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作扶植新創、改變法規,到孩子的教育環境,都是在關注未來;即使一開始不知道如何去做,但踏出第一步,就有改變一切的可能性。
兩年半前,當太陽花學運落幕,我感受到政府與民間的認知落差巨大、溝通管道缺乏,提議成立青年顧問團,在兩年內參與青年創業領域的法規調適,推動如創業家簽證、閉鎖型公司等法案。
半年前,與孩子共同歷經一學期的體制內教育洗禮,我觀察到傳統教室的綑綁依舊,多數家長們即使擔憂、抱怨,卻難以改變教學現場,於是帶著孩子投入實驗教育形態,決心走我們自己的路。
每一次踏出腳步、做出行動,總有人對我說:「我也想過這件事,但不知道怎麼開始」「哇!你們怎麼這麼有勇氣?」其實,在開始的當下,我也未必知道怎麼做,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快速犯錯、快速修正而已。
也因為總把焦點放在台灣的未來與下一代,所以我從去年開始關注健康、運動與教育,並且身體力行,在半年內,消滅了七公斤的身體脂肪。
同時,我參與了專欄作家謝宇程的一個新媒體計畫,在將近一年的籌備規畫後,推出一系列關於「教育可能性」的對談視頻,在當中我們談到如何打破學歷迷思、學習可以變好玩、當大學不再是大學等各種可能。
上周,我在臉書宣布創立家庭體適能Fitmily並全職投入,透過親子在同地點各自運動的方式,以家庭為單位,提升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創造更多親子互動與示範效應,並解決父母為了接送與陪伴孩子上運動課程,而犧牲運動時間與生活品質問題。
行動,就會有力量。
這是我多年來的信念,也是我們觀察到所有創業者最基本的特質。發現一個問題,除了動腦思考、動口批判,最快的方式其實是捲起袖子直接動手。
改變自己,我們才有機會改變台灣,改變世界。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