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將法本來就是需要情緒控制有一定能力的雙方,才比較可能達到目的。否則,一般來說,激將法的本質是丟出負面情緒,通常引來的也是負面情緒,常適得其反。
作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年關難過,從二○一四年到現在,好多重大的災難,陸陸續續發生。世界多難,台灣也沒有倖免。我想在這個時候,跟各位朋友,談談等待與陪伴。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說:「我怎麼陪她,她就是不滿意!」
她女兒在學校遇到了困難,這位朋友做了很多她想得到的動作,都沒用。醫生也看了,各種活動都鼓勵女兒參加,也到校跟導師、輔導老師談了好多次,女兒依然陷在自己的情緒裡面,抱怨連連。
我說:「換個角度來說,妳體會到妳怎麼陪她,她就是不滿意,就是她現在的困境—她怎麼努力,她都不滿意自己,都達不到她想達到的狀態!」
然而,當父母如何做,都沒辦法產生效果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陪伴。等待是一種溫柔,不能變成一種壓迫,好像我們等了多久,對方就得要給我們看到什麼樣的結果,那麼,這無異於一種條件交換。
最難的,是我們在等待中,依然自在。這份自在,來自接納,接納苦難之必然。苦難,不管是早來,或晚來,總是會來。
然而,我們的自在,便是一種化身示現。即便跟苦難相處,依然學習謙卑,試著坦然,而不是就此失望、絕望。我們等,等著等著,做很多事都沒有用,關係沒有轉圜,人事不再,我們還是等,同時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那是一種不放棄的態度,等著我們有力氣,能找到適當的時機,做一些事情,要不就是再付出些什麼,要不就是為遺憾劃下句點。
有一位孩子來,主動跟我談起了正在進行的空難搜救。她是一位容易恐懼的孩但是這一次,她認為她只是緊張。她把注意力放在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上,她依然相信飛航安全。
這個孩子,我們等了好久。她一項又一項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恐懼,小到冷氣機的聲音,大到被同學排擠,我們用好幾年,慢慢走過這些她日常生活中,扎扎實實存在的恐懼。
我一遍一遍地,聽她重複講各種害怕,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是有人聽她說,有人願意相信,這些困難,對當時的她難像登天,就像佔據了她的世界。然後,不斷地告訴她,她也有機會一點一點慢慢習慣。她只要有一點點進展,在情緒上更能接受,那本來被她認為無法忍受的嫌惡,我們就一起把這些進展指出來。這似乎,讓她也懂得等待,也許恐懼無法完全翻
轉,但是只要有機會慢慢習慣,那也就能多得一些自在。
有些等待與陪伴,要用年來算。對某些喪親之痛來說,就算過了好幾年,想到還是會心酸
我們學習等待與陪伴的時候,常等到我們自己都不耐煩,忍不住要把挫折與氣憤投向承受苦難的人。請珍惜自己,鼓勵自己,至少有這個動機願意陪伴。但是如果我們想陪著我們愛的人,走一段更久遠的路,記得,要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無奈,寧可走開,消化完了再回來。
有時候,聽在正經歷傷痛者耳裡,過多的加油好像是敷衍,節哀變成口頭禪,請試著理解,然後,我們依然可以等待與陪伴。苦難難有結束的時候,但是這一切,有人陪著一起走,會好過許多。
激將法
我常注意到,一個人想要另一個人關心,或者希望對方達到某些要求, 有時會有意、無意地「激」對方,不見得明白表達自己的需求。像是,「你當我是死人是不是?」、「你以為擺爛就可以過關嗎?」、「有小三的人就會像你這樣!」......
我常碰到想要把人罵醒的人,通常,把人罵倒的多,但真的把人罵醒的少。
激將法本來就是需要情緒控制有一定能力的雙方,才比較可能達到目的。否則,一般來說,激將法的本質是丟出負面情緒,通常引來的也是負面情緒,常適得其反。
有些好朋友互動,關係夠,即使踩到深處也不怕引爆,用激將法互「虧」很有樂趣。不過,剛好某幾次對方的狀況不好,踩到地雷還是有可能。
最近看一位爸爸,在諷刺孩子。我心裡想著,我眼見這個孩子正在受傷,但爸爸依然跳脫不了自己的情緒,渾然不覺。孩子都已經把頭低成什麼樣了,肢體動作有時候比言語更強烈,偏偏,情緒敏感度,沒有互動一段長時間,真的不容易教會。
回過頭來看,爸爸的負面情緒,委屈的、不捨的、難受的......,那些能讓人看出他的脆弱的部分,全然以生氣表達。我心想,家裡有沒有人能夠看見,爸爸滿腔鬱悶,積在心裡,一直想要壓抑,又克制不住?
只是,爸爸的表達,讓人害怕。很容易讓人遠離,沒人敢靠近。
有時候想,我是何德何能,來做我的工作?
關係幾乎都要被打成死結,我還要摸著石頭過河,一邊搞清楚狀況,一邊嘗試著解開。面對雙輸的局面,我常不知道有沒有辦法,引發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克服難關?
接納,很重要,但是對大家都好難。我嘗試在彼此心中架一座橋,只要有人願意跨過橋去,體會一下另一個人的處境,互動就不會那麼僵,情緒就不會那樣激烈。
如果可以,試試用正面情緒去引發對方的正面情緒,就算一時沒辦法成功讓對方理解我們的要求,關係也還在。正面情緒,像支持、同理、關懷......,常在給對方力量,那麼,對方要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大致會更容易一些。
與其想著要把人罵醒,不如想著,如何讓我自己更強壯,能把對方扶起來。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經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擔任臨床心理師近7年,常受邀至各大醫療院所、警局少輔會、學校、企業、基金會等單位進行心理衛生講座,也固定在網路及報章雜誌專欄發表文章。
工作之餘,他仍勉勵自己要撥出時間寫文章,希望藉由溫暖的筆觸及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能幫助在人生旅途中困頓的眾多朋友與家長,找到心靈上的寧靜,找到自己。一如他所認為的:「認識自己是一生的功課」。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頁,經營4年多以來,人數已近12萬人,目前持續增加中,每天都有數萬名網友瀏覽與討論,學習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學習與人保持良好溝通的方法,以及如何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自在地付出與接受愛。
出版:遠流 出版
書名: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作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經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擔任臨床心理師近7年,常受邀至各大醫療院所、警局少輔會、學校、企業、基金會等單位進行心理衛生講座,也固定在網路及報章雜誌專欄發表文章。
工作之餘,他仍勉勵自己要撥出時間寫文章,希望藉由溫暖的筆觸及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能幫助在人生旅途中困頓的眾多朋友與家長,找到心靈上的寧靜,找到自己。一如他所認為的:「認識自己是一生的功課」。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頁,經營4年多以來,人數已近12萬人,目前持續增加中,每天都有數萬名網友瀏覽與討論,學習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學習與人保持良好溝通的方法,以及如何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自在地付出與接受愛。
出版:遠流 出版
書名: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