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感謝權力龐大無比的中央銀行,它們不僅印了鈔票,還讓國家債山無限往上堆砌。反正如果撐不下去,它們就會幫忙挑起冷戰或熱戰來對付。況且,它們還能一手主導看似無限多的投資案,縱身投入大冒險中;這些原本是想都不用想的。
作者︰菲利浦‧巴古斯(Philipp Bagus)安德烈亞斯‧馬夸特(Andreas Marquart)
為何貨幣國有化利用通貨膨脹進行剝削?
真是感謝權力龐大無比的中央銀行,它們不僅印了鈔票,還讓國家債山無限往上堆砌。反正如果撐不下去,它們就會幫忙挑起冷戰或熱戰來對付。況且,它們還能一手主導看似無限多的投資案,縱身投入大冒險中;這些原本是想都不用想的。
――漢斯.赫爾曼.霍普(Hans-Hermann Hoppe)
綜觀世界政治舞台,可以說許多人拚命在此角力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權力。誰掌握了「權力」,誰就能更上一層樓。而其他人正全力拚搏的,就是往「權力」的所在更接近一點。二○一二年過世的經濟學家羅蘭.巴德,曾在一場作者對談中如此說:「世界上有兩種行使權力的方法。一種是憑著刀劍,另一種則是手持麵包,玩著稱作福利國的現代版遊戲。」
我們來假設一下,我們就是國家。我們現在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國內無論發生什麼衝突,我們都可以依自己的喜好去解決。我們可以用這個權力規定哪些行為合法,哪些必須禁止。徵稅也在我們的權力範圍之內。我們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奪走別人的財產。就好像我們一手掌握了魔戒,處於一種舒適無比的狀態。
一開始,我們或許還想更加鞏固自己的權力。所以,我們也希望能一步步掌控某些重要的環節:警察、司法、軍事、電信、運輸、能源、媒體,以及理所當然重要的……教育。
我們需要這些,因為對我們來說,不計其數的國民是那麼遙遠,他們對我們的支持是那麼微小、不易察覺。所以我們可能會再進一步,千方百計想出一些理論,好讓我們在各方面的統治都能合法化。因為光靠武力,並無法確保我們的特權地位長期穩固。
所以,我們可能還會想出一些點子,例如用「天賦神權」來劃分一些階級,或發展一套「主權在民」的理論來廣開大門,讓各階級的人民都有機會進入國家機器共同運作。
但總之無論怎麼做,結果都是得讓某些族群團體跟我們綁在一起,或至少獲得他們的認同。我們可以放送特權、津貼或簡單的利益輸送給特定人士,並以此換得支持。而且公務員人數愈多愈好,他們的存在使我們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因為他們還得靠我們發薪水;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啊。此外,還有一些可以鞏固地位的相關工具,我們千萬不能忘記,那就是國家退休、健康與福利制度。我們得努力逼退那些私人照護與慈善機構。我們必須讓眾人依賴我們,並且弱化我們天生的競爭對手──家庭,這個在危急時通常會不顧一切縱身投入支援的傳統角色。
說了這麼多,還是有一個小麻煩:維護權力是一件很貴的事。國家津貼、公務員、利益轉移,都要花非常多的錢。而繳稅這件事又很不受納稅人歡迎,因為多繳了稅,不就擺明了從國家那兒拿到的好康,根本不是免費的。因此若用稅收來籌措經費,就會發生從國家這方收到錢財的人變成朋友,但另一邊又因此樹立新敵人的危險。這個敵人,就是我們跟他收錢的人。
看來,若不徵稅,似乎只剩下一種方法可以支撐國家費用。而且這個方法雖讓國民付了錢,他們卻幾乎渾然不知。因此,我們還非得想出一個錯綜複雜的制度來,不僅要使非常少數的人才有辦法一窺究竟,而且還能讓我們從大眾身上神不知、鬼不覺地取得錢財。
想到了吧?本來就有這種制度啊。而且它最終極邪惡的表達形式,就是我們的紙幣體系。這是貨幣制度的進階版,能讓國家打從一開始就以策略性角度切入主導。說到這兒,我們得再讓羅蘭.巴德發個言:
國家行使權力,絕對需要大量的金錢。由於所需的金額是天文數字,稅收早就不敷使用,於是全世界國家都有志一同地將紙幣體制壟斷、占為己有,如此才能從無中生出鉅額資金來。
試想:我們掌控了貨幣體系,從此我們的開銷不僅可由稅收支付,還能乾脆印新錢來解決。其實說穿了,這跟印假鈔有什麼兩樣?只不過在這兒是合法的──而且是我們大張旗鼓立法使它合法的。
貨幣創造供給國家支出
印了新錢之後,物價接著上漲了,國民付出代價,購買力流失,因為手中的鈔票愈來愈不值錢。回想一下第三章提到的購買能力重新分配:身為國家的我們,成為第一手新錢的接收者,並且讓百姓為我們付出了代價。只不過,百姓對此一無所知。他們無法將國家強制執行的金錢創造行為,跟物價上漲聯想在一起。因為影響物價的因素何其多,身為國家的我們,要找到代罪羔羊太容易了;例如可惡的投機客或是不良企業,甚至天然災害都好。石油危機更讚。更何況,從來就沒有發生過絕對的購買力喪失現象。因為生產效率的增長,為高漲的物價煞了車,並掩蓋新錢創造產生的種種效應。物價並沒有驟然下降,真是得感謝我們辛勤印的錢,經濟發展看來只是停滯了而已。
此外,我們還可以讓財經制度更複雜一點,最好複雜到沒有人可以看得透。我們也別再笨蛋似的只印新錢,還可以印些彩色紙張,並冠以「國家債券」之名發行出去。我們的朋友──銀行,就會購買這些紙張,再把這些紙留在官方賦予「獨立」地位的中央銀行(也是由我們認可的獨占事業)做抵押,而銀行
就能以此換來白花花的銀子。最終效應是,我們所有的債務都能以新生的錢支付完畢,並且吃乾抹淨,完全不留痕跡。厲害吧!
