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有任務的旅行》找回年輕時流浪的感覺 幸福是創作的困境!56歲林正盛的「不圓滿」人生

《有任務的旅行》找回年輕時流浪的感覺  幸福是創作的困境!56歲林正盛的「不圓滿」人生

陳屏美

個人成長

攝影/林煒凱

985期

2015-11-05 09:47

紀錄片《有任務的旅行》,描述六位不同性格的台灣青年,隻身前往不同國家展開探索未知的人生旅行。導演林正盛跟著走一遭,說要引介觀眾看見不同生命,其實也回望了自己過去的漂浪人生。

事情幹得好的人大體能分兩種,一種擅於豎碑立文,扛著名為「理想」的大旗,破則破到摧枯拉朽,立也立得雷厲風行;另一種人卻對「偉大」這玩意兒敬而遠之,有話想說時就說,無話可說時卻也不必硬擠出一番道理。導演林正盛就屬於後者。
 

台東傻小子,流浪到台北築夢


訪問林正盛時已是晚上十點多,他按例頂個光頭、蓄著白鬍,挺了一尊大肚子見客,讓人想到《水滸傳》裡頭落草為寇的花和尚、跳澗虎,這些人草莽率性、談不上「英雄」,卻是貨真價實的「好漢」。


林正盛

個人第一部劇情長片, 獲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櫻花獎 。


如今導演被視為「英雄」是常態,林正盛在業界也算威名赫赫,一個國中畢業的台東傻小子流浪到台北,當過麵包師傅,最後成了電影導演,第一部片《春花夢露》就搶下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櫻花獎」,《美麗在唱歌》女主角劉若英又榮登東京影后,他自己更在二○○一年靠《愛你愛我》在柏林拿下最佳導演獎。

我提完這些事,再問林正盛覺得自己是不是「英雄」?他卻笑得像尊彌勒佛:「我祖父從小就告訴我:不要『假會』(台語)!」

事實上,自二○○四年的《月光下,我記得》(女主角楊貴媚拿下金馬影后,林正盛也拿下最佳改編劇本獎),接下來十一年,林正盛的創作質量直直落,上部劇情長片《世界第一麥方》(音同胖)口碑票房雙輸,「江郎才盡」的傳言更時有所聞。

林正盛住的地方是樓中樓,二樓是臥房,樓梯間掛著他的電影海報,一樓客廳則擺了張大木長桌。他肚子大,卡坐在木椅子和桌子中間樣子有點侷促,我硬著頭皮問他「江郎才盡」的問題,他卻不以為忤,從小盤取零食的手也沒停過,「我確實面臨創作上青黃不接的困境!」誰都知道要一個創作者說出這話有多難,我問得亂不好意思,他倒沒有半點尷尬。

「你知道怎麼回事?『幸福』是創作的殺手!這就是我的困境。」○二年,林正盛跟前妻柯淑卿離婚,不久後他認識了現任太太韓淑華,兩人今年剛完婚,他攤開大手,「上次感情的破敗,讓我學會更珍惜。」


穿過通往夢想的隧道 今年剛完婚, 林正盛說要收起過去的遊子性格, 但這張照片的背景, 卻是當年他離家流浪到台北追夢的必經隧道


當年他和柯淑卿在創作上算是合作無間,林正盛拍片、柯淑卿編劇,「但是我走電影路,一則窮,二則我從台東上台北,從邊陲到中心,感覺上,我像是好不容易要走往(電影)夢想的方向,就只想著往那兒去,其他都不顧了。」於是,這個男人即使結了婚也是遊子。


林正盛

穿過通往夢想的隧道 今年剛完婚, 林正盛說要收起過去的遊子性格, 但這張照片的背景, 卻是當年他離家流浪到台北追夢的必經隧道。(圖/林正盛提供)

 

刻畫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生活


後來他再談戀愛,「我把那樣的自己慢慢收掉。」過著過著,日子是過得順了,「但想想,太幸福,好像就沒什麼特別想說的話了,沒想說的話,又怎麼拍電影?」他身邊的韓淑華念藝術出身,後來成了教亞斯伯格症小朋友畫圖的老師,聽完在旁插口:「那我離家出走好了!」林正盛想講點什麼,卻又說不出所以然,只好陪笑,「我還在找辦法,在找。」

是否還願意回到那種「困境」中?林正盛笑說:「我不要,要想別的方法。」他還是這麼老實,毫無「為理想壯士斷腕」的決心。

其實說他變了也不是,林正盛本來就不在乎偉不偉大,他對「流浪」這事知之甚稔,漂泊了大半輩子,現在安安穩穩地度日,又有何不可?「重人、重生活,不重意識形態」,一直就是他的作風。

一九九九年,林正盛接拍《天馬茶房》,電影以台灣二二八事件前後為背景,討論當時底層生活與統治方式的衝突矛盾,據悉,製片兼編劇葉金勝的偉大企圖是「為時代做註」,「但是對我來說,更在乎大時代中的生命如何翻轉。」林正盛把故事軸線拉回了小人物的柴米油鹽,一些微小瑣碎、但卻正在左右命運的情節。

葉金勝當時也理解林正盛的觀照面,就讓他照自個兒的意思行事,林正盛在片中加了句台詞:「未來,一直來一直來」,因為他覺得人在不可逆的時間中漂流,有時候就是身不由己,「就像我的人生,或是像台灣一樣,很多東西來了就是來了。」

