開始對彼此都充滿了「成見」,然而隨著時間的相處及共患難,漸漸對彼此有了一些改觀,打破了原先的既有印象,成見似乎是不可信的?
然而事實上,在《動物方城市》的故事框架中,兔子的體能天賦,本來就不可能優於大型動物,人們對於兔子不適合當警察的想法,其實一點都沒有錯,即使茱蒂個人打破了這個成見,也不等於兔子就適合當警察。狐狸的狡猾形象,可能也是來自長期其他動物的經驗積累而成,即使證明了尼克不是個惡棍,但這仍然不能證明,所有的狐狸都是好人。
同一位女孩,不同形象就有不同待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曾作過一場街頭實驗,讓一位6歲的小女孩,分別打扮成漂亮穿著及髒污穿著,一個人落單的站在街道上,透過側拍,觀察路人對於不同形象外貌的小女孩,會有什麼樣不同的態度。
其實這種實驗,就算不用看影片,也能猜想出結果會如何,也就是隨著打扮的不同,路人對於小女孩的態度將會有天壤之別。
打扮漂亮的小女孩,人們願意停下腳步,詢問她需要什麼協助,在餐廰中,人們願意與她同席而坐,甚至願意為她尋找家人。而外貌髒汙的小女孩,人們對她是冷漠的,在餐廳中,不但不願意與她同席而坐,甚至對她起了戒心,將手上的包包拎的緊緊的,還要求店家請她離開….
這就是一種對於打扮外貌的既定成見,然而回過頭來想,「成見」一定是錯的嗎?事實上,多數的成見可能都是有其參考價值的,因為打扮漂亮的小女孩,通常是單純走失的孩子,而穿著髒汙的孩子,通常是在社會底層打滾,可能會為自己帶來麻煩的孩子。很現實,卻很真實。
別浪費力氣在抱怨他人的成見
大環境總是會為特定的族群貼上標籤,「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不唸書的小孩找不到好工作」、「唸藝術系的小孩吃不飽」,一定嗎?不,我們可以輕易的找到一堆好故事來打臉這些想法。然而,成見卻也不一定是錯的,反而成見通常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大數據」參考價值。因此,對於成見最好的應對態度,就是「認了吧」。
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曾研究過「自我實現者」具有的幾項共同特質,其中一項正是這種「認了吧」的處事態度,所謂「認了吧」可不是甘於平淡或失敗,而是無論順境或逆境,無論被貼上什麼不公平的標籤,都先去接受這個不完美的現況,再負起責任去改善他。
有人會抱怨,自己被他人的成見所困,失去不少公平競爭的機會,事實上,「自我實現者」根本從來不浪費力氣在抱怨他人的成見,要改變別人的想法太累了,他們接受成見既存的事實,只專注在寫好自己的「個案故事」。
當這位求職者選擇國中畢業出社會,就注定這會成為他求職路上的一個標籤,即使不公平,但這就是現實,認了吧,別浪費力氣在抱怨他人的成見,也惟有如此,才有機會打破他人滿載成見的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