簡而言之,作為國家有如下好處:社會大眾總是將國家支出與納稅一事做出聯結;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國家支出、貨幣量創造與它們之間的效應──物價上漲──會有所關聯。而這個貨幣獨占事業,為了讓它便於遮掩那些因戰爭、福利國家或事關面子的事,例如能源改革方案衍生的費用,就必須用另外一個政治上能被大眾認可的理由來掩護。但從這點看來,這個貨幣獨占事業其實一點也不民主,任何一個堅信民主價值的人在了解這點之後,應該站出來大聲抗議才對。
不過,讓我們的天馬行空到此為止,回到可悲的現實來吧。因為……我們畢竟不是國家。很遺憾地,我們剛好坐在天秤的另一端:我們只是小老百姓,不但不可能擁有獨占事業去印那個錢,而且還只能認命地使用它。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
mso-ascii-font-family:Cambria;mso-hansi-font-family:Cambria;font-style:normal;
mso-bidi-font-style:italic">菲利浦"Baskerville SemiBold";font-style:normal;mso-bidi-font-style:italic">‧mso-ascii-font-family:Cambria;mso-hansi-font-family:Cambria;font-style:normal;
mso-bidi-font-style:italic">巴古斯font-style:normal;mso-bidi-font-style:italic">(font-style:normal;mso-bidi-font-style:italic">Philipp BagusCambria;font-style:normal;mso-bidi-font-style:italic">)italic">
曾於德國敏斯特(Münster)與西班牙馬德里的大學經濟系就讀。並在德‧梭陀(Jesús Huerta de Soto)教授指導之下,以通貨緊縮為主題獲得博士學位。現為馬德里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Universidad Rey Juan Carlos)教授。教學領域為經濟學導論、微觀與宏觀經濟學、奧地利經濟學派方法論。巴古斯博士是《歐元悲劇》(Die Tragödie des Euro)一書的共同作者(FinanzBuchVerlag,財經書籍出版社),並與大衛‧霍頓(David Howden)共筆出版《深度結凍:冰島經濟大崩盤》(Deep Freeze: Iceland's Economic Collapse)一書。
安德烈亞斯‧馬夸特(Andreas Marquart)
為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研究所(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德國分所理事。德國高中會考通過後,馬奎特繼續取得銀行業教育學程結業資格,並在任職金融業長達十五年後,於1998年創業成為獨立理財顧問。他的專業顧問領域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相關知識說明與介紹。有關其個人更多資訊,請見:http://austrianconsult.de/.
出版:日月文化
書名:國家偷走我的錢:貨幣制度是障眼法,揭露貧富差距、社會不公的真相
目錄:
推薦序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世新大學、北科大兼任教授
推薦序 李顯峰/臺大社科院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推薦序 黃春興/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前言 這本書比炸藥更具有爆炸性
第一章 為何拒絕國家干預貨幣體制?
以物易物的社會
交易媒介的誕生
自然穩定的實物貨幣
隱藏危機的紙幣制度
常見的謬誤
第二章 誰擁有創造貨幣的權力?
貨幣流通帶起的經濟復甦
放款、貸款背後的假象
築起的共生同盟
百分比之一的最低準備金制
第三章 為何現今貨幣制度導致社會不公?
通貨膨脹的真實定義
通膨效應後的「贏家」與「輸家」
法定紙幣的負面影響
分配不均的社會財富
第四章 為何貨幣國有化將經濟推向破產?
時間篇好率
人為操作的利率
失去的調節機制
第五章 為何貨幣國有化利用通貨膨脹進行剝削?
貨幣創造供給國家支出
感覺不良的福利國家
無法反映物價的消費者指數
不成比例的稅收制度
第六章 為何通貨膨脹促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先儲蓄再消費
瘋狂舉債的世界
貧富不均下的社會風氣
第七章 國家處處干預對社會的影響?
停不下的干預措施
回歸自由市場機制
法定基本工資的干預
遠離對自由競爭的干預
第八章 如何結束不良的貨幣制度?
投資錯誤的損失
反覆循環的金融危機
改善國家財政
貨幣改革
第九章 為何你應該知道這些事?
以人為本的經濟研究
自由市場的貨幣秩序
反思任何煽動性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