與其為作品安個冠冕堂皇的名號,他更在意這種真切的體驗,「未來,一直來一直來」也成了林正盛自傳式文字創作的書名。

後來,小人物在時代、在生活中飄搖的流浪旅程,就成為林正盛創作不變的主題,至少在二○○四年之前是這樣。《愛你愛我》中的李心潔、張震如此,《美麗在唱歌》的劉若英如此,《月光下,我記得》的楊貴媚如此,《魯賓遜漂流記》的戴立忍、陳湘琪也是如此,心靈或肉體處於某種流浪、無根的狀態,就像林正盛自己。

他三歲喪母,之後跟著老爸、爺爺生活,十六歲因父親不讓他再念大學,憤而離家出走到台北都會。

他當年偷了爸爸的五百元,買火車票就花了一半,到了台北車站,褲袋裡早所剩無幾。「我沒錢,滿腦子就想找工作。」一個同樣年輕的小夥子先親暱地喚他「帥哥」,林正盛飄飄然之際,就信了他,認為跟他走就能當個「唱片行員工」,還付了五、六十元介紹費。

想不到他搭上電動三輪車後,「就被帶到泰山,宿舍裡床小小的,幾個人窩在一塊兒。」倉庫裡哪來的唱片,「到處堆滿麵粉、食用油」,林正盛夢想中的體面工作當然沒著落,只能幹些體力活,「我這才知道那個人是掮客,一氣就偷溜走,錢也沒了。」回到台北車站,他每天找個角落窩著就睡,臉在廁所洗一洗,有一餐沒一餐,「這就是我的『旅行』。」

 

前往異鄉,說旅行者故事


他最近剛完成紀錄片《有任務的旅行》,這又是一個關於漂流的故事,製作公司「世界公民島」找他拍確實也恰當。這部片挑出九位年輕旅行者,前往馬達加斯加、法國、馬拉威等九個國家,再從中選出六個故事剪輯成片。前往馬達加斯加的旅者是賴弈諭,個性內斂的年輕人;拍攝過程中,他引用戰地記者卡普欽斯基的話來解釋旅行的意義:「越過自身經驗的邊境,就是世界。」依著「越過經驗邊境」的定義,林正盛說,「所以流浪有時候是不知不覺的啊!」

「老實講,我沒有很喜歡《有任務的旅行》這個名字。」對林正盛來說,與其說「旅行」是「壯遊」,他認為不如把這種移動方式視為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什麼「圓滿」的東西,缺憾和困境才是常態。

為什麼要接拍這部片?林正盛笑說:「這年紀,還有機會和年輕人去旅行,不作計畫,再找回自己年輕時流浪的感覺。其實所謂任務,也不一定要指那些很困難的理想或刻苦的生活。」他覺得:「有任務的旅行指的其實是『人生的任務』,年輕人學的是重新去面對自我,重新理解生活的土地。」對他來說,拍這部片,用意大概是重在「引介」些什麼,而非「創作」些什麼。

 

架起「橋樑」,分享人生經驗


「我現在狀況是這樣,我做個『橋樑』,讓社會看到一些不同生命狀態的人!」林正盛說;他希望分享自己的經驗,架起「橋樑」,讓願意探索的人在上頭走得方便點,「讓更多溝通得以發生」。《有任務的旅行》不是他的創作,卻是他當下狀態的寫照,如果他暫時「沒話想說」,那麼,激起別人想說話、想親近不同生命狀態的欲望,也是功德一件。

採訪當天,林正盛恰好不用工作,睡到自然醒,起床東摸西摸玩了會兒臉書,賴回床上又睡回籠覺。他花了許久時間盯著窗台上的盆栽發呆,「窗台上的花草看起來都有點生疏了。」這是完全沒有「偉大理想」元素的一天。

那晚我們聊到凌晨三點,末段,他談了新劇本的雛形,談到五十六歲的他還想要幹些什麼事、拍些什麼片。無關理想的這一天,原來,林正盛還是有些想說的話正在醞釀。

 

有任務的旅行

 

林正盛

出走是為了回望自我! 執導紀錄片《有任務的旅行》,林正盛說, 這個任務或許非關偉大理想,而是重新面對自我。(圖/世界公民島提供)


林正盛
出生:1959年
現職:導演、編劇
經歷:麵包師傅


 

林正盛

 

林正盛

延伸閱讀

評選爭議把她推到風口浪尖  卻不驚慌       北影總監李亞梅的 不妥協電影人生
評選爭議把她推到風口浪尖 卻不驚慌 北影總監李亞梅的 不妥協電影人生

2024-05-29

魏德聖一句:台灣電影不如韓國片紅「當家的選台積電和我啥關係」?被罵爆後向員工道歉做這事
魏德聖一句:台灣電影不如韓國片紅「當家的選台積電和我啥關係」?被罵爆後向員工道歉做這事

2024-05-23

坦承去年就在做空特斯拉!「馬斯克正在轉移投資人焦點」 電影《大賣空》真實主角:股價會再大跌70%
坦承去年就在做空特斯拉!「馬斯克正在轉移投資人焦點」 電影《大賣空》真實主角:股價會再大跌70%

2024-05-14

金鐘導演賣7棟房籌資  開3D電影車巡迴全台 用微笑克服逆境的「一輪超人」
金鐘導演賣7棟房籌資 開3D電影車巡迴全台 用微笑克服逆境的「一輪超人」

2024-04-24

文壇巨擘齊邦媛101歲辭世!晚年搬進養生村,生前拒絕「巨流河」電影與追思會:不要拿俗套紀念我
文壇巨擘齊邦媛101歲辭世!晚年搬進養生村,生前拒絕「巨流河」電影與追思會:不要拿俗套紀念我

2024-03-31